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漢語排除式范疇化現象的認知與修辭動因
[Abstract]:There is a popular "not all X is Y" forma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categorization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alls it exclusionary categorization format. This kind of format contains four types.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exclusionary categorization of these four type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uniqu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mode and the realistic basis of its emergence. It reveals the functional evolution and motivation of this kind of categorization phenomenon.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分類號】:H15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2 邢福義;;語言學科發(fā)展三互補[J];漢語學報;2005年02期
3 陸儉明;詞語句法、語義的多功能性:對“構式語法”理論的解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4 沈家煊;;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J];中國語文;2002年05期
5 施其生;論“有”字句[J];語言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國珍;仿擬行為的認知功能及認知策略[J];修辭學習;2005年05期
2 韓艷;;會話中的隱喻性語言(英文)[J];語文學刊;2006年S1期
3 謝之君;;西方思想家對隱喻認知功能的思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蘇健;;“饣”部的來源和認知功能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5 曾臻;;淺談隱喻的雙重功能[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02期
6 孫寰;;術語的啟智功能[J];中國科技術語;2009年04期
7 潘婧;張思銳;;語篇幽默中的隱喻闡釋[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11期
8 王登云;;從模因論看隱喻的認知機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聶焱;;比喻的認知功能[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向志敏;;川方言歇后語的隱喻認知闡釋[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勇;;論語言類型學研究中的解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谷化琳;;同類比較的字面話語與隱喻話語[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 李淑清;隱喻的修辭和認知功能分析[N];山西黨校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羅思明;英漢動結式的認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梁魯晉;語篇中回指的功能[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月華;試構領屬小句的認知功能模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高霞;英漢概念隱喻的對比研究[D];遼寧大學;2006年
3 任婷;轉喻的認知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王化雪;時空隱喻的認知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6年
5 李艷;現代漢語名量詞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林春靜;隱喻及其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許謙;廣告中通感隱喻的認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周偉;隱喻在詩歌建構和解讀中的認知功能[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9 李剛;從認知角度研究英漢語中的身體隱喻[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范娜;方位小句的認知功能模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05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0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