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后實踐論美學的悖立與會同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ntinomy and union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烏魯木齊新疆大學中文系!830046
【分類號】:B8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玉能;當代中國美學應該高揚人文精神[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2 張玉能;堅持實踐觀點,發(fā)展中國美學——與楊春時同志商榷[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4期
3 楊春時;走向“后實踐美學”[J];學術月刊;1994年05期
4 楊春時;烏托邦的建構與個體存在的迷失——李澤厚《第四提綱》質(zhì)疑[J];學術月刊;1995年03期
5 馮契;智慧的探索——《智慧說三篇》導論[J];學術月刊;1995年06期
6 楊春時;再論超越實踐美學——答朱立元同志[J];學術月刊;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志榮;實踐論美學的發(fā)展歷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栗永清;;美學“邏輯起點”芻議——兼論實踐美學與后實踐美學關于邏輯起點問題之爭[J];北方論叢;2009年04期
3 關茜;;古代經(jīng)典“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生態(tài)觀[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10期
4 盧秉利;;實踐美學的哲學語境分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劉文良;中國古代文論人文精神的張揚[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梁冬華;;認識論·本體論·社會學——論國內(nèi)美學主體間性理論建構的三種立場[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劉超;;從生存論到存在論——評楊春時的美學理論[J];東南學術;2012年03期
8 李丕顯;;后實踐美學析疑[J];時代與思潮;2000年00期
9 黃健云;;論新實踐美學對“實踐”的闡釋維度[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10 李世濤;后實踐美學與實踐美學的批評與反批評——從對立、排斥走向?qū)υ、匯通之二[J];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丕顯;;后實踐美學析疑[A];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C];2000年
2 李丕顯;;對立與互補:馬列文論和現(xiàn)代西方思潮[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紱文;李澤厚“情本體”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吳時紅;實踐論美學在中國[D];浙江大學;2011年
3 王源;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楊波;生存論視野下的審美超越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5 葉虎;20世紀后期中國文學思潮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唐震;理性視域的西方戰(zhàn)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學;2004年
7 張彭松;社會烏托邦理論反思[D];清華大學;2004年
8 陳碧;《周易》象數(shù)美學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9 胡學春;“真”:泰州學派美學范疇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10 蘇鴻;邁向意義的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軍斌;論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景觀的審美特性及其生態(tài)藝術價值[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陳霞;李澤厚“情本體”思想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賀季方;實踐美學:歷史選擇與現(xiàn)實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梁玉水;實踐美學與認知美學作為科學研究綱領——拉卡托斯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與當代中國美學狀況闡釋[D];吉林大學;2004年
5 于治湖;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整體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康玉紅;高中話題作文寫作教學的理論思考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莉萍;生命美學與當代中國人文精神的價值倡導與建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8 王麗;生命美學的理論價值和局限[D];山東大學;2005年
9 李嚴;紀錄的真實與虛無[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環(huán)宇;《審美教育書簡》與《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美學思想比較[D];南昌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馮契;憶金岳霖先生以及他對超名言之域問題的探討[J];學術月刊;199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志榮;實踐論美學的發(fā)展歷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楊恩寰;實踐論美學斷想錄[J];學術月刊;1997年06期
3 李西建;當代中國美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中國實踐論美學問題發(fā)展史[J];學術月刊;1998年09期
4 丁磊,李西建;當代中國美學的前沿——關于實踐論美學爭鳴情況的述評[J];學術月刊;1995年09期
5 喬東義;李澤厚實踐論美學的問題與反思[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吳炫;中國當代美學:超越實踐論美學的三個問題[J];南方文壇;2000年05期
7 蘇宏斌;實踐論美學的現(xiàn)象學重估[J];學術月刊;2005年10期
8 簡德彬;美學四態(tài)(三):超越論美學[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9 張弘;存在論美學:走向后實踐美學的新視界[J];學術月刊;1995年08期
10 汪裕雄;;實踐論美學的更新與拓展——評《美學引論》[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1999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偉;;認識論·實踐論·本體論——論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思維方式的嬗變與發(fā)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湛勝田;;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公民論的發(fā)展[A];新境界·新成果——黑龍江省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崔新建;;馬克思哲學的實踐論轉(zhuǎn)向(提綱)[A];全國"唯物史觀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龔舉善;;轉(zhuǎn)型期美學的現(xiàn)代化行程[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陸劍杰;;實踐論與人論關系的探究[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李維武;;毛澤東“實踐論”的中國性格[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7 陳衛(wèi)平;;毛澤東的實踐論與傳統(tǒng)知行觀的近代嬗變[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8 徐碧輝;;從工具本體到情本體——從人類學實踐論美學到個體生存論美學[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蘇越;麻保安;;重讀《實踐論》、《矛盾論》的新認識[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周可真;;生活論——哲學的后現(xiàn)代形態(tài)[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范毅波;Avaya聯(lián)絡中心“實踐論”[N];網(wǎng)絡世界;2004年
2 本報記者 季曄峰;摸著“代理制”過河[N];中華建筑報;2002年
3 楊信禮;紀念《實踐論》《矛盾論》發(fā)表七十周年理論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7年
4 邊立新;實踐唯物主義:實踐論與唯物論的統(tǒng)一[N];社會科學報;2000年
5 楊春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哲學基礎[N];光明日報;2007年
6 楊信禮;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N];人民日報;2007年
7 記者 劉榮慧 特約記者 谷永生;中國晶牛第九屆毛澤東思想研討會召開[N];中國建材報;2008年
8 賈超時;從“兩論”起家到高水平拿下大油田[N];大慶日報;2008年
9 李永新;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現(xiàn)代中國[N];文藝報;2007年
10 張成元;抗戰(zhàn)時期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組織建設[N];眉山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時紅;實踐論美學在中國[D];浙江大學;2011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3 楊廟平;《巴黎手稿》與當代中國美學理論形態(tài)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4 李海平;論意義的語境基礎[D];吉林大學;2005年
5 陳駿業(yè);行政法基本原則導論[D];蘇州大學;2006年
6 劉新剛;馬克思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價值維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7 喬文娟;科學哲學視野中的中醫(yī)形象[D];南開大學;2009年
8 曾水兵;從單向性到整體性:人學觀轉(zhuǎn)變與現(xiàn)代教育路向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谷力;沖突與和諧: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勝清;文藝意識形態(tài)性的實踐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路德紅;馬克思主義實踐論思維方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蔡乾和;從實踐論的觀點看科技異化問題[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仁永;《實踐論》與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趙晶;從實踐論的視角論王陽明的致良知學說[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李琦;馬克思的社會交往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6 劉建立;試論“以人為本”的哲學觀[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
本文編號:21483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4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