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關于“常用詞演變研究”命題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06:47

  本文關鍵詞:關于“常用詞演變研究”命題的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常用詞 命題 界定 古今同義詞 分布


【摘要】:"常用詞演變研究"命題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提出這一命題的前提以及"常用詞"的界定卻值得進一步討論。目前常用詞演變研究主要著眼于現(xiàn)代漢語單音節(jié)常用詞,探討其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對歷史上的同義形式的替換,常用詞分布的演變以及雙音常用詞的演變研究有待深入。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文學院語言所;
【關鍵詞】常用詞 命題 界定 古今同義詞 分布
【分類號】:H13
【正文快照】: 經(jīng)王力、張永言、蔣紹愚等諸位學者的大力提倡和實踐,特別是張永言、汪維輝《關于漢語詞匯史研究的一點思考》(下簡稱《思考》)的發(fā)表,提倡從生僻詞考證轉到常用詞研究,在詞匯史研究中顯示出重要的指導意義(李如龍2005),引起了學界對常用詞演變研究的重視和興趣,漢語常用詞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紹愚;;漢語詞義和詞匯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初探——以“投”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王彤偉;常用詞“疾”、“病”的歷時替代[J];北方論叢;2005年02期

3 王彤偉;;常用詞焚、燒的歷時替代[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黃樹先;說“膝”[J];古漢語研究;2003年03期

5 史光輝;常用詞“焚、燔、燒”歷時替換考[J];古漢語研究;2004年01期

6 丁喜霞;訓詁與詞匯史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5年02期

7 金穎;;常用詞“過”、“誤”、“錯”的歷時演變與更替[J];古漢語研究;2008年01期

8 汪維輝;;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的若干問題[J];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01期

9 丁喜霞;;漢語常用詞的演變模式初探[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10 李如龍;百年中國語言學的兩度轉型[J];學術研究;2005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寶安;西漢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鄭春蘭;甲骨文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瑩瑩;手部動作常用詞的語義場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先華;《說文段注》詞義考釋論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富金壁;《王力〈古代漢語〉注釋訂補》補[J];北方論叢;2003年02期

3 卜師霞;張素鳳;;文言與現(xiàn)代漢語復合詞[J];北方論叢;2007年01期

4 卜師霞;《史記》中“看”義類單音動詞的歷史比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盧鳳鵬;;試論《說文》“類”的語言觀[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顏洽茂;王浩壘;;漢語動詞“遮”掩飾義的產(chǎn)生及其詞義系統(tǒng)的演變[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楊華;查中林;;《孫子兵法》“以卒待之”考辨[J];濱州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唐麗珍;;王力《古代漢語》通假字注釋商補[J];長城;2009年04期

9 周克庸;;“盧牟”及其同族詞詞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王彤偉;;常用詞焚、燒的歷時替代[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裴雨來;吳云芳;;對幾種義項區(qū)分方法的討論:以動詞擦為例[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芳;漢語核心詞“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曉靜;東漢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吳為民;漢語性別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劉清平;“里”、“里面(頭、邊)”的共時歷時考察及方位詞的雙音化效應[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郭曉妮;古漢語物氃位移概念場詞_Y系統(tǒng)及其發(fā)展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郜同麟;宋前文獻引《春秋》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姜興魯;竺法護譯經(jīng)感覺動詞語義場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詁》詞_Y訓詁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國飛;《文選》詩歌詞語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海花;《爾雅》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素娟;明代服飾詞語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常榮;漢語“建筑”類動詞語義場的歷史演變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6 郭冰潔;“還”的語義演變及相關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鄒黎黎;《世說新語》詞綴研究綜述[D];吉林大學;2011年

8 黃成;上古漢語三組常用詞演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冀娜;《元刊雜劇三十種新!犯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羅曼;隋代墓妼詞語專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紹愚;;漢語詞義和詞匯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初探——以“投”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楊鳳仙;;從古漢語詞“肉”談常用詞研究的重要性[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傅鑒明;揚雄的《方言》與歷史比較語言學[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Z1期

