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功能衍變與設計表現(xiàn)研究 ——以漢陽區(qū)旅游紀念印章設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17 13:12
四大文明古國都曾出現(xiàn)過印章文明,印章的使用是一個共同的文化現(xiàn)象——印章在作為傳播載體時,有著打破文化壁壘、地域限制的先天優(yōu)勢。傳統(tǒng)印章以標志示信為主要功能,是廣泛參與社會生活的制度之器。我國的印章藝術與書法相結(jié)合形成特殊的篆刻藝術。在當代,基于印章特殊藝術表現(xiàn)形式與符號傳播特點,旅游紀念印章被用來作為旅游景區(qū)文化活動的特殊宣傳媒介。本文旨在探索印章在不同社會語境下,其功能、表達方式與信息傳達效果之間的聯(lián)系,最終指導設計實踐——為漢陽區(qū)設計系列旅游紀念印章并策劃對應推廣活動。研究通過文獻分析法梳理印章起源與大致發(fā)展脈絡。歸納不同社會背景,文化訴求下印章題材、圖文布局、造型和審美的特點與功能的衍變以指導現(xiàn)代旅游紀念印章的定位與設計。按照“活動目的——集章方式——印章視覺元素表現(xiàn)——達到效果”的模板來對“上海世博會集章活動”、“臺灣娜娜集章活動”、“高雄設計節(jié)——創(chuàng)意逛大街印章收集活動”這三個成功運用旅游紀念印章來進行地區(qū)營銷與活動宣傳的案例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印章的“功能訴求——表現(xiàn)形式——成果滿意度”步驟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經(jīng)驗總結(jié)。研究最終得出游客對集章、賞章、敲章的熱衷實際上是符號消費的...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探討
1.2.1 關于中國傳統(tǒng)印章研究
1.2.2 關于印章的東西方對比研究
1.2.3 關于印章現(xiàn)代功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創(chuàng)新與擬解決問題
1.4.1 研究創(chuàng)新
1.4.2 擬解決問題
1.5 研究方法與內(nèi)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內(nèi)容框架
1.6 研究范圍與限制
2、印章的起源、定義與材質(zhì)概述
2.1 印章的起源
2.1.1 中國印章的起源
2.1.2 西方印章的起源
2.1.3 印章發(fā)軔時代背景綜述
2.2 印章的概念與界定
2.2.1 印章的定義
2.2.2 印章的分類
2.3 印章材質(zhì)、印跡載體及鈕制
2.3.1 印章材質(zhì)
2.3.2 印跡載體
2.3.3 印章鈕制
3 、傳統(tǒng)印章的表現(xiàn)形式與功能的歸納
3.1 傳統(tǒng)印章功能歸納
3.1.1 裝飾賞玩
3.1.2 個人標志
3.1.3 封緘器物
3.1.4 公文憑證
3.1.5 權力身份象征
3.1.6 禳災祈福
3.1.7 篆刻藝術載體
3.2 傳統(tǒng)印章表現(xiàn)形式
3.2.1 以圖為主
3.2.2 以文為主
3.2.3 圖文并列
3.3. 傳統(tǒng)印章藝術特點概述
3.3.1 制度意識和文化性格
3.3.2 圖文適形和構成均衡
3.3.3 象征思維與辯證觀念
4、現(xiàn)代印章設計創(chuàng)新與功能拓展探討——以旅游紀念印章為例
4.1 旅游紀念印章的產(chǎn)生與界定
4.1.1 旅游行為與符號消費
4.1.2 印章的廣告?zhèn)鞑スδ?br> 4.1.3 旅游紀念章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4.1.4 旅游紀念章界定及構成要素
4.2 旅游紀念印章作為廣告宣傳媒介的案例分析
4.2.1 “微笑臺灣319鄉(xiāng)”娜娜集章活動
4.2.2 上海世博會集章活動
4.2.3 高雄設計節(jié)——“創(chuàng)意逛大街”集章活動
4.3 旅游紀念印章運用場合與傳播特點
4.3.1 鐵道交通紀念印章
4.3.2 地標景觀紀念印章
4.3.3 文化活動紀念印章
4.4 旅游紀念印章印面設計與表現(xiàn)手法分析
4.4.1 圖像符號的提取
4.4.2 抽象與具象表現(xiàn)形式
4.4.3 圖文關系與印面布局
4.5 旅游紀念印章價值屬性探究
4.5.1 文化價值
4.5.2 美學價值
4.5.3 紀念價值
4.5.4 商業(yè)價值
