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東北方言 程度副詞 語義特征 語法功能 語用分析
【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東北方言的程度副詞,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對東北方言程度副詞進行了歸納和分析,主要使用現(xiàn)代漢語方言研究一貫所采取的描寫與比較相結(jié)合的指導(dǎo)理論和原則,,對方言程度副詞的語義特征、語法功能、語用功能等方面進行共時描寫,通過大量語料的舉例分析,對東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加以逐一的考察,揭示其特點和規(guī)律;同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展示東北方言程度副詞與普通話程度副詞在組合能力、句法功能、語用特征上的異同,從而歸納總結(jié)出東北方言程度副詞體系。正文共分五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介紹了東北方言的概況,對近年來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研究成果進行綜述,進而提出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第一章對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語義特征逐一進行詳盡的描寫和分析,并將所有東北方言程度副詞分成“常用程度副詞”“準程度副詞”“擬聲兼類程度副詞”三類。 第二章從句法平面對各類程度副詞進行全面描寫,包括組合能力、句法功能、重疊與否定形式。 第三章對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語用特點做了分析。認為東北方言程度副詞多用于主觀陳述句和感嘆句,褒貶色彩鮮明,夸張程度明顯,而且常常使用倒裝或省略用法。 結(jié)語部分對本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歸納,希望本文對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研究有一定幫助。
【關(guān)鍵詞】:東北方言 程度副詞 語義特征 語法功能 語用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72.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7
- 引言7-13
- (一) 研究目的7
- (二) 研究對象7
- (三) 研究現(xiàn)狀7-11
- (四) 研究方法11
- (五) 研究意義11-12
- (六) 語料來源12-13
- 一、 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語義特征13-20
- (一) “老、誠、賊、忒”等常用程度副詞13-15
- (二) “精、確、稀、完”等準程度副詞15-18
- (三) “鋼鋼、哇哇、嘎嘎”等擬聲兼類程度副詞18-20
- 二、 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語法功能20-31
- (一) 做狀語的程度副詞20-29
- (二) 做補語的程度副詞29-31
- 三、 東北方言程度副詞的語用分析31-35
- (一) 凸顯感情的手段31-32
- (二) 凸顯程度的手段32-35
- 結(jié)語35-36
- 參考文獻36-38
- 后記3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海霞;;《論》《孟》《老》《莊》的程度副詞及其與明清的比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李群;;“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的構(gòu)式探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王萬秋;;程度副詞“非!眮碓礈\析[J];文教資料;2009年18期
4 張志瑩;;洛陽方言中的程度副詞[J];考試周刊;2011年27期
5 田曉榮;渭南方言的程度副詞[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6 鮮麗霞;試論“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J];昌吉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7 曾曉潔;長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幾”[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1年01期
8 周勤;簡陽方言的程度副詞“多”、“少”、“多少”[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9 張詒三;《三國志·魏書》程度副詞的特點[J];殷都學刊;2001年03期
10 肖奚強;談程度副詞“太_1”和“太_2”[J];零陵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曉梅;;漢語貶義高義程度副詞略說[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2 邱晨;;安陽市區(qū)方言中的程度副詞研究[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張穎;;程度副詞“很”與“非!盵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4 趙宏;;日語口語中的程度副詞使用特征[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5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肖惠萍;;“程度副詞+名詞”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言特點及發(fā)展趨勢[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新云;;淺談山東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詞——以西齊方言區(qū)作為研究對象[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8 葉斌;;《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孔”、“好”互通為例[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山西財經(jīng)大學華商學院 吳娟娟;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程度副詞偏誤分析[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2 吳娟娟 山西財經(jīng)大學華商學院;留學生與本族人漢語程度副詞使用情況淺析[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3 崔山佳;“全面”只是名詞嗎?[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4 劉慧英;口語語病的兩個語法成因[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5 吳天錫;口語交際時,怎樣巧妙有效地進行會話?[N];語言文字周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吳立紅;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組合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2 高寧;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與否定副詞共現(xiàn)的認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趙軍;現(xiàn)代漢語程度量及其表達形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呂文杰;現(xiàn)代漢語程度范疇表達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龔娜;湘方言程度范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黃氏嫻(Huvnh Thi Nhan);漢語越南語形容詞程度表示法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樸鎮(zhèn)秀;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量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洪敏;泰安話的“很”類程度副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李麗遠;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許群愛;“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4 王曉領(lǐng);遼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何亞萍;湖北天門話程度副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孫慶波;衛(wèi)輝晉語“可”類程度副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蔡飛;“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陸蘇靜;從相似性角度看中介語中的程度副詞偏誤現(xiàn)象[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齊悅;漢韓程度副詞對比研究及韓國學生習得偏誤分析[D];河北大學;2010年
10 張海霞;“程度副詞+名詞”結(jié)構(gòu)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55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5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