4 趙振鐸;兩漢的經(jīng)學和語言學[J];楚雄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5 林燾;北京官話區(qū)的劃分[J];方言;1987年03期

6 羅杰瑞,梅祖麟;關于官話方言早期發(fā)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04期

7 丁邦新;;從歷史層次論吳閩關系[J];方言;2006年01期

8 黃樹先;鄭春蘭;;試論漢藏語系核心詞比較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崔樞華;釋男[J];古漢語研究;1991年02期

10 李玉;說“鳥”字的上古音聲母及其詞義變化[J];古漢語研究;199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孫紀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宗澈;《史記》量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構的詞匯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其和;《史記》同義連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劉新春;睡覺類動詞的歷史演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3 李昊;《焦氏易林》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羅俊華;《吳越春秋》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張煥新;《法言》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強;《韓詩外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龍丹;漢語“顏色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一路陽光;;現(xiàn)代生活常用詞[J];半島新生活;2007年12期

2 楊世鐵;;漢語常用詞研究說略[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錦;語言研究所編出一批詞典[J];辭書研究;1980年01期

4 許傳海;掌握文言常用詞的基本方法[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5 劉澤江;“其他”與“其它”[J];閱讀與寫作;1995年01期

6 江明鏡;詞類活用散論[J];昌吉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7 王東;“隅/角”歷時替換小考[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徐望駕;;《說文解字》注釋語言常用詞的語料價值[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蔡健;;論縮略語的界定及判定標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李衛(wèi)榮;顏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聯(lián)想及翻譯[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新春;顧江萍;;“人”“機”分詞差異及規(guī)范詞典的收詞依據(jù)——對645條常用詞未見于《現(xiàn)漢》的思考[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2 錢奠香;;漢語方言常用詞“拉”“拿”的共時分布特點和語源分析[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侯敏;;語言監(jiān)測與詞語的計量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尹斌庸;方世增;;詞頻統(tǒng)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5 蘇新春;;元語言研究的三種理解及釋義型元語言研究評述[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尹斌庸;方世增;;詞頻統(tǒng)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7 戴仲平;;簡論口頭語體的特征[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8 王建設;;略論明本《荔鏡記》的方言歸屬[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9 趙巖;;《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訂補——以簡帛文獻為中心[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譚景春;;用品類名物詞的釋義方式[A];中國辭書論集2001[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路艷霞;《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表》(草案)面世[N];北京日報;2009年

2 記者 隋笑飛;詞表收常用詞5萬余個[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3 教育部語信司;《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A系列《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表》(草案)發(fā)布[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許小念;《彝漢英常用詞詞匯》出版發(fā)行[N];四川日報;2009年

5 龐可慧;“期待”不“期待”,,觀眾說了算[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6 禹巖;民族所少數(shù)民族語言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7 書評人 賈作林;把散亂的語言還原為民族信史[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駱毅;古詩文中所見粵閩方言常用詞舉隅(下)[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9 記者 邢宇皓;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發(fā)布[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姚曉丹;多樣化讓語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飛;兩漢常用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王彤偉;《三國志》同義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楊世鐵;先秦漢語常用詞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4 賴積船;《論語》與其漢魏注中的常用詞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5 張慶慶;近代漢語幾組常用詞演變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6 吳為民;漢語性別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郭曉妮;古漢語物氃位移概念場詞_Y系統(tǒng)及其發(fā)展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江傲霜;六朝筆記小說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芮東莉;上古漢語單音節(jié)常用詞本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武建宇;《夷堅志》復音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華;五組常用詞演變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2 劉新春;睡覺類動詞的歷史演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3 徐磊;漢語“跌倒”類常用詞歷史演變的描寫與解釋[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涵茜;常用詞詞義擴大與縮小的認知語義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明澤;幾組漢語常用詞的演變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6 黃成;上古漢語三組常用詞演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王彤偉;《史記》同義常用詞先秦兩漢演變淺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8 閆從發(fā);常用詞義項演變研究舉隅[D];西北大學;2005年

9 白利利;“睡覺”類常用詞的歷史演變[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陳波;小學語文教材詞匯構成及常用詞使用狀況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9648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9648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7f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