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東巴文視覺符號淺析
發(fā)布時間:2017-04-23 01:09
本文關鍵詞:納西族東巴文視覺符號淺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東巴文字有一千多年歷史,屬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tài),作為原始的象形文字至今仍被使用,其本身承載著久遠的文化信息。東巴文字作為語言形式進行信息交流,經過漫長的歷史又形成特定的圖像符號系統(tǒng)傳達具有象征觀念意義的信息,具備語言和圖形的雙重符號特征。東巴視覺藝術符號作為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東巴圖騰符號、東巴舞譜、東巴圖畫象形文字、東巴繪畫等內容,由于其具有模糊性、有趣的形態(tài)和古樸的文化與審美內涵,非常迎合現(xiàn)代人在生活中對返樸歸真的追求,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和研究己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而東巴文其所特有的圖形特征為我們提供了將其作為視覺符號運用到現(xiàn)代圖形設計中的可能性。 本文從分析東巴文字的視覺藝術符號化特征入手,在符號學的基礎上尋求東巴文字與現(xiàn)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結合點。將東巴文字作為設計元素利用其符號化表現(xiàn)特征,尋求和創(chuàng)造具有個性化、風格化的視覺語言表現(xiàn)形式。
【關鍵詞】:東巴文字 視覺符號 審美文化 圖形元素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H25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11
- 1.1 本文研究的緣起及其意義7-8
- 1.2 研究現(xiàn)狀綜述8-10
- 1.2.1 國內研究情8-9
- 1.2.2 國外研究情況9-10
-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路徑10-11
- 第二章 納西族與東巴文概述11-14
- 2.1 納西族概述11-12
- 2.1.1 族稱族緣11
- 2.1.2 納西族的發(fā)展簡史11-12
- 2.2 納西東巴文概述12-14
- 第三章 風格鮮明的納西族東巴文14-18
- 3.1 視覺藝術符號的特性14-17
- 3.1.1 東巴文字視覺符號獨特的表現(xiàn)對象和表達方式15-16
- 3.1.2 東巴文字圖形符號具有的象形指物表現(xiàn)性和美感16-17
- 3.2 東巴文字的圖形元素分析17-18
- 第四章 納西族東巴文的文化探討18-22
- 4.1 蘊含厚重的文化氣息18-19
- 4.1.1 民族識別的符號18-19
- 4.1.2 宗教信仰的載體19
- 4.2 蘊含豐富的審美價值理念19-21
- 4.2.1 圖畫形式造型的審美趣味19-20
- 4.2.2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趣味性審美的需要20-21
- 4.3 蘊含豐富的社會功能價值21-22
- 第五章 納西族東巴文的傳承與發(fā)展應用22-27
- 5.1 東巴文的當代傳承現(xiàn)狀22-23
- 5.2 傳承與發(fā)展應用的思考23-27
- 5.2.1 規(guī)范產品視覺形象,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味23-24
- 5.2.2 加大商品開發(fā)力度,擴大東巴象形文字應用范圍24-26
- 5.2.3 探索東巴象形文字計算機輔助設計,使象形文字應用更為便捷26-27
- 結語27-29
- 參考文獻29-3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研究成果31-32
- 致謝32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祁曉旭;廣義文字視角下的徽標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2 鄭英;論東巴象形文字的審美及其應用價值[D];武漢紡織大學;2013年
3 郭佳麗;納西東巴文人體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納西族東巴文視覺符號淺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1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2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