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17:59
本文通過分析語料、問卷調(diào)查、師生訪談的方式,分析了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探討了出現(xiàn)偏誤的原因,并就教學和教材編寫提出了建議。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可以分為該用而未用、不該用而用和用了但用錯了三類,最后一類偏誤又可以分為形容詞重疊式自身的偏誤,包括重疊語素錯序、重疊形式內(nèi)部錯序、生造形容詞重疊式,以及形容詞重疊式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的偏誤,包括錯序、遺漏、誤加和誤代。其中,遺漏和誤代最為典型。留學生產(chǎn)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的原因主要是母語負遷移、目的語知識負遷移、學習策略和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受韓語影響,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形容詞重疊式時容易遺漏“的”。形容詞重疊式構(gòu)成規(guī)則的泛化,導致留學生生造了一些形容詞重疊式。留學生也會采取回避的學習策略,用其他說法來代替形容詞重疊式。教師在教學時對形容詞重疊式與相似語法點的區(qū)別不夠,教材對形容詞重疊式的編排不足,也易導致有關(guān)偏誤。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教學要加強使用條件的講解,要告知學生形容詞重疊是有一定條件的,要注意形容詞重疊式與基式、“程度副詞+形容詞”的區(qū)別以及語用方面的講解。教材編寫要補充有針對性的練習,豐富練習類型。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理由及意義
0.1.1 選題理由
0.1.2 選題意義
0.2 前人研究綜述
0.2.1 形容詞重疊式的本體研究
0.2.2 形容詞重疊式的習得研究
0.3 研究方法
0.4 語料來源
第一章 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類型分析
1.1 該用而未用
1.2 不該用而用
1.3 用了但用錯了
1.3.1 形容詞重疊式自身構(gòu)成的偏誤
1.3.1.1 重疊語素錯序
1.3.1.2 重疊形式內(nèi)部錯序
1.3.1.3 生造形容詞重疊式
1.3.2 形容詞重疊式與其他詞語搭配時產(chǎn)生的偏誤
1.3.2.1 錯序偏誤
1.3.2.2 遺漏偏誤
1.3.2.3 誤加偏誤
1.3.2.4 誤代偏誤
1.4 小結(jié)
第二章 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原因分析
2.1 形容詞重疊式的問卷調(diào)查
2.1.1 調(diào)查對象
2.1.2 調(diào)查內(nèi)容
2.2 偏誤原因分析
2.2.1 母語負遷移
2.2.2 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2.2.3 學習策略的影響
2.2.4 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2.2.4.1 教學因素的影響
2.2.4.2 教材因素的影響
2.3 小結(jié)
第三章 關(guān)于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教學的建議
3.1 加強使用條件的講解
3.1.1 重疊條件的講解
3.1.2 易混用語法點的對比講解
3.1.3 句法功能的講解
3.1.4 語用方面的講解
3.2 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3.2.1 形容詞重疊式練習設(shè)計的重要性
3.2.2 形容詞重疊式的幾種練習設(shè)計
3.3 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形容詞重疊式的語法意義[J]. 李勁榮,陸丙甫. 語言研究. 2016(04)
[2]形容詞AABB重疊式二語習得及偏誤研究[J]. 胡叢歡,駱健飛. 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3]形容詞AABB重疊式的習得研究[J]. 吳繼峰. 漢語學習. 2013(03)
[4]蒙古國學生漢語學習中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研究[J]. 陳金香,奧特根其木格.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11)
[5]對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重疊表輕微程度的重新審視[J]. 陳光.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8(01)
[6]對外漢語教學中相近表達式的用法研究——以形容詞AABB重疊式和“很+形容詞”為例[J]. 汝淑媛.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7]形容詞重疊式的量性特征[J]. 李勁榮. 學術(shù)交流. 2006(01)
[8]對漢語教材練習設(shè)計的考察與思考[J]. 周健,唐玲.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4(04)
[9]形容詞AAAA式重疊表達及其成因[J]. 戚曉杰. 修辭學習. 2004(04)
[10]雙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可重疊為AABB式的理據(jù)[J]. 李勁榮.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2)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習者學習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分析[D]. 福天賜.天津師范大學 2016
[2]歐美留學生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習得情況考察[D]. 程仁慧.上海師范大學 2016
[3]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留學生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習得研究[D]. 王家明.魯東大學 2015
[4]對外漢語形容詞重疊AABB式的教學研究[D]. 曹青.蘇州大學 2015
[5]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何廳.廣西大學 2014
