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文化資本運作觀
[Abstract]:Liang Qichao operates cultural capital with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His translation motive is to bring into play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cultural capital, to absorb advanced foreign culture, to enlighten people's thoughts and to reform society. The text choice advocated by Liang Qichao belongs to the text cho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ype"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people and reform the political system. He advocates translating western books in a flexible way, in order to make the readers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m easily, and to express "political opinions" by translation. At the same time, 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talents,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lation stores and set up translation stores to provide talent guarantee for the oper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
【基金】:廣東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08K-07)
【分類號】:H05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愛山,徐國利;簡論清末民初新史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王娟;翻譯研究中的歷時描寫[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郭昭昭;;抗戰(zhàn)期間國民參政會中女參政員群體的考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馬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試論《時務報》內訌[J];安徽史學;2006年01期
5 方維保;江山依舊,才人輩出──張恨水、金庸比較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項念東;梁啟超的“詩史”觀——《飲冰室詩話》的若干詩學思想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楊濤;;析梁啟超的虛金本位制貨幣理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王美秀;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女子教育的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南治國;但開風氣敢為先——基督教與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于沛;對近代大國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論叢;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鄭匡民;;甲午前后中日官紳之間的認知與交往[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俞祖華;趙慧峰;;民族主義: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統(tǒng)與類型區(qū)隔[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曉原;文化生態(tài)演化與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流變[D];蘇州大學;2001年
2 于語和;中國禮治與西方法治之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趙明;近代中國的自然權利觀[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韓子滿;文學翻譯中的雜合現象[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6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D];四川大學;2002年
7 錢永生;論墨子思想結構的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8 岳龍;現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孫承希;醒獅派的國家主義思想之演變[D];復旦大學;2003年
10 王芳恒;馮友蘭社會文化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彭樹欣;論梁啟超對文獻傳播的貢獻[D];蘇州大學;2001年
3 費秋香;論清末新政時期的地方官制改革(1901—1911)[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馬金華;論康有為的科學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鄧紹根;《萬國公報》傳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6 王海濤;從劉熙載到王國維——兼論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近代轉型[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7 于霞;戰(zhàn)國名實之辯的文化解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崔躍峰;西學東漸與中國高等教育中近代學科的設立[D];河南大學;2002年
9 何杰民;論納蘭性德詞[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鄭國;民國前期迷信問題研究(1912~1928)[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在輝;;早期受控之魯迅的翻譯選擇[J];外語學刊;2011年03期
2 陳秀;聶曉霞;;翻譯與權力——以布迪厄語言觀為視角[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姚振軍;;“典籍”“機譯”初探[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米贏 吉洛打則;守衛(wèi)和承繼彝族母語文化與文明[N];涼山日報(漢);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傅敬民;文化資本視閾下的《圣經》漢譯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章茜;教學中文化資本的傳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唐麗;從中國社會大文化語境視角研究翻譯選擇的目的[D];重慶大學;2004年
3 畢燕燕;從2001-2006外文圖書在中國的翻譯出版現狀看本土文化對翻譯選擇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范曄;譯者主體性與翻譯選擇[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5 尹平芬;翻譯家董樂山先生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溫弘;從布迪厄社會學角度看梁啟超的翻譯思想和實踐[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牟百冶;詩歌翻譯中譯者的角色[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吳春廣;譯者主體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魏國珍;從操縱論視角管窺徐志摩詩歌翻譯[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90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29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