4.6 傳統(tǒng)璽印對旅游紀念印章設計的啟示
4.6.1 象征思維與抽象手法
4.6.2 藝術造型與圖文布局
4.6.3 文化個性與地域性表現(xiàn)
5、實踐案例——武漢市漢陽區(qū)旅游紀念印章設計開發(fā)
5.1 漢陽旅游資源概述
5.1.1 建筑古跡系列
5.1.2 自然生態(tài)系列
5.1.3 巷道交通系列
5.1.4 文化活動系列
5.2 漢陽旅游紀念印章設計定位與符號提取
5.2.1 表現(xiàn)手法與風格定位
5.2.2 印面文字符號設計
5.2.3 印面圖像符號提煉
5.3 漢陽旅游紀念印章應用與推廣方案設計
5.3.1 系列印章設計
5.3.2 集章活動設計
5.3.3 周邊產(chǎn)品設計
6、總結(jié)與展望
6.1 印章的形式與功能衍變歸納與整合
6.2 對于印章形式與功能衍變的分析與結(jié)論
6.3 對旅游紀念印章發(fā)展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書法與篆刻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吳曉慧. 藝術評論. 2015(10)
[2]楚國紋樣中的視覺思維[J]. 張慶. 藝術科技. 2015(02)
[3]論中國傳統(tǒng)印章元素在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 李玉平. 藝術科技. 2014(01)
[4]論當代藝術社會學的研究范式[J]. 陳德洪,巫大軍. 民族藝術研究. 2013(05)
[5]古代肖形印中的民俗文化表現(xiàn)[J]. 于潔.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3(01)
[6]篆刻藝術形式美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李彥平. 美術大觀. 2012(12)
[7]文化創(chuàng)意旅游需求及其差異性分析——以上海世博會為例[J]. 曾琪潔,呂麗,陸林,朱付彪. 旅游學刊. 2012(05)
[8]符號經(jīng)濟視閾下世博印章的價值[J]. 謝美英. 宜賓學院學報. 2011(08)
[9]淺析肖形印[J]. 姜恩莉. 美術教育研究. 2010(02)
[10]關于中國印章歷史與藝術的斷想[J]. 孫慰祖. 書法賞評. 2010(03)
博士論文
[1]楚國紋樣研究[D]. 張慶.蘇州大學 2015
[2]中國印章的特征和藝術性[D]. 金鐘淳.中國美術學院 2009
碩士論文
[1]印章符號在湖北楚文化旅游視覺形象中的應用[D]. 易楊.湖北工業(yè)大學 2012
[2]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館紀念戳章設計研究[D]. 沙莎.蘇州大學 2012
[3]都市旅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王燕.華中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29463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探討
1.2.1 關于中國傳統(tǒng)印章研究
1.2.2 關于印章的東西方對比研究
1.2.3 關于印章現(xiàn)代功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創(chuàng)新與擬解決問題
1.4.1 研究創(chuàng)新
1.4.2 擬解決問題
1.5 研究方法與內(nèi)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內(nèi)容框架
1.6 研究范圍與限制
2、印章的起源、定義與材質(zhì)概述
2.1 印章的起源
2.1.1 中國印章的起源
2.1.2 西方印章的起源
2.1.3 印章發(fā)軔時代背景綜述
2.2 印章的概念與界定
2.2.1 印章的定義
2.2.2 印章的分類
2.3 印章材質(zhì)、印跡載體及鈕制
2.3.1 印章材質(zhì)
2.3.2 印跡載體
2.3.3 印章鈕制
3 、傳統(tǒng)印章的表現(xiàn)形式與功能的歸納
3.1 傳統(tǒng)印章功能歸納
3.1.1 裝飾賞玩
3.1.2 個人標志
3.1.3 封緘器物
3.1.4 公文憑證
3.1.5 權力身份象征
3.1.6 禳災祈福
3.1.7 篆刻藝術載體
3.2 傳統(tǒng)印章表現(xiàn)形式
3.2.1 以圖為主
3.2.2 以文為主
3.2.3 圖文并列
