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吳語的兩個“在”義動詞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15:08
蒼南吳語并存多個來源不同的"在"義動詞,其中最常用的是"宿■"和"囥■",分別通過語義蘊含和語義泛化等不同的機制,從"住宿"和"藏物"義演變而來。共時層面上,它們的句法分布嚴格對立,前者攜帶高生命主語,后者攜帶低生命度主語。兩者均已語法化為介詞,前者在動詞前介引活動場所,后者在動詞后介引終點處所,但均表現(xiàn)出較弱的介詞性;"宿""囥"均可與遠指代詞組合,前者可用作進行體標記,后者為持續(xù)體標記。
【文章來源】:語言研究. 2020,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在”義動詞的句法限制和來源
(一)句法限制
(二)“宿”存在義的發(fā)展
(三)“囥”存在義的發(fā)展
三“在”義動詞的虛化
(一)介詞“宿”和“囥”的句法分工
(二)“宿”的語法化和弱介詞性
(三)“囥”的語法化和弱介詞性
四“處所介詞+遠指代詞”作為時體標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浙江蒼南靈江話聲調實驗[J]. 陶寰,朱子璇,姜淑珍. 方言. 2018(04)
[2]吳語“囥”的多功能模式和語法化[J]. 姜淑珍,池昌海. 中國語文. 2018(02)
[3]漢語方言中的若干逆語法化現(xiàn)象[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17(03)
[4]語法化理論與漢語方言語法研究[J]. 劉丹青. 方言. 2009(02)
[5]空間關系的類型學研究[J]. 崔希亮. 漢語學習. 2002(01)
[6]論決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J].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2)
[7]“語法化”研究綜觀[J]. 沈家煊.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4(04)
本文編號:3584988
【文章來源】:語言研究. 2020,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在”義動詞的句法限制和來源
(一)句法限制
(二)“宿”存在義的發(fā)展
(三)“囥”存在義的發(fā)展
三“在”義動詞的虛化
(一)介詞“宿”和“囥”的句法分工
(二)“宿”的語法化和弱介詞性
(三)“囥”的語法化和弱介詞性
四“處所介詞+遠指代詞”作為時體標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浙江蒼南靈江話聲調實驗[J]. 陶寰,朱子璇,姜淑珍. 方言. 2018(04)
[2]吳語“囥”的多功能模式和語法化[J]. 姜淑珍,池昌海. 中國語文. 2018(02)
[3]漢語方言中的若干逆語法化現(xiàn)象[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17(03)
[4]語法化理論與漢語方言語法研究[J]. 劉丹青. 方言. 2009(02)
[5]空間關系的類型學研究[J]. 崔希亮. 漢語學習. 2002(01)
[6]論決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J].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2)
[7]“語法化”研究綜觀[J]. 沈家煊.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4(04)
本文編號:35849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8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