[6]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對泰漢語教學研究[D]. 田笑.湖南師范大學 2014
[7]韓國留學生漢語動詞和形容詞重疊偏誤分析[D]. 方小慶.安徽大學 2014
[8]漢韓形容詞生動形式對比研究[D]. 南香林.延邊大學 2013
[9]《發(fā)展?jié)h語》中級教材形容詞重疊式的教學研究[D]. 程智聰.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3
[10]日本留學生習得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研究[D]. 李旸.湖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76841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理由及意義
0.1.1 選題理由
0.1.2 選題意義
0.2 前人研究綜述
0.2.1 形容詞重疊式的本體研究
0.2.2 形容詞重疊式的習得研究
0.3 研究方法
0.4 語料來源
第一章 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類型分析
1.1 該用而未用
1.2 不該用而用
1.3 用了但用錯了
1.3.1 形容詞重疊式自身構(gòu)成的偏誤
1.3.1.1 重疊語素錯序
1.3.1.2 重疊形式內(nèi)部錯序
1.3.1.3 生造形容詞重疊式
1.3.2 形容詞重疊式與其他詞語搭配時產(chǎn)生的偏誤
1.3.2.1 錯序偏誤
1.3.2.2 遺漏偏誤
1.3.2.3 誤加偏誤
1.3.2.4 誤代偏誤
1.4 小結(jié)
第二章 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偏誤原因分析
2.1 形容詞重疊式的問卷調(diào)查
2.1.1 調(diào)查對象
2.1.2 調(diào)查內(nèi)容
2.2 偏誤原因分析
2.2.1 母語負遷移
2.2.2 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2.2.3 學習策略的影響
2.2.4 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2.2.4.1 教學因素的影響
2.2.4.2 教材因素的影響
2.3 小結(jié)
第三章 關(guān)于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式教學的建議
3.1 加強使用條件的講解
3.1.1 重疊條件的講解
3.1.2 易混用語法點的對比講解
3.1.3 句法功能的講解
3.1.4 語用方面的講解
3.2 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3.2.1 形容詞重疊式練習設(shè)計的重要性
3.2.2 形容詞重疊式的幾種練習設(shè)計
3.3 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形容詞重疊式的語法意義[J]. 李勁榮,陸丙甫. 語言研究. 2016(04)
[2]形容詞AABB重疊式二語習得及偏誤研究[J]. 胡叢歡,駱健飛. 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3]形容詞AABB重疊式的習得研究[J]. 吳繼峰. 漢語學習. 2013(03)
[4]蒙古國學生漢語學習中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研究[J]. 陳金香,奧特根其木格.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11)
[5]對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重疊表輕微程度的重新審視[J]. 陳光.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8(01)
[6]對外漢語教學中相近表達式的用法研究——以形容詞AABB重疊式和“很+形容詞”為例[J]. 汝淑媛.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7]形容詞重疊式的量性特征[J]. 李勁榮. 學術(shù)交流. 2006(01)
[8]對漢語教材練習設(shè)計的考察與思考[J]. 周健,唐玲.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4(04)
[9]形容詞AAAA式重疊表達及其成因[J]. 戚曉杰. 修辭學習. 2004(04)
[10]雙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可重疊為AABB式的理據(jù)[J]. 李勁榮.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2)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習者學習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分析[D]. 福天賜.天津師范大學 2016
[2]歐美留學生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習得情況考察[D]. 程仁慧.上海師范大學 2016
[3]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留學生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習得研究[D]. 王家明.魯東大學 2015
[4]對外漢語形容詞重疊AABB式的教學研究[D]. 曹青.蘇州大學 2015
[5]留學生形容詞重疊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何廳.廣西大學 2014
[6]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對泰漢語教學研究[D]. 田笑.湖南師范大學 2014
[7]韓國留學生漢語動詞和形容詞重疊偏誤分析[D]. 方小慶.安徽大學 2014
[8]漢韓形容詞生動形式對比研究[D]. 南香林.延邊大學 2013
[9]《發(fā)展?jié)h語》中級教材形容詞重疊式的教學研究[D]. 程智聰.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3
[10]日本留學生習得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偏誤研究[D]. 李旸.湖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768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0768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