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瑤語塞擦音的來源與演變
本文關(guān)鍵詞:苗瑤語塞擦音的來源與演變
【摘要】:在苗瑤語的六種塞擦音中,齒/齦塞擦音為古苗瑤語原生音位,其他五種塞擦音都是后起的。后起塞擦音主要有三個來源:(1)復輔音聲母耦化所形成的腭前塞擦音、邊塞擦音與卷舌塞擦音;(2)齒/齦擦音、塞擦音演變所產(chǎn)生的齒沿塞擦音;(3)聲母簡化合并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齦后塞擦音。
【作者單位】: 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關(guān)鍵詞】: 苗瑤語 塞擦音 語音演變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語言接觸與語言演變——瑤族勉方言湘南土語個案研究”(項目編號:11YJA74007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216
【正文快照】: 塞擦音在苗瑤語音系特征中具有重要的區(qū)別性意義,學界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音學描寫和歷史比較方面。本文以陳其光先生《漢語苗瑤語比較研究》[1]中的15種苗瑤語為樣本,考察苗瑤語塞擦音的類型與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現(xiàn)代苗瑤語塞擦音的來源與演變。我們首先按調(diào)音部位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明生榮;;貴州畢節(jié)方言語音的內(nèi)部差異[J];方言;2009年04期
2 周楚庠;威寧漢語方言調(diào)查報告[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89年01期
3 黃行;;廣西龍勝勉語的語音變異[J];民族語文;199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武曦;;試論語言接觸引發(fā)的羌語對當?shù)貪h語的干擾[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2 彭澤潤;吳碧輝;;苗語音素文字及其詞式書寫改革設想[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楊遺旗;;湘南勉語天文類詞語兩種語音差異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10期
4 張建民;;夏河藏語中的漢借詞與漢語西北方音[J];中國藏學;2011年02期
5 尹蔚彬;;近十年來我國漢藏語比較研究的特點及意義[J];中國藏學;2012年02期
6 謝奇勇;李益;;湖南省臨武縣語言(方言)的分布[J];湘南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孫宏開;關(guān)于漢藏語系分類研究中的一些問題[J];國外語言學;1995年03期
8 劉丹青;;語言庫藏類型學構(gòu)想[J];當代語言學;2011年04期
9 楊遺旗;;湘南勉語顎化聲母來源及其演變[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10 肖Oz;丁暢;;文化叢視閾中的苗歌文化[J];大眾文藝;2010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戴慶廈;;漢藏語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shù)前沿論叢(下卷)[C];2007年
2 李洪波;于洪志;;藏語語音識別的預處理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gòu)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雷;黎語志強話參考語法[D];南開大學;2010年
3 余成林;漢藏語系語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朱艷華;載瓦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范麗君;漢藏語因果類復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步連增;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漢語量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李紹群;現(xiàn)代漢語“名_1+(的)+名_2”定中結(jié)構(gòu)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8 朱建軍;古漢字與滇川黔桂彝文同義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蔣穎;漢藏語系名量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田靜;藏緬語賓語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亮;洛克《納西語英語百科辭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云東;云南文山彝語阿扎話調(diào)查[D];暨南大學;2011年
3 肖榮欽;廣東連南八排瑤語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李玲莉;瑤族勉語江華(金源)方言調(diào)查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許雁;大新三湖壯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陳雪玉;論東家話在苗語川黔滇方言中的地位[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趙義平;白語劍川方言與彝語涼山方言四音格的比較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8 楊虹;漢語動態(tài)助詞與相應緬語的對比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9 殷自菊;彝語格租話與漢語永仁方言疑問句的對比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10 韋玉麗;廣西蒙山粵語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中易;近四十年成都話語音變動現(xiàn)象考論[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黃尚軍;;成都話音系[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汪平;貴陽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J];方言;1981年02期
4 涂光祿;;對《貴陽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一文的幾點意見[J];方言;1982年03期
5 李榮;;官話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5年01期
6 劉光亞;;貴州省漢語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6年03期
7 黃雪貞;;西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1986年04期
8 熊正輝;官話區(qū)方言分ts t■的類型[J];方言;1990年01期
9 李藍;;西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9年01期
10 劉光亞;貴州漢語方言調(diào)查[J];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06期
,本文編號:605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0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