3.3. 傳統(tǒng)印章藝術特點概述
3.3.1 制度意識和文化性格
3.3.2 圖文適形和構成均衡
3.3.3 象征思維與辯證觀念
4、現(xiàn)代印章設計創(chuàng)新與功能拓展探討——以旅游紀念印章為例
4.1 旅游紀念印章的產(chǎn)生與界定
4.1.1 旅游行為與符號消費
4.1.2 印章的廣告?zhèn)鞑スδ?br> 4.1.3 旅游紀念章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4.1.4 旅游紀念章界定及構成要素
4.2 旅游紀念印章作為廣告宣傳媒介的案例分析
4.2.1 “微笑臺灣319鄉(xiāng)”娜娜集章活動
4.2.2 上海世博會集章活動
4.2.3 高雄設計節(jié)——“創(chuàng)意逛大街”集章活動
4.3 旅游紀念印章運用場合與傳播特點
4.3.1 鐵道交通紀念印章
4.3.2 地標景觀紀念印章
4.3.3 文化活動紀念印章
4.4 旅游紀念印章印面設計與表現(xiàn)手法分析
4.4.1 圖像符號的提取
4.4.2 抽象與具象表現(xiàn)形式
4.4.3 圖文關系與印面布局
4.5 旅游紀念印章價值屬性探究
4.5.1 文化價值
4.5.2 美學價值
4.5.3 紀念價值
4.5.4 商業(yè)價值
4.6 傳統(tǒng)璽印對旅游紀念印章設計的啟示
4.6.1 象征思維與抽象手法
4.6.2 藝術造型與圖文布局
4.6.3 文化個性與地域性表現(xiàn)
5、實踐案例——武漢市漢陽區(qū)旅游紀念印章設計開發(fā)
5.1 漢陽旅游資源概述
5.1.1 建筑古跡系列
5.1.2 自然生態(tài)系列
5.1.3 巷道交通系列
5.1.4 文化活動系列
5.2 漢陽旅游紀念印章設計定位與符號提取
5.2.1 表現(xiàn)手法與風格定位
5.2.2 印面文字符號設計
5.2.3 印面圖像符號提煉
5.3 漢陽旅游紀念印章應用與推廣方案設計
5.3.1 系列印章設計
5.3.2 集章活動設計
5.3.3 周邊產(chǎn)品設計
6、總結(jié)與展望
6.1 印章的形式與功能衍變歸納與整合
6.2 對于印章形式與功能衍變的分析與結(jié)論
6.3 對旅游紀念印章發(fā)展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書法與篆刻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吳曉慧. 藝術評論. 2015(10)
[2]楚國紋樣中的視覺思維[J]. 張慶. 藝術科技. 2015(02)
[3]論中國傳統(tǒng)印章元素在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 李玉平. 藝術科技. 2014(01)
[4]論當代藝術社會學的研究范式[J]. 陳德洪,巫大軍. 民族藝術研究. 2013(05)
[5]古代肖形印中的民俗文化表現(xiàn)[J]. 于潔.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3(01)
[6]篆刻藝術形式美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李彥平. 美術大觀. 2012(12)
[7]文化創(chuàng)意旅游需求及其差異性分析——以上海世博會為例[J]. 曾琪潔,呂麗,陸林,朱付彪. 旅游學刊. 2012(05)
[8]符號經(jīng)濟視閾下世博印章的價值[J]. 謝美英. 宜賓學院學報. 2011(08)
[9]淺析肖形印[J]. 姜恩莉. 美術教育研究. 2010(02)
[10]關于中國印章歷史與藝術的斷想[J]. 孫慰祖. 書法賞評. 2010(03)
博士論文
[1]楚國紋樣研究[D]. 張慶.蘇州大學 2015
[2]中國印章的特征和藝術性[D]. 金鐘淳.中國美術學院 2009
碩士論文
[1]印章符號在湖北楚文化旅游視覺形象中的應用[D]. 易楊.湖北工業(yè)大學 2012
[2]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館紀念戳章設計研究[D]. 沙莎.蘇州大學 2012
[3]都市旅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王燕.華中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29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2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