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非典型性”兼語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8 22:02
本文關鍵詞:漢語“非典型性”兼語式研究
【摘要】:眾所周知,兼語式是漢語中一種較為特殊的句式。兼語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漢語語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學者對兼語式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刻的分析和探討,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從研究成果上,以往兼語式研究的重點大多集中在“典型性”兼語式上,,對“非典型性”兼語式缺乏系統(tǒng)而全面的論述。本文擬就“非典型性”兼語式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全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章,“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界定。首先,簡要說明確定“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理論基礎——“典型性”概念以及“原型范疇理論”;接著采用對比的方法,分別對“典型性”兼語式和“非典型性”兼語式進行解釋和說明。 第二章,“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分類。在借鑒和總結(ji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文對“非典型性”兼語式分類情況的看法。同時,將“非典型性”兼語式分為十三個類別,并對各個類別進行簡要說明。 第三章,“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特點。這一部分主要對比“典型性”兼語式,對“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描寫。具體來說,本文主要從結(jié)構、語義、認知和“及物性”四個角度探討“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特點。 第四章,探討“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連謂式、小句作賓語句和雙賓語句之間的差別。主要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探討“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其他相關句式在“典型性”上的差別。
【關鍵詞】:“典型性” “非典型性” 兼語式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錄6-8
- 引言8-13
- (一) 選題緣起和研究意義8-9
- 1.選題緣起8
- 2.研究意義8-9
- (二) 研究概況9-11
- 1.兼語式研究概況9-10
- 2.“非典型性”兼語式研究概況10-11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11-12
- 1.研究方法11
- 2.研究目的11-12
- (四) 本文的語料來源12-13
- 一、 “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界定13-17
- (一) “典型性”兼語式14-15
- (二) “非典型性”兼語式15-17
- 二、 “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分類17-26
- (一) “催逼、促使”類18-19
- (二) “命令、派遣”類19
- (三) “勸誡”類19
- (四) “鼓勵、動員”類19-20
- (五) “培養(yǎng)”類20
- (六) “請求”類20
- (七) “委托、囑咐”類20
- (八) “稱呼、命名”類20-21
- (九) “推舉、任免”類21
- (十) “引陪、幫扶”類21
- (十一)“喜惡、愛恨”類21-22
- (十二)“有無”類22
- (十三)其他類22-26
- 三、 “非典型性”兼語式的特點26-37
- (一) “非典型性”兼語式在結(jié)構上的特點26
- (二) “非典型性”兼語式在語義上的特點26-30
- 1.“非典型性”兼語式中 V1 的“致使度”27-28
- 2.“非典型性”兼語式中 N1 的“生命度”28
- 3.“非典型性”兼語式中 N1 的“參與度”28-29
- 4.“非典型性”兼語式中 N1 和 N2 的“等級度”29-30
- (三) “非典型性”兼語式在認知上的特點30-33
- 1.“非典型性”兼語式中致使者的隱喻30-31
- 2.“非典型性”兼語式中致使力的隱喻31-33
- (四) “非典型性”兼語式在“及物性”上的特點33-37
- 1.從動作性看“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及物性”34
- 2.從瞬時性看“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及物性”34-35
- 3.從意愿性看“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及物性”35-36
- 4.從施動性和受動性看“非典型性”兼語式的“及物性”36-37
- 四、 “非典型性”兼語式與相關句式的區(qū)別37-47
- (一) “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連謂式的區(qū)別37-41
- 1.從結(jié)構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連謂式的區(qū)別37-39
- 2.從語義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連謂式的區(qū)別39-41
- 3.從“及物性”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連謂式的區(qū)別41
- (二) “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小句作賓語句的區(qū)別41-44
- 1.從表層結(jié)構和深層結(jié)構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小句作賓語句的區(qū)別42
- 2.從語音停頓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小句作賓語句的區(qū)別42-43
- 3.從插入狀語的情況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小句作賓語句的區(qū)別43
- 4.從“及物性”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小句作賓語句的區(qū)別43-44
- (三) “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雙賓語句的區(qū)別44-47
- 1.從結(jié)構關系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雙賓語句的區(qū)別44
- 2.從提問的方式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雙賓語句的區(qū)別44-45
- 3.從 V1 語義特征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雙賓語句的區(qū)別45-46
- 4.從“及物性”上看“非典型性”兼語式與雙賓語句的區(qū)別46-47
- 結(jié)語47-48
- 參考文獻48-50
- 后記50-51
-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家煊;轉(zhuǎn)指和轉(zhuǎn)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2 崔應賢 ,盛永生;簡論“兼語式”的范圍[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3 范曉;V得句的“得”后成分[J];漢語學習;1992年06期
4 游汝杰;現(xiàn)代漢語兼語句的句法和語義特征[J];漢語學習;2002年06期
5 周紅;;漢語致使問題研究動態(tài)[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6 楊因;論“我喜歡他老實”的句型歸屬[J];蘭州大學學報;1981年04期
7 符達維;;從句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看所謂“兼語式”[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8 張勇;論連謂兼語融合句的分類[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9 邢欣;;簡述連動式的結(jié)構特點及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10 成鎮(zhèn)權;;再談“兼語式”[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06期
本文編號:749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496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