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花鳥畫之冷逸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08:55
文章以“逸”這個概念作為解開八大山人藝術(shù)之謎的一個樞紐,這成為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耙荨痹谥袊鴤鹘y(tǒng)美學(xué)中特殊的價值就表現(xiàn)在:將人生的超越在藝術(shù)中展開,這成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最高的追求,這正是八大直達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最高峰的憑仗。將八大的花鳥藝術(shù)放到更為寬廣的中國藝術(shù)精神的訴求中去尋找答案,論證了八大花鳥畫之“逸”才是更貼近中國文化的精髓。本文創(chuàng)新點在于:經(jīng)過對“逸”的全面解讀之后,以此為契機,用“逸”的概念來研究八大的藝術(shù)成就,并得出合理的結(jié)論。
【文章來源】:江西科技師范大學(xué)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梳理與辨析 ——"逸"的視野
2.1 "逸"與"儒"、"釋"、"道"
2.2 "逸"的解讀
2.2.1 "逸"本意的解讀
2.2.2 "逸"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范疇中的變遷
2.3 "逸"的本體規(guī)定
第3章 隱逸與超越 ——"逸"視野下八大山人的人生
3.1 八大山人離奇的人生
3.2 八大的人生之"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第4章 傳承與揚棄 ——"逸"視野下八大山人的花鳥畫
上編:八大山人花鳥畫對于"逸"的傳承
4.1 八大山人的筆墨之"逸"
4.1.1 八大山人書法之"逸"
4.1.2 八大書法之"逸"與繪畫之"逸"
4.2 八大花鳥藝術(shù)的"簡、變、活、奇"
4.2.1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簡"
4.2.2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變"
4.2.3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活"
4.2.4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奇"
下編:八大山人花鳥畫對于"逸"的揚棄
4.3 八大的山水畫與花鳥畫
4.3.1 山水、花鳥在審美情趣上的差異
4.3.2 山水、花鳥筆墨上的差異
4.3.3 山水、花鳥構(gòu)圖上的差異
第5章 后記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逸范疇多層次界釋[D]. 厲彥菲.青島大學(xué) 2008
[2]超俗拔韻的“逸”[D]. 王立.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2970475
【文章來源】:江西科技師范大學(xué)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梳理與辨析 ——"逸"的視野
2.1 "逸"與"儒"、"釋"、"道"
2.2 "逸"的解讀
2.2.1 "逸"本意的解讀
2.2.2 "逸"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范疇中的變遷
2.3 "逸"的本體規(guī)定
第3章 隱逸與超越 ——"逸"視野下八大山人的人生
3.1 八大山人離奇的人生
3.2 八大的人生之"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第4章 傳承與揚棄 ——"逸"視野下八大山人的花鳥畫
上編:八大山人花鳥畫對于"逸"的傳承
4.1 八大山人的筆墨之"逸"
4.1.1 八大山人書法之"逸"
4.1.2 八大書法之"逸"與繪畫之"逸"
4.2 八大花鳥藝術(shù)的"簡、變、活、奇"
4.2.1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簡"
4.2.2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變"
4.2.3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活"
4.2.4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奇"
下編:八大山人花鳥畫對于"逸"的揚棄
4.3 八大的山水畫與花鳥畫
4.3.1 山水、花鳥在審美情趣上的差異
4.3.2 山水、花鳥筆墨上的差異
4.3.3 山水、花鳥構(gòu)圖上的差異
第5章 后記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逸范疇多層次界釋[D]. 厲彥菲.青島大學(xué) 2008
[2]超俗拔韻的“逸”[D]. 王立.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2970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97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