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東師范大學》 2010年
《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
仲崇賓
【摘要】: 詩歌和音樂在藝術(shù)本質(zhì)上都是抒發(fā)人類感情的形式,且程度由淺入深。從外在形式上講,詩歌同音樂相互融合,詩歌的韻律同音樂的韻律具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兩者的韻律的都是適應人的自然生理內(nèi)在的節(jié)奏性,兩者都可以喚醒人的內(nèi)在節(jié)奏。 在唐代,詩歌和音樂這兩種藝術(shù)形式都達到了繁榮的程度。詩歌,在唐代出現(xiàn)了諸如初唐四杰、王維、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隱等眾多著名詩人。據(jù)統(tǒng)計,唐朝詩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總數(shù)近五萬首。音樂,在唐代也取得了極大地成就。唐朝出現(xiàn)了“十部樂”,即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唐代音樂管理機構(gòu)日漸成熟,音樂演奏家數(shù)量眾多。樂器的種類上和制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代約有50余種大小不同的樂器。在唐朝,各民族之間交融空前發(fā)展,唐代中原音樂文化同各少數(shù)民族音樂逐漸融合。各地民族歌舞較為盛行。 唐朝詩人對聲律的重視,在盛唐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同歌詩傳唱同時達到了高潮。唐詩同音樂的密切關(guān)系還突出表現(xiàn)在,音樂成為唐詩的重要寫作素材。唐朝詠樂詩共約600余首,描寫器樂演奏的詩篇約300余首,描寫聽歌賞樂的詩篇共有400首左右。這些作品中所蘊含著豐富的音樂美學思想。 首先,唐詩中的描寫音樂的詩作,反映出了“和”的審美理想!昂汀笔窃娙艘魳穼徝肋^程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境界,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音樂本身的“和”;二是詩人的審美心態(tài)的“和”;三是詩人和音樂作為審美主客體的“和”,即詩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達到的主客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次,樂器的美學思想,我們認為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樂器在詩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美學特征與意義,這包括樂器的演奏的環(huán)境氛圍,面向的對象,演奏音樂的美學特征;樂器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乃至于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關(guān)系;同時各種樂器的演奏美學也成為我們重要的研究對象。詩人主要描繪的是琴,其次是琵琶、箏、笛等。我們將依次對這幾種樂器在唐詩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美學思想以及它們的演奏美學進行細致深入地探討。 再次,在唐詩中,有一部分詩作專門寫詩人聽器樂演奏或看歌舞表演后審美感受的,我們將這些作品成為“音樂詩”。其中以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為代表。這些音樂詩將詩人對音樂美的欣賞與判斷的前提條件,音樂審美的一般過程,詩人音樂美感的心理特征,詩人美感各組成要素的呈現(xiàn)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予以表現(xiàn)。這方面的美學思想主要包括,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聯(lián)想和想象等要素。這些要素之間一方面具有各自的特點與作用,但同時又并生共存,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共同促進了詩人完整的審美過程。 總之,唐朝雖然沒有出現(xiàn)著名的音樂美學著作,但唐詩中蘊含著豐富的音樂美學思想,這些思想是我國音樂美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7.2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侯雙霞;;淺析《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J];作家;2013年1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姍姍;司馬札及其詩歌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2 胡洋;中晚唐涉商詩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李瑞;演唱形式下秦腔和陜北民歌的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D];四川音樂學院;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世友;雙生同美 詩樂一家——唐詩與音樂[J];福建藝術(shù);2002年04期
2 韓幗英;唐代音樂詩的表現(xiàn)藝術(shù)鑒賞[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茍德培;;從音樂文學的角度看古詩歌之興衰[J];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張鵬振;;唐詩中的音樂描寫[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舒梅貞;;唐詩“空山”之境的音響美學效果淺談[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2期
6 馮曉琦,馮會;淺談唐詩與音樂的內(nèi)在聯(lián)系[J];荊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7 徐良;和: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的本體思想[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8 李西林;;唐詩與音樂繁榮問題研究現(xiàn)狀評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李揚;唐代音樂詩綜論[J];晉陽學刊;1999年03期
10 李海莉;;簡論唐詩中的音樂美[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利文;淺談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悲劇定義[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2 韓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張成;;晉宋至盛唐山水田園詩的思想和諧美[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楊留兵;薛軍;;標題音樂與19世紀浪漫樂派[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凌善金,鮑靜,陸林;試論區(qū)域圖形的審美價值及表現(xiàn)設(shè)計[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6 劉文榮;;“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論聲樂藝術(shù)之美及四大系統(tǒng)[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3期
