現代視域下的王國維悲劇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22:18
本文關鍵詞:現代視域下的王國維悲劇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從現代視域考量王國維,通過中西悲劇思想的比較來對王國維悲劇思想進行研究。王國維,是將悲劇概念引入中國的第一人,他是古典美學的終結者,現代美學的開啟者。他的悲劇思想體系有其產生的獨特語境,其內容也與其他悲劇研究者頗為不同。1904年,《紅樓夢評論》的發(fā)表,讓王國維的悲劇理論被學界認識,而在此后的百余年間,,后輩學人更是沿著王國維的道路一路前行,為悲劇思想的建構貢獻力量。全文共分三章,分別從王國維悲劇思想產生的語境、王國維悲劇思想涵蓋的內容及當代語境下的王國維悲劇思想出發(fā),重建王國維悲劇思想的體系,并探討在當代文化中,王國維悲劇思想的意義與價值所在,肯定王國維的學術地位,同時也借此引起人們對于中國悲劇思想研究的關注。
【關鍵詞】:現代視域 王國維 悲劇思想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83-092;I206.09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4
- 第一章 王國維悲劇思想產生的語境14-31
- 第一節(jié) 西方悲劇思想的譯介14-25
- 一、叔本華之前的悲劇思想14-20
- 二、叔本華和尼采的悲劇思想20-25
- 第二節(jié) 中國悲劇思想的傳承25-30
- 一、元前的悲劇思想25-27
- 二、元明的悲劇思想27-28
- 三、清代的悲劇思想28-30
- 本章小結30-31
- 第二章 王國維悲劇思想涵蓋的內容31-49
- 第一節(jié) “第三種悲劇”——悲劇之種類劃分31-35
- 一、中西傳統悲劇種類之劃分32-33
- 二、王國維悲劇種類之劃分33-35
- 第二節(jié) “厭世解脫之精神”——悲劇之人物塑造35-39
- 一、中西傳統悲劇人物之塑造36-37
- 二、王國維悲劇人物之塑造37-39
- 第三節(jié) “描寫人生故”——悲劇之情節(jié)構建39-43
- 一、中西傳統悲劇情節(jié)之構建39-41
- 二、王國維悲劇情節(jié)之構建41-43
- 第四節(jié) “徹頭徹尾之悲劇”——悲劇之結局安排43-47
- 一、中西傳統悲劇結局之安排43-45
- 二、王國維悲劇結局之安排45-47
- 本章小結47-49
- 第三章 當代語境下的王國維悲劇思想49-60
- 第一節(jié) 人物性格的轉變49-54
- 一、傳統悲劇的人物性格塑造49-51
- 二、當代悲劇的人物性格轉變51-52
- 三、王國維悲劇思想的當代意義52-54
- 第二節(jié) 悲劇結局的轉變54-58
- 一、傳統悲劇的“大團圓”模式壟斷54-56
- 二、當代悲劇的多元模式的交融并存56-57
- 三、王國維悲劇思想的當代價值57-58
- 本章小結58-60
- 結語60-61
- 參考文獻61-64
- 致謝64-6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麻蕊;;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中的悲劇意識[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2 郭玉生;從人生論美學到實踐美學——中國悲劇觀演變論[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鄧曉芒;20世紀中國美學之回顧與反省[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9年04期
4 曾鎮(zhèn)南;評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4年04期
5 韓洪舉;;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的方法論問題[J];紅樓夢學刊;2007年06期
6 毛慶;;西方悲劇理論搬入的反思和我國“悲”、“憤”理論體系的繼承[J];江漢論壇;2006年12期
7 趙利民;王國維悲觀主義人生觀成因新探[J];文史哲;1999年03期
8 朱偉明;試論中國古典戲曲的分類與悲、喜劇觀念的介入[J];文學評論;2003年02期
9 舒蕪;悲觀主義解釋不了悲劇——重讀王國維《紅樓夢評論》[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1期
10 夏中義;;王國維為何接受叔本華及其過程[J];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06期
本文關鍵詞:現代視域下的王國維悲劇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9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