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濱瑣話》稱謂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23:08
本文關鍵詞:《淞濱瑣話》稱謂詞研究
【摘要】:稱謂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人們對漢語稱謂詞的研究也歷久彌新。《淞濱瑣話》作為清末的短篇小說,其語言運用也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其中的稱謂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語言使用情況,能夠從某些側面展現(xiàn)時代風貌,折射其文化內(nèi)涵。《淞濱瑣話》稱謂詞的研究,具有語言學、語用學、社會學等多方面意義。從內(nèi)容上說,《淞濱瑣話》包括親屬稱謂詞、官宦稱謂詞、職業(yè)稱謂詞、姓名稱謂詞;從表情上說,它分為尊稱、謙稱、美稱和詈稱。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淞濱瑣話》中的稱謂詞基礎稱謂相對穩(wěn)定,,但又體現(xiàn)了復音節(jié)化的趨勢。不論是親屬稱謂、官宦稱謂,還是謙稱、敬稱,都以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級制為基礎。稱謂詞反映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地位,同時也透露著民族文化的信息。它同時具有人稱指示功能和社會指示功能。恰當?shù)厥褂梅Q謂詞,能使交際順利進行。為了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說話者一定要根據(jù)對方的年齡、地位及一系列因素選擇恰當?shù)姆Q謂詞。《淞濱瑣話》稱謂詞的使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約,其制約因素很多,從宏觀角度是受傳統(tǒng)制度的制約,而從微觀角度,制約因素則相對復雜,如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人物性格、寫作風格、交際心理動機及交際場合等。稱謂詞作為語言內(nèi)容的一個部分,在體現(xiàn)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方面,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淞濱瑣話》中稱謂詞折射出豐富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即等級文化、崇禮文化、倫理文化。《淞濱瑣話》細致的稱謂劃分,是封建宗法等級制的最好見證。小說中謙敬詞語的廣泛使用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是一個尚禮崇禮的社會以及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為封建社會建立起的一套維系人際關系的準則。親屬稱謂的大量運用,除了受制于宗法制度,社會倫理也發(fā)揮了很大地作用。通過對《淞濱瑣話》稱謂的文化透視,既可有助于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加深了解,也有利于我們今天的先進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稱謂詞 淞濱瑣話 語用 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34;I207.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 緒論7-10
- (一) “稱謂詞”之界定7
- (二) 課題的研究狀況7-9
- (三) 課題的研究意義9
- (四) 版本選用與研究方法9-10
- 二、 定位功能下的《淞濱瑣話》稱謂詞10-33
- (一) 《淞濱瑣話》親屬稱謂詞11-23
- (二) 《淞濱瑣話》官宦稱謂詞23-28
- (三) 《淞濱瑣話》職業(yè)稱謂詞28-30
- (四) 《淞濱瑣話》姓名稱謂詞30-33
- 三、 表情功能下的《淞濱瑣話》稱謂詞33-42
- (一) 《淞濱瑣話》敬稱33-36
- (二) 《淞濱瑣話》謙稱36-39
- (三) 《淞濱瑣話》美稱39-40
- (四) 《淞濱瑣話》詈稱40-42
- 四、 《淞濱瑣話》稱謂詞語用學探究42-47
- (一) 《淞濱瑣話》稱謂詞的語用原則43-45
- (二) 《淞濱瑣話》中制約稱謂詞使用的因素45-47
- 五、 《淞濱瑣話》稱謂詞的使用特點及社會文化內(nèi)涵47-52
- (一) 《淞濱瑣話》稱謂詞的使用特點47-49
- (二) 《淞濱瑣話》稱謂詞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49-52
- 小結52-53
- 參考文獻53-55
-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55-56
- 致謝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樹新;漢語傳統(tǒng)稱謂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2 姚亞平;現(xiàn)代漢語稱謂系統(tǒng)變化的兩大基本趨勢[J];語言文字應用;1995年03期
本文編號:715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1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