7 付敏;;大學生音樂審美教育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8 丁慧琴;;語文教師個性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要素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9 李翠萍;;論“聯(lián)想”在交響音樂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紀錦霞;;論音樂的社會功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汪小洋;王亞囡;;由序跋看葉圣陶先生對美育的貢獻[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鄭丹平;;孔子“詩教”探析[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周海燕;;譯詩中的“做詩”成分[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5 鐘厚濤;;詩何以言志——“詩言志”之意義生成機制的現(xiàn)代觀照[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6 鄭莉;;創(chuàng)造是音樂的生命,音樂促進我們創(chuàng)造——簡論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關(guān)系[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7 韓梅;;張揚個性,追求風格——由《七子之歌》教學導入設(shè)計引發(fā)的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王澍;;劉勰論“為文之初心”——《文心雕龍》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動論[A];文心雕龍研究第十輯[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邵鴻雁;中國美學“味”范疇新論[D];吉林大學;2011年
4 江冬梅;生命·藝術(shù)·直覺[D];西南大學;2011年
5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高衛(wèi)東;歐美楊不同品系苗木蒸騰耗水特性及節(jié)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趙周寬;后形而上學與美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楓;英語評論附加語的評價意義及其動因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楊拓;電子媒介文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衍軍;詩可以群[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方旭;論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蘊“層次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一丁;淺析高師視唱練耳學科發(fā)展中的音樂審美心理[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同;從布迪厄的慣習、場域理論看網(wǎng)絡(luò)論壇中網(wǎng)民話語權(quán)[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丹;中學校園墻面文化德育主題建設(sh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丁儀;初中語文沉浸式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郭慧芳;英語教學領(lǐng)域的音樂運用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朱泓陽;對民族歌劇《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艷艷;侗族鼓樓藝術(shù)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趙爽;從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創(chuàng)作風格及演奏[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文凡;大歷詩壇上一支獨異的花朵——論韋應物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2 袁行霈;唐詩風神[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chuàng)作趨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4 王麗莎;;從陜北民歌的疊音詞看陜北的民俗文化[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5期
5 王育紅;;唐代宮怨詩歌及其情感表達[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6 沈文凡;試論杜甫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特色及其新聞傳播性[J];杜甫研究學刊;2000年03期
7 葛景春;;唐詩成熟的標志——論杜甫律詩的成就[J];杜甫研究學刊;2006年01期
8 沈文凡;簡論大歷十才子詩歌思想內(nèi)容及藝術(shù)表現(xiàn)的共同趨向[J];東疆學刊;1990年04期
9 蔣寅;在宇文所安之后,如何寫唐詩史?[J];讀書;2005年04期
10 高玉昆;論唐詩英譯[J];國際關(guān)系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魏娜;中唐詩歌新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張繼文;中日古典定型詩歌中隱喻的認知對比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3 楊為剛;唐代“長安—洛陽”文學地理與文學空間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楊冰郁;唐詩異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程彥霞;王闿運選批唐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京臣;盛唐中唐詩對宋詞影響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田田;論唐詩中的風雨意象[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小爽;從現(xiàn)存唐人選唐詩看唐詩獨特風貌[D];河南大學;2011年
3 寇利利;陜北民歌演唱方法對當代民族聲樂演唱的啟示[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4 劉建峰;陜北民歌演唱風格的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于海安;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別裁”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曲桂敏;學唐詩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效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筠;唐詩中的胡人形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8 周意靜;黎英海古詩詞藝術(shù)歌曲《唐詩三首》分析及演唱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9 寇紅霞;黎英海古詩詞藝術(shù)歌曲《唐詩三首》的藝術(shù)特征及演唱風格[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俊林;許淵沖英譯唐詩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鄢化志;先秦詩樂分合與中國詩歌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2 羅時進;邢蕊杰;;唐詩的哲理敘述[J];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3 崔岳;唐詩宋詞中的琵琶藝術(shù)[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4 李揚;唐代音樂詩綜論[J];晉陽學刊;1999年03期
