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現代漢語比較句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現代漢語比較句研究
【摘要】:比較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和認知方式,在語言中外化為比較句。比較句廣泛存在于各種語言之中,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人類共通的思維活動。漢語中,比較句是一個成員多樣、系統(tǒng)復雜的整體,在本體研究和應用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為使重點突出、研究細化,本文以肯否形式為切入點,對肯定形式“比”字句、“有”字句、“跟……一樣”句及其對應否定形式“不比”句、“沒有”句、“跟……不一樣”句進行描寫和考察,以本體研究為基礎,習得研究為擴展,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豐富漢語比較句相關研究。本文研究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闡述本文研究的內容和范圍、考察的目的和意義、使用方法和語料來源,并綜述現有相關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漢語比較句本體研究。從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兩個方面對本文所涉的三對六種比較句進行系統(tǒng)描寫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考察肯否不對稱性的表現、原因和影響。第三部分是留學生比較句習得研究。我們針對研究重點、難點,結合前人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以測試、統(tǒng)計的手段進行習得情況調查,并對結果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分析。第四部分是比較句偏誤分析。依據偏誤情況及現實語料,結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歸納偏誤類型,探析偏誤成因。第五部分是比較句教學建議。在本體、習得、偏誤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提出較為合理、科學的對策。
【關鍵詞】:比較句 習得 偏誤 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8
- 緒論8-14
- 第一章 現代漢語比較句本體研究14-48
- 第一節(jié) 漢語比較句的肯定研究14-30
- 一、“比”字句14-22
- 二、“有”字句22-26
- 三、“跟......一樣”句26-30
- 第二節(jié) 漢語比較句的否定研究30-42
- 一、“不比”句31-35
- 二、“沒有”句35-40
- 三、“跟......不一樣”句40-42
- 第三節(jié) 比較句的肯否不對稱性研究42-47
- 一、不對稱性研究概述42-43
- 二、不對稱性的表現43-45
- 三、不對稱性的原因45-46
- 四、不對稱性的影響46-47
- 本章小結47-48
- 第二章 留學生漢語比較句習得情況調查分析48-61
- 第一節(jié) 調查方法和目的48-50
- 一、調查方法48-49
- 二、調查目的49-50
- 第二節(jié) 調查過程50-54
- 一、問卷設計50-52
- 二、對象選擇52-54
- 三、進行調查54
- 第三節(jié) 調查結果分析54-60
- 一、結果概述54-55
- 二、結果分析55-59
- 三、結果總結59-60
- 本章小結60-61
- 第三章 留學生習得漢語比較句的偏誤分析61-76
- 第一節(jié) 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61-62
- 一、中介語理論61
- 二、偏誤分析理論61-62
- 第二節(jié) 偏誤類型分析62-70
- 一、遺漏偏誤63-65
- 二、誤加偏誤65-66
- 三、誤代偏誤66-68
- 四、錯序偏誤68-70
- 第三節(jié) 偏誤原因分析70-75
- 一、漢語比較句本身的原因70-72
- 二、教學的原因72-73
- 三、學習者的原因73-75
- 本章小結75-76
- 第四章 留學生習得比較句的教學建議76-83
- 第一節(jié) “教”的提升76-80
- 一、提升教材76-77
- 二、提升教師77-78
- 三、提升教學78-80
- 第二節(jié) “學”的引導80-82
- 一、引導學生正遷移80-81
- 二、引導學生正策略81-82
- 本章小結82-83
- 結語83-84
- 參考文獻84-88
- 附錄:留學生習得漢語比較句情況調查問卷88-9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92-93
- 致謝93-9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明午;;漢語否定比較句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年09期
2 羅福騰;《聊齋俚曲》與淄博方言的比較句[J];蒲松齡研究;1993年Z1期
3 華景年;;帶“比”的比較句[J];語文學習;1960年04期
4 蔣平;;比較句中的“更”“還”“要”[J];語文教學與研究;1979年04期
5 劉勇;幾種帶有否定詞的比較句型[J];大學英語;1994年03期
6 柳英綠;韓漢語比較句對比[J];漢語學習;2002年06期
7 由權;試談法語比較句的翻譯[J];法語學習;2003年02期
8 劉長征;遞及比較句的語義理解及制約因素[J];漢語學習;2005年02期
9 文全民;;“更”和“還”在肯定與否定比較句中的差異[J];世界漢語教學;2008年01期
10 胡斌彬;;古漢語“于”字比較句功能補正[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國炎;;布依語比較句的結構類型[A];布依學研究(之六)——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年會暨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謝白羽;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比較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耿直;基于語料庫的比較句式“跟、有、比”的描寫與分析[D];北京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春君;初級階段印度留學生漢語比較句習得偏誤與教學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2 李林珈;漢語“有/沒有”式比較句的邏輯語義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趙穎;對外漢語教材中比較句的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江麗麗;永定客家方言比較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5 巴特格日樂;漢蒙“比較句”的異同與對蒙古國學生“‘比’字句”教學方法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6 官俊;對外漢語綜合課教材中比較句練習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廖英;三種否定比較句的對外漢語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若s,
本文編號:6386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3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