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之”字用法的再考察
本文關鍵詞:甲骨文“之”字用法的再考察
【摘要】:本文通過對目前已著錄的甲骨卜辭的窮盡性考察,佐以商周金文以及傳世文獻的例證,對殷商時期虛詞"之"的用法進行了深入考察,發(fā)現:卜辭中"之"作第三人稱代詞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并未出現作主語的用法;"之"作助詞的用法也已經在卜辭中出現。殷商時代是"之"字語法化的關鍵時期。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國際漢語學院;
【關鍵詞】: 甲骨文 “之” 第三人稱代詞 助詞
【分類號】:K877.1;H141
【正文快照】: 一甲骨文是中國漢字之元初,其考古價值顯而易見,通過對甲骨文進行文字學、文化學、物理學、符號學、語言學等專業(yè)領域的研究,可以從多個方面破解中華文化之源,乃至上古時期中華先民的生產、生存、思維方式。甲骨文圍繞著占卜事宜而實現了功能擴展,從而成為用于記錄占卜結果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易敏;“之”、“其”自指淺析[J];古漢語研究;1994年02期
2 劉瑞明;對“之”“其”第一、第二人稱說的否定[J];成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4年01期
3 毛毓松;“其”、“之”用作第一第二人稱質疑[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4 張顯成;“馬中的千里馬”[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1年04期
5 張其昀;《尚書》“之”字論[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何天祥;;蘭州方言里的第三人稱代詞[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7 黃偉嘉;甲金文中“在、于、自、從”四字介詞用法的發(fā)展變化及其相互關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8 趙增民;“教我如何不想她”趣談[J];閱讀與寫作;2000年01期
9 邱斌;從《孟子》中“之”的分布看其語法功能的演變趨勢[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蘇天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釋“天”[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蔣仁萍;;古代漢語代詞“之”的回指用法與語序的互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向光忠;;釋“姓”與“氏”之文字構造與文化蘊涵[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3 劉百順;葉雪萍;;客家方言詞語源流考[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郭瀟雅;甲骨學是一門世界性學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雷~ 碚;殷商甲骨文字i誦蝸祡q形⿻躉卵芯縖D];西南大學;2013年
2 崎川隆;賓組甲骨文字體分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邱明波;動詞的指向對漢語第三人稱代詞和反身代詞的句內回指的制約[D];復旦大學;2011年
4 劉海琴;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之詞性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管志斌;語篇互文形式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6 白俊,
本文編號:610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1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