5 楊金忠,劉楊;淺談唐詩的音樂美[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6 吳毓清;《谿山琴況》論旨的初步研究[J];音樂研究;1985年01期
7 孫煥英;詩人與音樂(續(xù))[J];人民音樂;1998年05期
8 周暢;唐詠樂詩的史料價值與美學價值(上)[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9 王鳳山;漫談唐代的音樂與詩歌[J];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10 錢志熙;樂府古辭的經(jīng)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樂府詩的發(fā)展[J];文學評論;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仲德;;陶潛的音樂美學思想[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2 蔡仲德;嵇康《養(yǎng)生論》等篇中的音樂美學思想[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3 蔡仲德;;商鞅韓非的音樂美學思想[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3年Z1期
4 辛松;朱亞宗;;孔、墨哲學思想之比較——從音樂美學思想探討孔、墨哲學思想[J];船山學刊;2006年04期
5 易文穎;;淺析舒曼音樂美學思想特征[J];大眾文藝;2010年02期
6 高拂曉;;時間的抽象、存在與超越——現(xiàn)代西方音樂美學思想特點述評[J];音樂研究;2006年04期
7 楊和平;;繆天瑞的學術(shù)貢獻與歷史地位[J];中國音樂學;2009年04期
8 李姝;;新世紀以來音樂美學研究述評[J];音樂研究;2010年04期
9 李寶杰;談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10 李秀蓮;補察時政與暢情適性——白居易詩歌與音樂美學思想比較研究之二[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時進;;《全唐詩》編校者敘錄[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2 儲仲君;;李嘉祐詩疑年[A];唐代文學研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四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黃震云;;韋莊生年小考[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4 魏露苓;羅莉;;隋唐五代的愛花風習與花卉產(chǎn)銷管窺[A];中國生物學史暨農(nóng)學史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5 張寧;;秦民謠探述[A];秦文化論叢(第十輯)[C];2003年
6 趙仲才;;杜牧詩的特色概言[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謝錫齡;黃熾;;《紅樓夢》揚州尋蹤[A];紅學論文匯編[C];2004年
8 鄭金洪;;讀書促進健康長壽[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9 王麗萍;;從孫敬苦讀說起[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10 李長遠;;詩歌之鄉(xiāng)名不虛傳[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建設(shè)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冕;[N];中國文化報;2002年
2 魏怡勤;[N];揚州日報;2011年
3 張陳;[N];音樂周報;2001年
4 蔡漢斌;[N];中國文化報;2001年
5 萍庵;[N];中華讀書報;2011年
6 葉雪萍;[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7 文化;[N];工人日報;2008年
8 北京 張?zhí)煨?[N];社會科學報;2003年
9 記者 魏運亨;[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10 顧農(nóng);[N];文藝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艷珊;老子音樂美學思想與相關(guān)藝術(shù)審美[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冉旭;《唐音統(tǒng)簽》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范淑英;古意:一種藝術(shù)風格的美術(shù)考古[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1年
5 軒小楊;先秦兩漢“和”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6 李朝杰;貞觀時期文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7 楊波;《唐詩類苑》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8 黎文麗;唐代校書郎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丹;《全唐詩》副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劉莉;隋煬帝故事的文本演變與文化內(nèi)涵[D];南開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仲崇賓;《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靜亞;《淮南子》音樂美學思想的矛盾統(tǒng)一性[D];河南大學;2010年
3 李明輝;胡戈·里曼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賀林林;嵇康與阮籍音樂美學思想之比較[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5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張賢;《衡曲麈譚》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0年
7 夏賢智;西方音樂美學情感論視域下的李斯特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顏彬;歐陽修音樂美學思想的重新梳理[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雪;淺論李贄音樂美學思想中的“流行”因素[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晏雅曼;論波愛修的音樂美學思想[D];武漢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7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