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合自己的水墨實踐淺談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對繪畫的思考
[Abstra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is in fact a history of continuous perfection in technical processing (formal artistic means used in the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a shrink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painting concepts." 1 Chinese painting has experienc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early rock paintings, murals, silk paintings, stone portraits brick, to the late literati painting on the evolution of painting is gradu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the pen and ink itself,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ink extra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l language of pen and ink continuously perfect and pursue the cultural meaning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pen and ink itself. But in the concept has not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to the literati painting,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ill only emotion on the pen and ink, far away from society and the crowd. This is also formed in the feudal social system, the concept of ink painting is greatly constrained. Therefore, in today's Chinese ink painting development space is not only the study of the language of ink and pen, the society and the crowd of this huge thing, there is a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sociality and times provide new cultural symbols and new ideas for the object of ink painting.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2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春;;國畫水墨藝術(shù)在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藝術(shù)百家;2007年03期
2 周泉;中國畫 水墨年[J];今日中國(中文版);2001年10期
3 李暉;;淺談水墨藝術(shù)在現(xiàn)代網(wǎng)頁設計中的應用[J];青年文學家;2009年18期
4 徐翊;拓展水墨藝術(shù)的新空間[J];美苑;1994年Z1期
5 冀少峰;;給水墨一個理由——略論祁海峰的水墨藝術(shù)[J];當代人;2008年11期
6 范迪安;;中國水墨藝術(shù)的現(xiàn)代維度[J];中國美術(shù)館;2008年06期
7 張捷;;探究水墨藝術(shù)意境之美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表達[J];藝術(shù)與設計(理論);2010年09期
8 宋洋;;中國水墨藝術(shù)作品之源流——關(guān)于“精氣神”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1年04期
9 ;'98上海美術(shù)雙年展[J];中國藝術(shù);1999年01期
10 惠劍;談水墨現(xiàn)代化的曖昧性[J];美術(shù)觀察;2002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媛媛;;中國新水墨元素在紡織花型設計中的應用——關(guān)于藝術(shù)院校教學法的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shù)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2 王謹;;水墨風格在網(wǎng)頁設計中的運用[A];城市文化與藝術(shù)審美[C];2008年
3 譚永前;趙征鵬;普園媛;徐丹;;中國特有藝術(shù)風格的非真實感繪制研究概述[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黃遠林;;水墨漫畫芻議[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5 趙楊;袁國武;謝黨恩;施美玲;徐丹;;改進的中國水墨畫著色算法[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徐潤澤;;藝術(shù)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達成——以1990年后中國實驗水墨部分實踐現(xiàn)象為例[A];2010青年藝術(shù)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10年
7 錢忠平;;也說黃賓虹[A];2006年當代藝術(shù)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梅珞;;漫畫須“漫得有味”[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9 王云菲;汪振澤;;淺析塞尚藝術(shù)創(chuàng)作語言的形成[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李軍聲;劉宏;;用對象直接表現(xiàn)對象 用自然直接描繪自然——論綠色設計理念在砂石畫中的體現(xiàn)[A];2010中國包裝行業(yè)人力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青生;水墨與民族復興[N];吉林日報;2010年
2 邵大箴;鮮明的個性面貌[N];美術(shù)報;2005年
3 董小明;水墨藝術(shù)的時代延伸[N];人民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范昕;“新水墨”:何必頭也不回向西看[N];文匯報;2011年
5 記者 梁瑛;深港藝術(shù)家展“水墨雙城”[N];深圳商報;2011年
6 范迪安;從水墨藝術(shù)到當代藝術(shù)[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李煒 范家美;契合當代文化 砥礪水墨中國[N];工人日報;2011年
8 徐恩存;激揚的水墨詩情[N];美術(shù)報;2011年
9 記者 王莉萍;突圍傳統(tǒng) 當代水墨方興未艾[N];上海證券報;2011年
10 湖北美術(shù)學院 沈偉;水墨欲望[N];美術(shù)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章湖;「后現(xiàn)代」與臺灣當代水墨[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3年
2 王作均;“墨道”新論[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3 申f幒,
本文編號:2413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4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