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從義素分析看《老子》哲學“道”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23:08
【摘要】:《老子》一文以"道"為中心建立起其哲學體系,分布在三十五章里的七十一個"道"符號形式相同,意義卻并非完全相同。筆者采用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的義素分析法對這些"道"進行義素分析,以找出它們的語義特征,歸納它們的義位,最終說明《老子》一文是一個以"道"為詞位的以本原之道、規(guī)律之道、境界之道為義位的多義聚合系統(tǒng)。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屏方;杜家利;;漢英動物詞位派生義項的系統(tǒng)對比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盧亞明;老子與海德格爾思想比較[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羅先漢;關(guān)于廣義信息論的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4 余衛(wèi)國;論中西形而上學本體論及其特征[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5 羅堯;莊子論命與生死[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袁濟喜;神會與妙悟──中國古代文論中的鑒賞心理學范疇[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7 周喬建;靜照與飛動——論宗白華的藝術(shù)哲學[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陳宇涵,任匯江;現(xiàn)代漢語雙音復合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模式[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張鑫;張永偉;;老子德育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J];滄桑;2007年01期

10 韓琳;劉康樂;;《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剛;道治主義政治文化及實踐[D];西北大學;2001年

2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jīng)學詮釋及天的哲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3 林殷;命門學說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解海江;漢語編碼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6 蔣艷萍;清虛與奇幻的交匯[D];暨南大學;2004年

7 林源;《說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艷紅;《漢書》單音節(jié)形容詞同義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葉貴良;敦煌道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耿波;自由之遠與藝術(shù)世界的價值根源——徐復觀藝術(shù)思想的擴展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海江;漢語方言義位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晚成;曹植思想與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3 蔣斌;《論語》與《道德經(jīng)》的美學精神之比較[D];揚州大學;2001年

4 林泰顯;《老子》政治觀與社會倫理觀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孫圣河;莊子對原始巫教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陳偉;論例證功能的對等[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7 劉銀昌;《焦氏易林》四言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新春;睡覺類動詞的歷史演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9 王正海;魏晉自然觀與山水詩歌[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10 丁梅;論阮籍價值觀對其美學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益兵;;源于《老子》的成語[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嚴寶剛;;北京話介詞“奔”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3 周洋;;義素分析法評述[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4 岳園;;構(gòu)建義素類型系統(tǒng)的理論意義及應用價值[J];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李世勝;;歇后語與圖形語義表述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駐內(nèi)蒙古記者 阿勒得爾圖;大文化視野下的中國蒙古學研究[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 許蘇民;漢語不如德語富于思辨性嗎[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廖揚敏;《老子》專書反義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柳婷;《老子》反義詞及同義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任鳳琴;《老子》反義詞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蘆亞楠;語言和諧理論視角下的《老子》修辭研究[D];渤海大學;2012年

4 陳潔;《老子》虛詞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獻琦;《荀子》反義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龍丹萍;郭店楚簡《老子》詞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玉春;蒙古語復合性質(zhì)形容詞結(jié)構(gòu)語義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8 謝俊濤;《老子》句型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9 郭穎;<孟子>動詞詞義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勇兵;《訂訛類編 續(xù)補》所涉語言文字若干條目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541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7541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ea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