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視域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審美研究
本文關鍵詞:接受美學視域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審美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公益廣告研究開始成為學界的一大熱門話題。其中,學者們對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公益廣告投入了極大的關注。論者或對電視公益廣告的興起及發(fā)展歷程進行考察,或剖析電視公益廣告的運作和管理,或具體分析其功能和創(chuàng)意。也有學者對電視公益廣告在大眾文化大背景下如何和電視商業(yè)廣告大相徑庭、電視公益廣告發(fā)展策略和存在問題等話題進行了考量,為業(yè)界實踐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但是,總體而言,學者大多是對電視公益廣告發(fā)展做了回顧或是針對公益廣告某一特性進行分析、提出建議,研究視野比較狹窄,未能基于較為宏觀的社會背景,運用理論來對電視公益廣告生存態(tài)勢加以系統(tǒng)深入的透析。正基于如此,文本旨在運用接受美學對讀者地位的強調來探索電視公益廣告如何將受眾的地位貫于在一則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前、傳播中以及接受后整個過程中。本文包括緒論及三個主體部分。緒論主要介紹了目前學界對電視公益廣告的相關研究;對本文研究對象電視公益廣告進行概念描述和分析、并對文中運用的接受美學理論做了相關知識介紹。三個主體部分分別從電視公益廣告的制作、傳播和接受三大過程具體展開。第一部分主要通過接受美學和電視公益廣告的共性來探尋電視公益廣告的審美創(chuàng)作。第二部分從傳播方式、傳播語言、傳播度以及信息傳播環(huán)境具體分析電視公益廣告如何更好地完成傳播過程。第三部分從電視公益廣告接受環(huán)境和受眾審美觀分析電視公益廣告接受效果。
【關鍵詞】:受眾 審美 電視公益廣告 接受美學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34;F713.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7
- 一、文獻綜述10-13
- 二、理論基礎13-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接受美學理論在電視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觀的適用17-25
- 第一節(jié) 接受美學與電視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的相關點17-18
- 一、“讀者中心論”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受眾17
- 二、“召喚結構”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17-18
- 第二節(jié) 電視公益廣告的審美創(chuàng)作18-22
- 一、審美客體的真實性是審美發(fā)生的基礎18-19
- 二、審美主體的卷入度影響廣告審美效應19-22
- 第三節(jié) 接受美學對電視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的啟示22-25
- 一、文本創(chuàng)作符合隱含受眾的內心需求22
- 二、審美創(chuàng)作滿足分化受眾的差異訴求22-25
- 第二章 接受美學理論在電視公益廣告?zhèn)鞑ビ^的適用25-36
- 第一節(jié) 傳播方式滿足受眾多元審美25-28
- 一、“含蓄性”融合“直白性”25-26
- 二、“多樣性”不忘“統(tǒng)一性26-27
- 三、“教育性”兼顧“接受性”27-28
- 第二節(jié) 視聽語言和傳播度的有效搭配28-30
- 一、大眾媒介營造的視聽和諧美28-29
- 二、視聽刺激下的公益促成。29
- 三、傳播時段與傳播率的協(xié)調美29-30
- 第三節(jié) 公益信息傳播中的影響因素分析30-33
- 一、電視受眾的選擇性注意30-31
- 二、電視公益人的議程設置31-32
- 三、電視受眾的二次傳播32
- 四、公益信息的傳播環(huán)境32-33
- 第四節(jié) 接受美學對電視公益廣告?zhèn)鞑サ膯⑹?/span>33-36
- 一、增強公益信息刺激度33-34
- 二、開啟“先己后人”感動模式34-35
- 三、“三網融合”中公益的二次傳播35-36
- 第三章 接受美學理論在電視公益廣告接受觀的適用36-46
- 第一節(jié) 中國電視公益廣告所處的接受環(huán)境36-38
- 一、后現(xiàn)代社會的“自由人”36
- 二、消費社會下的審美觀36-37
- 三、中國本土文化下的審美價值37-38
- 第二節(jié) 電視公益廣告的接受群體分析38-41
- 一、電視公益廣告受眾的接受動機38-39
- 二、接受群體分析39-40
- 三、電視公益廣告與受眾的雙向關系40-41
- 第三節(jié) 電視公益廣告的發(fā)展困境及發(fā)展方向分析41-46
- 一、政策法制類電視公益受眾聲音微弱41-42
- 二、電視公益廣告內容制作單一化42
- 三、電視公益廣告教育對象單向化42-43
- 四、電視公益廣告商業(yè)特性加強化43-46
- 結語46-47
- 致謝47-48
- 參考文獻48-52
- 附件52-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譚瑾 ,郭晉生 ,陳剛;我國電視公益廣告的現(xiàn)狀及展望[J];電視研究;2002年09期
2 史萍;;電視公益廣告的語言特征[J];電視研究;2004年07期
3 栗平;;電視公益廣告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J];電視研究;2007年07期
4 張燕燕;王秀峰;;電視公益廣告的文化價值[J];電影評介;2009年24期
5 程榮榮;;2008北京奧運電視公益廣告內容分析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朱金娥;;“理性”的教育與“感性”的傳播——電視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探析[J];電影文學;2009年22期
7 張恒璽;;我國電視公益廣告的特征及表現(xiàn)形式研究[J];藝術科技;2012年03期
8 吳淑麗;;電視公益廣告的創(chuàng)意分析[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09期
9 胡占凡;;用電視公益廣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電視研究;2013年06期
10 ;加強電視公益廣告 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楊偉光副部長在首屆全國電視公益廣告題材規(guī)劃會上的講話[J];電視研究;199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孫江華;;電視公益廣告的傳播效果初探[A];新媒體:競合與共贏[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武威市廣播電影電視局 解永鋒;淺談電視公益廣告的文化特性[N];甘肅日報;2009年
2 趙榮軍;向酒后駕車說“不”[N];消費日報;2007年
3 記者 何東霞 葉小鐘 通訊員 黃穎;深圳播出首個勞務工主題電視公益廣告[N];工人日報;2012年
4 梁衛(wèi)紅;電視公益廣告送法律到萬家[N];中國石化報;2010年
5 太原廣播電視劇制作中心 石琦;淺談電視公益廣告的創(chuàng)意[N];山西經濟日報;2011年
6 九三學社江蘇省蘇州市委會 龔震;多給孩子們創(chuàng)作新兒歌[N];光明日報;2007年
7 許朝軍;提高公眾交通素質是關鍵[N];中國信息報;2005年
8 房清江;化解水危機刻不容緩[N];大連日報;2014年
9 記者 孔穎;巾幗風采更動人[N];衡水日報;2008年
10 毛全博 石曉紅;鎮(zhèn)安地稅宣傳有特色[N];商洛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陳輝興;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發(fā)展動因及其運行模式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2 張弛;論社會變遷與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發(fā)展(1978-2012)[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高娥;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美學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呂鵬;消費社會背景下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生存和發(fā)展[D];四川大學;2006年
3 司曉暉;我國電視公益廣告的市場化運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王琳;9-11歲兒童對電視公益廣告理解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曹勁勇;政府電視公益廣告與公眾文明意識行為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6 羅婷婷;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細分市場分析及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7 劉雷;接受美學視域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審美研究[D];湖北師范學院;2015年
8 胡東雁;中國電視公益廣告二十年[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9 耿風彪;增強我國電視公益廣告社會功能的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惠毅;公共性的彰顯與萎縮:從商談理論重構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變革路徑[D];西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接受美學視域下的電視公益廣告審美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9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