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小說認知架構(gòu)探析
本文關鍵詞:隱喻小說認知架構(gòu)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隱喻投射 選擇性 隱喻小說 認知架構(gòu)
【摘要】:隱喻小說是由一個或以上母隱喻架構(gòu)而成的小說,它通過由源域概念向目的域概念的選擇性投射完成對作品的認知布局。有的隱喻投射的是源域概念的結(jié)構(gòu)圖式,有的是其象征意義,有的是其下位概念,有的則兼有兩種或以上投射,再加上由多個母隱喻構(gòu)成的小說中不同隱喻或平行或接力式的鋪展及雙向投射,使得隱喻小說結(jié)構(gòu)異彩紛呈且有章可循。文章對《重訪巴比倫》、《紫色》、《動物農(nóng)場》這三部不同的原型性隱喻小說進行例析。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隱喻投射 選擇性 隱喻小說 認知架構(gòu)
【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隱喻投射的文體功能研究——兼論隱喻的組篇功能”(11JCWY14YB)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隱喻在古今中外文學創(chuàng)作中倍受青睞源出人類概念深處同構(gòu)隱喻的強大認知力,而認知隱喻投射理論的成熟則為詮釋隱喻在文學作品中的認知作用,充分理解、欣賞和評價隱喻性文學語篇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jù)。文章應用認知隱喻投射理論,以三部不同類型的經(jīng)典隱喻小說為例,解析隱喻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敏;;陳述語氣中第二人稱主語與動詞謂語的選擇性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朱敏;;人稱與“愿意”類意志語氣的選擇性研究[J];語言研究;2010年02期
3 胡佩迦;漢語中感官知覺詞的隱喻認知義考察[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陳勇;上古漢語“從”的虛化及發(fā)展[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胡佩迦;“~~版”新用法的認知考察[J];修辭學習;2004年05期
6 唐玉環(huán);漢語性別表達的隱喻投射[J];益陽師專學報;2002年05期
7 王紅娟;;空間維度詞“深、淺”的認知詮釋[J];科技信息;2006年S4期
8 周桑漪;RC電路作為音頻濾波電路的選擇性[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08期
9 辛長順;短語構(gòu)造的選擇性[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10 梁遠冰;韋漢;;隱喻投射的批評性研究[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儉波;;商業(yè)、體育比賽及政治三種語篇中常規(guī)隱喻的概念整合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鐘宇馳;;關于得體性原則的再思考——與孟華先生商榷[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3 熊少青;林泳海;;瑤漢雙語兒童的漢語語音意識具有優(yōu)勢嗎[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居延安邋宋懷強 吳洪林;跨語溝通:一個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跨世紀話題[N];文匯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之權;新加坡教育分流下華文課程面對的問題與挑戰(zhàn)及改革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許煥榮;基于投射的隱喻篇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純;論現(xiàn)代漢語重動句使用的選擇性與強制性[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李競;“手”詞語及其文化內(nèi)容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3 徐熾喜;現(xiàn)代漢語動詞“升”的認知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4 肖明齊;英漢情態(tài)動詞意象圖式對比分析[D];西南大學;2009年
5 李工科;網(wǎng)絡流行語傳播機制的謎米學理論分析[D];煙臺大學;2009年
6 周麗萍;程度副詞對VP的選擇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7 鄭曉雷;領悟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袁野;論漢語主賓語無選擇性現(xiàn)象[D];湖南大學;2004年
9 李萌;隱喻的人本原則及其在語言中的表現(xiàn)[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10 王宜廣;“邊A邊B”結(jié)構(gòu)的考察與分析[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11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1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