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津錄》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02:16
本文關(guān)鍵詞:《尋津錄》初探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尋津錄 威妥瑪 北京官話口語 漢語教學
【摘要】:《尋津錄》(The HSIN CHING LU, or, book of experiments;being the first ofa series of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1859)是英國傳教士威妥瑪(ThomasFrancis Wade,1818-1895)著手編寫漢語系列教材的第一部試驗之書,該書是記錄19世紀中期北京官話口語的珍貴材料,對研究當時北京官話口語面貌具有重要價值。 本文共分為五個部分: 首先,介紹《尋津錄》的作者、成書背景并討論其研究意義。 第二,舉例介紹該書各部分體例。 第三,該部分是本文的難點,將該書最為重要的第一冊英文全文翻譯為漢語。 第四,該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及創(chuàng)新點,在漢語翻譯的基礎(chǔ)上歸納出《尋津錄》在使用對象、所選語料及教學安排上都有其特別之處。進而總結(jié)出該書反映了19世紀中期北京民風民俗、北京話面貌及歷時變化、西方人的漢語及漢語習得觀念并且對今天對外漢語教學及教材編寫有所啟示,具有獨特價值。另外在對《尋津錄》進行仔細研讀后,,發(fā)現(xiàn)了威氏在教材內(nèi)容分析中有欠妥之處。 最后,結(jié)語部分。
【關(guān)鍵詞】:尋津錄 威妥瑪 北京官話口語 漢語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72.1;H19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次6-8
- 0 緒論8-11
- 0.1《尋津錄》的作者及其成書8-9
- 0.2《尋津錄》研究意義9-11
- 1《尋津錄》體例一覽11-21
- 1.1 《天類》11-13
- 1.2 《圣諭廣訓》13-16
- 1.3 《練習》16-19
- 1.4 《北京話音節(jié)表》19-21
- 2《尋津錄》第一冊漢語譯文21-172
- 2.1 序21-23
- 2.2 第一部分:《天類》23-112
- 2.3 第二部份:《圣諭廣訓》第一章112-133
- 2.3.1 序言112-113
- 2.3.2 格言——敦孝弟以重人倫113-114
- 2.3.3 PAHAPHRASE 部分114-117
- 2.3.4 OBSERVATIONS 部分117-133
- 2.4 LITERALENGLISH 部分133-137
- 2.5 第三部分:《練習》137-172
- 2.5.1 Section I 北京方言聲調(diào)和發(fā)音練習137-157
- 2.5.2 Section II 按聲調(diào)發(fā)音安排的練習157-164
- 2.5.3 Section III 北京官話口語的聲調(diào)和發(fā)音164-172
- 3《尋津錄》特點、價值及威氏存在的問題172-179
- 3.1 特點172-173
- 3.1.1 使用對象的特點172
- 3.1.2 所選語料的特點172-173
- 3.1.3 教學安排上的特點173
- 3.2 價值173-178
- 3.2.1 反映 19 世紀中期北京民風民俗173-174
- 3.2.2 反映 19 世紀中期北京話面貌及歷時變化174-177
- 3.2.3 反映 19 世紀中期西方人的漢語及漢語習得觀念177
- 3.2.4 對今天對外漢語教學及教材編寫的啟示177-178
- 3.3 威氏所存在的問題178-179
- 4 結(jié)語179-180
- 參考文獻180-181
- 附錄181-196
- 后記19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美蘭;陳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語中的話題標記——以100多年前幾部域外漢語教材為例[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991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914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