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繪畫與西方動物學的交會——科技史視野下的吳友如《中外百獸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2 07:31
本文關鍵詞:傳統(tǒng)繪畫與西方動物學的交會——科技史視野下的吳友如《中外百獸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動物學史 吳友如 《中外百獸圖》 韋門道 《百獸圖說》
【摘要】:1890—1893年之間,吳友如為《飛影閣畫報》繪制的《中外百獸圖》描繪了全球范圍內的100種動物,在當時頗具新意。在對這100種動物進行了名物考證之后,又發(fā)現無論是畫報中的文字描述還是圖像繪制,吳友如都直接參考了西方傳入的動物學知識。吳友如最主要的西方知識來源是韋門道的《百獸圖說》,但在文字描述中又融入了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和自己的認識;繪畫亦是直接將《百獸圖說》中的很多動物形象移植到中國傳統(tǒng)的動物畫法之中,然而由于許多動物并未親見,不免存在想象與虛構的成分。盡管舛誤難免,但這并不影響《中外百獸圖》成為一座將專業(yè)知識轉化為一般知識并向大眾傳播的橋梁。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關鍵詞】: 動物學史 吳友如 《中外百獸圖》 韋門道 《百獸圖說》
【分類號】:J205;Q95
【正文快照】: 吳友如是19世紀末上海畫壇聲名顯赫的畫家,擅長工筆畫,“人物、仕女、山水、花卉、鳥獸、蟲魚,靡不精能”[1]。1884年,他開始擔任新創(chuàng)刊的旬刊《點石齋畫報》的主筆,進行時事新聞畫創(chuàng)作。1890年,他自創(chuàng)《飛影閣畫報》,轉向傳統(tǒng)題材與風俗畫。《飛影閣畫報》為旬刊,每期10頁,除,
本文編號:660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66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