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研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01:28
本文關鍵詞:先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研究綜述
【摘要】:先秦時期,人稱代詞繁復,常見的有“我”“吾”“余(予)”“朕”“Sl”“臺”六個,這些人稱代詞是語法研究中的熱門,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學者們從多個角度對先秦時期的人稱代詞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力圖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中人稱代詞使用情況的對比、分析,討論先秦第一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句法功能、稱數問題、感情色彩、使用時間等問題,以期對先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有較全面的認識。 本文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紹了現階段學者們對第一人稱代詞研究的成果,說明本論題研究的意義,并對本文的研究方法也進行了說明。文章的主體部分為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探討了先秦漢語人稱代詞的大致情況,以下幾章分別從句法功能、稱數、感情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一一說明,總結出每一個人稱代詞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為漢語語法史人稱代詞部分研究儲備更豐富的材料。
【關鍵詞】:第一人稱代詞 句法功能 稱數 感情色彩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8
- 前言8-12
- (一) 研究背景與問題8
- (二) 相關文獻綜述8-11
- (三) 研究意義11
- (四) 研究目標11
- (五) 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先秦第一人稱代詞使用概況12-23
- (一) 先秦第一人稱代詞概說12-16
- 1.我12
- 2.余(予)12-14
- 3.吾14-15
- 4.朕15
- 5.Sl15-16
- 6.臺16
- (二) 先秦第一人稱代詞使用統計16-23
- 1.殷商時期16-17
- 2.西周時期17-19
-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19-23
- 第二章 先秦時期第一人稱代詞的句法功能23-37
- (一) 殷商時期24-27
- 1.“我”24-25
- 2.“余”25-26
- 3.“朕”26
- 4.小結26-27
- (二) 西周時期27-31
- 1.“我”27
- 2.“朕”27-28
- 3.“余”28-30
- 4.“吾”30
- 5.“Sl”30
- 6.“臺”30-31
- (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31-37
- 1.“我”31-32
- 2.“吾”32-33
- 3.“余(予)”33-34
- 4.“朕”34-35
- 5.“Sl”“臺”35-37
- 第三章 先秦第一人稱代詞的稱數問題37-42
- (一) “我”的稱數問題37-39
- 1.殷商時期“我”的稱數問題37-38
- 2.西周時期“我”的稱數問題38-39
- (二) “余(予)”的稱數問題39-40
- (三) “朕”的稱數問題40
- (四) “吾”的稱數問題40-41
- (五) “Sl”的稱數問題41
- (六) “臺”的稱數問題41-42
- 第四章 先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42-47
- (一) 余(予)的感情色彩42-44
- (二) “朕”的感情色彩44-45
- (三) “我”“吾”的感情色彩45-47
- 結語47-48
- 參考文獻48-51
- 后記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先培;;論先秦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J];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2 夏先培;怓亞榮;;《論語》《孟子》中第一人稱稱謂的語用考察[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杉田泰史;《論語》的第一人稱代詞‘吾’與‘我’的區(qū)別[J];古漢語研究;1993年04期
4 張玉金;論西周漢語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問題[J];古漢語研究;2004年03期
5 朱紅;;基于語料庫的漢語第一人稱代詞分析[J];古漢語研究;2011年01期
6 朱紅;;上古第一人稱代詞“余(予)”的語用功能考察[J];古漢語研究;2012年02期
7 李錦望;上古漢語“人稱代詞+之+名詞”結構[J];古漢語研究;1995年01期
8 喻遂生;甲骨文“我”有單數說[J];古漢語研究;1996年02期
9 楊載武;;《莊子》的第一、二人稱代詞[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10 張玉金;西周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語音和語源問題[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侯月明;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西周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62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6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