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君臣對策看朝鮮時代的漢字研究
本文關鍵詞:從君臣對策看朝鮮時代的漢字研究
【摘要】:在朝鮮王朝正祖十六年的"內閣日歷"里,記錄了正祖"策問"和諸大臣提交"對策文"的史實,這是朝鮮時代漢字學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對之后的漢字學研究具有重要影響和重大意義。通過對正祖"策問"和六位大臣"對策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朝鮮時代漢字研究的狀況及其水平。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關鍵詞】: 君臣“對策” 朝鮮時代 漢字研究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在朝鮮王朝正祖十六年(1792)9月2日的“內閣日歷”里,記錄了其第22代國王正祖李yX(1752-1800)與手下大臣“對策文”的故事。本文即以正祖的《策問四·文字》和現(xiàn)有的6篇“對策文”,探討朝鮮后期漢語文字學研究的概況和意義。一、正祖的“策問”正祖李yX(1752-1800),字亨運,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輝;;是漢字研究的“創(chuàng)新”,還是偽科學?——評任學禮的“漢字生命符號文化”研究[J];社會科學評論;2008年01期
2 郭可教;從漢字與腦的關系看漢字研究的意義[J];漢字文化;1989年Z1期
3 王宜早;;文字學的幾個基本問題[J];漢字文化;2006年06期
4 費榮昌;談談漢字研究中的統(tǒng)計方法[J];語言文字應用;1995年01期
5 李人凡;臧克和;;漢字:永葆青春的文化精靈——“漢字研究新視野叢書”序[J];出版廣角;1996年06期
6 李培禹;;民間學者李土生10年漢字研究路[J];中華兒女;2007年04期
7 黃卓明;;《六書經(jīng)緯》與韓國朝鮮時代的漢字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吳學飛;;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認識漢字符號體系過程中的幾個問題[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3期
9 張鴻魁;《金瓶梅》與近代漢字研究[J];東岳論叢;1992年06期
10 張鐘和;龍城順;;淺談當前漢字研究的方向[J];固原師專學報;199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茂活;;妄說不是文化,臆斷豈成科學[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全世玉;;淺談朝鮮時代日朝間的醫(yī)學交流[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屆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萃[C];2006年
3 韓東洙;崔志英;;從朝鮮時代的宮中禮儀看遮日的功能和特性——以19世紀后宮中宴享為中心[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五輯 下)[C];2007年
4 裴永信;;徐霞客與李萬敷比較研究(提要)[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紀念活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郭龍生;;漢字的現(xiàn)狀和未來[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朱文旭;馬娟;;彝文中的借漢字研究[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韓男洙;;淺談韓國清明[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樣與保護——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寒食)論壇文集續(xù)編[C];2011年
8 金裕信;;韓國的茶道精神[A];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0年
9 李華東;;朝鮮書院建筑述略[A];建筑史論文集(第15輯)[C];2002年
10 樸,
本文編號:808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0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