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關于語法演變的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7-09-26 13:09

  本文關鍵詞:關于語法演變的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句法演變的機制 語法演變 歷史句法學


【摘要】:本文從歷史句法學的角度討論語法演變的機制,認為人類語言的語法演變有四種基本的機制,即作為內部機制的重新分析和擴展,以及作為外部機制的語法借用和語法復制。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關鍵詞】句法演變的機制 語法演變 歷史句法學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0引言歷史句法學研究語法演變的規(guī)律,著重要回答的問題是,給定一個特定的語法演變(句法演變和形態(tài)演變),(ⅰ)觸發(fā)該演變發(fā)生的動因是什么?(ⅱ)什么是該演變得以實現(xiàn)的機制?(ⅲ)這種語法演變的路徑怎樣。其中,語法演變的機制是關注一個句法演變如何實現(xiàn)的,是歷史句法學的重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福祥;;南方語言正反問句的來源[J];民族語文;2008年01期

2 吳福祥;;南方民族語言處所介詞短語位置的演變和變異[J];民族語文;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福祥;;語法化的新視野——接觸引發(fā)的語法化[J];當代語言學;2009年03期

2 劉丹青;;原生重疊和次生重疊:重疊式歷時來源的多樣性[J];方言;2012年01期

3 房艷平;高蒙蒙;;侗語差比句類型及其來源初探[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張建;;偏正復句的關聯(lián)標記模式與蘊涵共性——基于中國境內語言的統(tǒng)計與分析[J];蘭州學刊;2011年04期

5 吳福祥;;南方民族語言處所介詞短語位置的演變和變異[J];民族語文;2008年06期

6 覃鳳余;黃陽;陳芳;;也談壯語否定句的語序[J];民族語文;2010年01期

7 吳福祥;;東南亞語言“居住”義語素的多功能模式及語法化路徑[J];民族語文;2010年06期

8 覃鳳余;田春來;;廣西漢壯語方言的“噻”[J];民族語文;2011年05期

9 吳福祥;;侗臺語差比式的語序類型和歷史層次[J];民族語文;2012年01期

10 藍慶元;吳福祥;;侗臺語副詞“互相”修飾動詞的語序[J];民族語文;2012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娟;疑問語氣范疇與漢語疑問句的生成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洪學;湖南安仁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胡曉東;瑤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周四貴;元明漢語介詞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覃東生;對廣西三個區(qū)域性語法現(xiàn)象的考察[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韓啟振;現(xiàn)代漢語讓步條件句認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黃娜;南北朝譯經疑問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韋佼靈;壯語的類型學描寫[D];南昌大學;2010年

2 龍娟;正反問句和“嗎”字是非問句的對比分析及習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東芳;類型學視野下的正反問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盧業(yè)林;大新壯語語法調查與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5 劉群秀;全州話與普通話主要語法差異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6 魏翠翠;土家語的類型學描寫[D];南昌大學;2012年

7 郭鑫;漢壯語接觸視角下的武鳴壯語語法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8 周雅娜;普通話雙音節(jié)復合動詞正反問句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邵敬敏;周娟;;漢語方言正反問的類型學比較[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李云兵;論語言接觸對苗瑤語語序類型的影響[J];民族語文;2005年03期

3 吳福祥;;南方語言正反問句的來源[J];民族語文;2008年01期

4 吳安其;;史前華南地區(qū)的語言接觸[J];民族語文;2008年03期

5 孫宏開;藏緬語疑問方式試析──兼論漢語、藏緬語特指問句的構成和來源[J];民族語文;1995年05期

6 邢公畹;漢藏語系研究和中國考古學[J];民族語文;199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聰聰;;英漢語言演變原因的共性探討[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查愛霞;;漢英語法演變的共性特征及其對英語習得的意義[J];教學與管理;2007年27期

3 吳福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目標[J];古漢語研究;2005年02期

4 馬貝加;;原因介詞“坐”是如何發(fā)展來的[J];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02期

5 吳子慧;;紹興方言語序共時差異與語法演變——基于方言類型學的考察[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方梅;;語體動因對句法的塑造[J];修辭學習;2007年06期

7 張穎;;試談語言變異與規(guī)范[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年02期

8 鄧振華;周海超;;英語格演變的歷史句法學闡釋[J];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9 宋紹年,郭錫良;二十世紀的古漢語語法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世群;;動態(tài)助詞“過”的語法化歷程[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紅錄;周靜;;古漢語語法和語序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鄧振華;英語格演變的歷史句法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謝璐琳;“于是”和“所以”的語法對比及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楊黎黎;述補結構之間的結構助詞的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9236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236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7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