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01:02

  本文關鍵詞: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本文以漢語離合詞中數量最多的動賓式離合詞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考察動賓式離合詞的結構類型和主要變化形式等方面的特征,來挖掘其在“離”與“合”兩方面的特點,進而借鑒這些研究成果來指導對外漢語教學。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對目前漢語離合詞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做了一些介紹。目前學術界對漢語離合詞的研究為數不少,研究也逐漸深入,包括離合詞的鑒定標準、離合詞的結構類型和擴展方式、離合詞的發(fā)展趨勢等,但這些問題還不很深入也不夠具體,其中很多問題還沒有達成一致,比如對離合詞的定性和定量問題等,眾說紛紜。諸如此類的離合詞本體研究中就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實踐。理論研究的欠缺,使得對外漢語教師在處理離合詞問題上無所適從。特別是全面、系統、具體研究離合詞的文章很少。而現有的對外漢語教材對離合詞的處理又是比較零散、模糊不清的。這些都會給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離合詞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加強漢語離合詞本體研究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的研究,把本體研究的成果有效的運用到對外漢語教學的實踐中去,以便更有效的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第二部分是離合詞的本體研究。在這一部分中,我們以《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的動賓式離合詞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問卷中篩選出的三十二個詞進行具體研究,考察出它們主要的結構類型和離析變化形式以及主要的語用含義,這些是我們進行動賓式離合詞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本體研究為第三部分的應用研究提供了依據。 第三部分是離合詞的應用研究。也是本文的重點。這部分在分析留學生漢語離合詞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結合前面的本體研究,總結出了留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主要偏誤類型和產生偏誤的原因,進而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一些離合詞的教學策略,提出一些淺顯的教學建議和方法。 當然,無論是第二部分的研究還是第三部分的研究,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在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離合詞 結構類型 變化形式 偏誤分析 對外漢語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H146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21
  • (一) 現代漢語離合詞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10-21
  • 1. 離合詞的本體研究綜述10-14
  • 2. 對外漢語界離合詞研究及教學研究綜述14-19
  • 3. 目前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尚存在的問題19
  • 4. 本文離合詞的界定標準和原則19-21
  • (二) 本文研究思路與方法21
  • 二、離合詞的本體研究21-35
  • (一) 動賓式離合詞的結構類型21
  • (二) 動賓式離合詞的變化形式21-33
  • 1. 中間插入其它成分22-31
  • 2. 重疊動詞性語素31-32
  • 3. 語素位移,,形成倒裝32-33
  • (三) 動賓式離合詞的變化形式的語用含義33-35
  • 三、離合詞的應用研究35-58
  • (一) 外國留學生漢語離合詞調查問卷的報告及其分析35-43
  • 1. 漢語離合詞習得問卷調查的報告分析35-41
  • 2. 漢語離合詞習得測試問卷調查的報告分析41-43
  • (二) 偏誤的種類及其成因探討43-49
  • 1. 偏誤的種類43-47
  • 2. 偏誤成因的探討47-49
  • (三) 動賓式離合詞的教學策略探討49-58
  • 1. 教材編寫上49-50
  • 2. 教學原則上50-51
  • 3. 教學方法上51-58
  • 四、結語58-59
  • 參考文獻59-60
  • 附錄 160-61
  • 附錄 261-66
  • 附錄 366-69
  • 致謝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f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離合詞教學法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19期

2 李春玲;;離合詞研究綜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崔廣利;;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離合詞研究[J];語文學刊;2010年16期

4 林丹丹;;探討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之現狀與對策[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楊崢琳;;中級水平韓國學生習得漢語離合詞情況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劉迎霞;;動賓式動詞與對外漢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9年43期

7 王燕明;;對外漢語離合詞擴展形式的分級教學[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8 王瑞敏;留學生漢語離合詞使用偏誤的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S1期

9 楊泉;;基于HSK作文語料庫的留學生離合詞偏誤計算機自動糾錯系統初探[J];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02期

10 李燕洲;;越南留學生漢語離合詞偏誤成因初探[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史曉東;;漢英機器翻譯中離合詞的處理[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2002年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施光亨;對外漢語教學的由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2 張普;現代遠程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3 本報記者 王萍;對外漢語教學圖書出版縱覽[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4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6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7 張若瑩;更新與提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體系[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9 實習生 蘇瑞霞;“漢語熱”凸顯對外漢語人才緊缺[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李靜;對外漢語教學的喜與憂[N];中國文化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俊;現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周新玲;詞語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7 孟素;漢英成語對比及其跨文化對話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冉建凱;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傳播[D];蘭州大學;2012年

2 張妍;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曹少麗;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D];鄭州大學;2012年

4 趙曉瓊;顏色詞: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媒介[D];蘭州大學;2012年

5 許珊;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同義詞辨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汪美姣;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7 張f^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材中文化項目評估初探[D];南京大學;2012年

8 鄒津津;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文化調適的個案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9 張云;中國強交際語境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10 方乘騁;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委婉語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74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774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1d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