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識與美的創(chuàng)造——談張競生的生命美學思想
本文關(guān)鍵詞:生命意識與美的創(chuàng)造——談張競生的生命美學思想 出處:《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生命力 美的人生觀 美間 美流 美力
【摘要】:五四時期的張競生的美學思想,以生命的發(fā)生演變來揭示宇宙人生,以人的性心理研究來探索個體的生命形態(tài)和“美的人生觀”。在這里,生命意識的起源為“儲力”和“現(xiàn)力”,“生命力”的“內(nèi)興”形式是極端感情、極端智慧和極端志愿的發(fā)展,其“外趣”的擴張是生命形態(tài)的“美間”、“美流”、“美力”和“動美”、“壯美”、“唯美”。這是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面對急劇來臨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一種獨特思考,其中既攜帶著一些異端性和偏激性,也蘊含了某種程度的先鋒性和現(xiàn)代性的意義。
[Abstract]:Zhang Jingsheng's aesthetic thoughts during the May 4th period revealed the universe and life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life, and explored the individual life form and "beautiful outlook on life" with the study of human sexual psychology. The origin of life consciousness is "storage power" and "present power". The form of "inner prosperity" of "vitality" is the development of extreme emotion, extreme wisdom and extreme willingness. The expansion of its "external interest" is the "beauty" of life form. "Beauty flow", "beauty force" and "moving beauty", "majestic beauty", "aestheticism". It not only carries some heresy and extreme, but also contains some significance of pioneer and modernity.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分類號】:B83-092
【正文快照】: 張競生,五四時期轟動文壇的風云人物。當時,他從法國留學歸來,任教于北京大學,講授西方哲學史、法國唯理論、美學、美的人生觀、美的社會組織法和性心理學等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并被聘為《北京晨報副刊》的專欄理論導師。1923年,他在《晨報副刊》上引發(fā)了頗為熱鬧的《愛情的定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汪丹;從男女平權(quán)到女性本位——周作人、張競生婦女觀之文化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王宏圖;浮世的悲哀:張愛玲的日常生活哲學[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關(guān)威;新文化運動時期關(guān)于離婚自由問題的討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關(guān)威;五四時期關(guān)于婚姻自由的思想述評[J];晉陽學刊;2004年03期
5 邱美珠;論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運動[J];龍巖師專學報;2003年05期
6 朱梅;20世紀初中國的性教育[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張競瓊;鐘鉉;;西風東漸潮流之下的聲音——兼論上海民國時期服裝評論的題材[J];絲綢;2006年01期
8 楊守森;張競生的美育思想[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周敬山;從“藝術(shù)偏至”到“政治偏至”[D];復旦大學;2003年
2 孫德高;唯美的選擇與轉(zhuǎn)換[D];武漢大學;2005年
3 程亞麗;從晚清到五四:女性身體的現(xiàn)代想象、建構(gòu)與敘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汪素芳;在關(guān)系中呈現(xiàn)人性的復雜性[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包樹芳;民國時期節(jié)育思潮初探[D];揚州大學;2004年
3 周靜;西方女性主義“身體寫作”理論在中國[D];河北大學;2006年
4 黃真真;法律與女性離婚[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解正勛;五四運動:浪漫主義的中國之旅[D];安徽大學;2007年
6 楊義勝;思潮與實踐:民國初期的性教育[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凌濤;“美的人生觀”與“美的社會組織法”[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春霞;論近代中國生育節(jié)制思想[D];河南大學;2008年
9 金璇;大學生性道德的社會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R.舒斯特曼;劉檢;;身體美學與烏托邦式身體[J];世界哲學;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澤淳;;關(guān)于生態(tài)美學研究的幾點思考[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潘知常;;生命美學:美學問題的再發(fā)現(xiàn)——生命美學札記一則[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高建平邋王春辰;沒有理論,現(xiàn)代藝術(shù)就沒有生命力[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李培庚;審美發(fā)展史綱[N];文藝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令彪;張競生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琳s,
本文編號:13982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