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多元統一 中和至美──談孔子的審美標準

發(fā)布時間:2018-06-01 09:11

  本文選題:思無邪 + 中庸。 參考:《齊魯學刊》2000年01期


【摘要】:千百年來,學術界一直把“思無邪”作為孔子的審美標準,,其實,全面、準確地考究孔子的審美標準,應是“中和之美”。孔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前人“尚中”、“尚和”的思想,提出了“中庸”的原則。經過長期的積累與拓展,這成為他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中庸之美在美學上就是中和之美,不論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均如此。孔子的中和之美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Abstract]:For thousands of years, academic circles have regarded "thinking without evil" a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Confucius. In fact,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study of Confucius' aesthetic standard should be "the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Confuciu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his predecessors' thought of "Shang Zhong" and "Shang he", and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mean". After long-term accumulation and expansion, it became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his understanding and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e beauty of the mean in aesthetics is the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whether natural beauty, social beauty, artistic beauty. Confucius's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is universal and representativ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分類號】:B83-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成德;;孔子的“思無邪”與其中和美學思想[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鄧東;孔子音樂美學思想的要點[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薛永剛;從“中庸”層面對《詩經》“思無邪”的理解[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4 魯洪生,邸艷姝;孔子《詩》說研究——兼論孔子《詩》說對儒家詩論的影響[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5 種劍德;;“鄭聲淫”與“思無邪”關系辨[J];學術交流;2011年02期

6 鄧承奇;孔子美學的潛體系[J];孔子研究;2000年01期

7 文伯倫;論“思無邪”[J];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1期

8 董曄;李妍妍;;《詩經》和《論語》中的“思無邪”比較[J];唐都學刊;2006年03期

9 江邊;;無邪[J];北京觀察;1995年09期

10 姜玉琴;;本體論批評的形成——從孔子對《詩經》的編訂與評價談起[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升棟;;尋找中庸自我的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林瑋芳;林以正;黃金蘭;;心理區(qū)隔模式之測量及其與心理適應的關聯[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蔡信v|;;孔孟安身立命之道——行乎中庸[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4 孫劏如;;否極泰來?:初探華人陰陽思維[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張宏邦;趙華朋;;試談“中庸”與和諧社會的關系[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添富;;孔子詩教理論的時代意義[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7 陳新雄;;孔子與《詩經》[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8 藍華增;;孔子詩學的價值[A];孔學研究(第二輯)[C];1995年

9 王安庭;;試論《三字經》的德育內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Theo Cope;;“誠”的心理學意義與實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電腦商報在線 劉一冰;林中庸:回歸渠道本質[N];電腦商報;2005年

2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毛佩琦 本報記者 鄭焱 整理;“和而不流”,才是真正的強者[N];新華日報;2010年

3 于亮;第一僅是一張入場券[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4 記者 隆振葵 通訊員 秦成志;中庸鄉(xiāng)農民愛訂書報學技術[N];廣西日報;2005年

5 通訊員 李忠 李璇;中庸:依托黃金水道打造生態(tài)旅游鄉(xiāng)[N];桂林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黃旭;愛普生之痛[N];電腦報;2006年

7 義川;Sun:從偏激到中庸[N];網絡世界;2007年

8 彭承文;拒絕中庸的COMBO[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9 晴文;初春扮靚及膝裙[N];中國商報;2001年

10 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王澤民;論儒家中庸之道[N];甘肅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米繼軍;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胡輝杰;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THEO A. COPE;儒學中的“誠”及其在心理學和心理分析中的意義[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馬弦;和諧與秩序的詩化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郭華瞻;民俗學視野下的祠廟建筑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6 孫學功;馮從吾學術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7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9 曾軍;義理與考據[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茂軍;唐太宗書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葉曉璐;中庸人群情境決策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3 邵愛國;中庸之道的管理智慧及其現代價值[D];蘇州大學;2003年

4 劉清濤;宇宙文章,半里乾坤——論林語堂的中庸[D];延邊大學;2004年

5 趙文艷;韓非治吏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韓高峰;周作人中庸思想探源[D];華僑大學;2007年

7 劉洪柱;孔子文學思想及其影響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郭開創(chuàng);漢語文化背景下的禮貌原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劉瓊;論孔子以“和”為美的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趙世瑯;中國書畫中的中鋒及其美學意義[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9636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636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f66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