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漢、維語個體量詞“個”和danε的認知語義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8-12-21 21:27
【摘要】:"個"是漢語中使用范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通用性個體量詞,它經(jīng)歷了從計量具體向計量抽象的認知過程。danε是維吾爾語中使用范圍較廣的個體量詞,它展現(xiàn)了人們的認知總是由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見的事物,向不熟悉的與日常生活距離較遠的事物映射的規(guī)律。
[Abstract]:"G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frequently used individual quantifier in Chinese. It has gone through a cognitive process from metrology to metrological abstraction. Dan 蔚 is a widely used individual quantifier in Uygur. It shows the law that people's cognition is always from the most familiar things in daily life to the unfamiliar things which are far away from the daily life.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維吾爾語言文學學院;
【基金】:西北民族大學中青年科研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BMU-2010-AD-31)
【分類號】:H136;H2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小明;;形體單位·類別詞·個體量詞——漢語個體量詞性質的再認識[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樊中元;現(xiàn)代漢語一名多量現(xiàn)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向華;漢語中“個”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凌云;兒童語言中的量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3 李艷惠,石毓智;漢語量詞系統(tǒng)的建立與復數(shù)標記“們”的發(fā)展[J];當代語言學;2000年01期

4 石定栩;Chomsky句法理論的最新動向[J];當代語言學;2003年01期

5 張誼生;從量詞到助詞——量詞“個”語法化過程的個案分析[J];當代語言學;2003年03期

6 徐烈炯,沈陽;題元理論與漢語配價問題[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7 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8 魏德勝;《敦煌漢簡》中的量詞[J];古漢語研究;2000年02期

9 陳玉冬;隋唐五代量詞的語義特征[J];古漢語研究;1998年02期

10 周薦之;量詞問題拾零[J];漢語學習;198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君;;自然語言元語言理論對英語教學的指導意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陳丹;蘇檔;;淺論范疇化及其認知模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鄭開春;劉正光;;體驗構式語法:認知語言學的形式化模型[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冷慧;董廣才;李亞男;;認知語篇分析的文化語言學視角[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廖婷婷;;對外漢語量詞教學初探[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陳正金;;從認知角度看隱喻與中學英語教學[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01期

7 徐福坤;;“李宇春代言事件”的語言學解讀[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年08期

8 陳艷;;從認知角度分析漢語中“!钡碾[喻[J];文教資料;2010年03期

9 陳勁松;;試論語言的“相似性”及其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J];作家;2010年04期

10 宋敏;么會玉;;廣告中語言文字的認知研究[J];作家;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軍;;認知能力與語法[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2 董志翹;趙家棟;;敦煌文獻中并不存在量詞“笙”[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田英;;淺談認知語言學翻譯觀與翻譯能力培養(yǎng)[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1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鄭新夷;;國外嬰兒動詞習得的研究范式[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5 李文;李淼;張建;陳雷;雪艷;;一種帶權值參數(shù)的非監(jiān)督式形態(tài)切分方法[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買爾旦·吾守爾;維尼拉·木沙江;;電子詞典軟件系統(tǒng)中對維、哈、柯文進行自動判別的技術研究[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姜文斌;吳金星;長青;趙理莉;劉群;那順烏日圖;;蒙古語詞法分析的生成式統(tǒng)計建模[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吾買爾江·庫爾班;阿里甫·庫爾班;;維吾爾語框架語義知識庫語義角色描述體系研究[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阿里甫·庫爾班;吾買爾江·庫爾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蘇力;;維吾爾語框架語義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庫結構的設計[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努爾艾力·喀迪爾;彭良瑞;;基于SRILM的阿拉伯和維吾爾文語言模型建立方法[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姜帆;宣講愛國主義 促進民族團結[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韓立群 胡仁巴;用雙語抒發(fā)愛國之情[N];人民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姜帆;宣講愛國主義 促進民族團結[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韓立群 胡仁巴;用雙語抒發(fā)愛國之情[N];人民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汪俞佳;讓語言架起民族團結的橋梁[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6 記者 王書林 通訊員 趙劍琪;伽師:“雙語”學習助力提升審判質量[N];人民法院報;2011年

7 通訊員 王兆龍 田甜;農(nóng)三師大力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致富帶頭人[N];兵團日報(漢);2011年

8 記者 李平;新疆特警開展暖心活動[N];人民公安報;2011年

9 記者井波、實習生郁萌;維吾爾語水平考試系統(tǒng)進入研發(fā)階段[N];新疆日報(漢);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柳文華;我州開播全疆首家地州級維吾爾語行風熱線[N];巴音郭楞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匡芳濤;英語專業(yè)詞匯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王明樹;“主觀化對等”對原語文本理解和翻譯的制約[D];西南大學;2010年

3 夏日光;省略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與翻譯教學[D];西南大學;2010年

4 海銀花;面向信息處理的蒙古語名詞語義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5 凱麗比努·阿不都熱合曼;從回鶻文文獻語言動詞語態(tài)論回鶻人行為態(tài)度的倫理化[D];復旦大學;2010年

6 帕提古力·麥麥提;基于向心理論的維吾爾語語篇回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7 金菊花;朝鮮后期漢譯諺語集《耳談續(xù)纂》語言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8 尼加提·蘇皮;維吾爾語伊犁土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9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吳莉;轉喻與話語的符號—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嬌;范疇化理論視角下漢英詞匯范疇翻譯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紅;中日兩語“左、右”多義性的認知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3 暴學奇;基于認知語言學之漢英類義聯(lián)想詞典理論研究與設計[D];燕山大學;2010年

4 李雪;對個體量詞「P 」、「~つ」和“個”的認知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5 尹國嘉;從心理認知角度探究大學階段二語詞匯隱喻式教學法[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6 李楠;2008中國奧運會記者訪談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楠楠;等級幽默中的概念轉喻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孫義山;圓狀量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林一佳;現(xiàn)代漢語“V都V了”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娜;"一X一Y"結構構成與意義的認知解析[D];燕山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3894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894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3c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