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方言的語音詞匯研究
[Abstract]:Haiya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central Shandong Peninsula, Jiaodong Peninsula south. Haiyang dial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Jiaoliao dialect.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es on Jiao-liao Mandarin, but most of them are concentrated in Yantai and Weihai.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n a piece of Haiyang dialect are very few, but in some studies on Jiaodong dialect, som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iyang dialect are involved. So far there are no systematic works on the pronunciation of Haiyang diale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Haiyang dialect, and to describe Haiyang dialect in detail from two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y. In the phonetic aspect, this paper first sorted out the monologue system. There are 25 initials, 37 vowels and 3 tones in Haiyang dialect. Second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honetic change in Haiyang dialect, including tone change, soft tone, Pediaturization and suffix phonetic change. Thirdly, the phonetic evolution of Haiyang dialect i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Haiyang dialect with Beijing dialect and Chinese ancient pronunciation. Through synchronic comparison, we can find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Haiyang dialect and Beijing dialect, through historical comparison, we can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t Haiyang dialect and middle ancient sound, and clarify the historical source vocabulary of present consonant, vowel and tone. Based on the Chinese dialect words Survey Table, 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the commonly used words in Haiyang dialect and tries to reflect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Haiyang dialect from the lexical point of view.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Peer-Hua in Haiyang dialect in detail. The phenomenon of Petro-Hua is widely used in the spoken language of Haiyang dialect. This part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cation and role of the Pediatric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phonetic vocabulary in Haiyang dialect by using descriptive and contrastive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y of Haiyang dialect, on the one hand, it can make up the gaps in the phonetic vocabulary of Haiyang dialect at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also provide rich and detailed phonetic materials for the later study of Jiaoliao Mandarin dialect.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7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言》一九七九年創(chuàng)刊以來總目錄[J];方言;1985年03期
2 陳立中;;評陳山青《汨羅長樂方言研究》[J];云夢學刊;2008年02期
3 藤原與一;華學誠;;方言學的未來[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4 彭志雄;;一套獨具創(chuàng)新意義的方言研究叢書[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5 蒲向明;;隴南北部方言稱謂詞考釋舉隅[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普馳達嶺;;《彝語方言研究》出版[J];民族語文;2011年03期
7 高同英;;山東沂南方言中“麥”字的讀音考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7期
8 楊增適;;《維西漢語方言詞典》讀后[J];辭書研究;2008年03期
9 田志軍;;16世紀的興寧客家方言[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劉村漢;;廣西方言研究專欄[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紹麒;張文峰;姜嵐;侯仁魁;;CADI系統(tǒng)的建設與膠東方言電子語音語料庫的研制[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2 邱尚仁;邱笑宸;;江西概況與江西方言及方言文化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嘉星;;西洋傳教士閩南方言研究述略[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4 舒新宇;;屈原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溆浦方言[A];中國楚辭學(第十三輯)——2007年中國溆浦屈原及楚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瀅;曹文;;大連方言單字調(diào)實驗研究[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李春曉;;《說文解字六書疏證》所引方俗考[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7 徐睿淵;李愛軍;方強;王霞;;方言語音語料庫建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以廈門方言為例[A];第八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張紹麒;姜嵐;張文峰;侯仁魁;;膠東半島方言電子語音語料庫的研制與方言電子語音詞典編纂[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蘇金智;;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diào)查中的雙語雙方言問題[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10 張嘉星;;西方傳教士與閩南方言辭書[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巷扉 通訊員 范正民;全國重點非遺專著《慶元方言研究》面市[N];麗水日報;2010年
2 記者 姜小玲;方言寫作,錦上添花還是多此一舉[N];解放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王錦華;大同方言研究的三駕馬車[N];大同日報;2011年
4 周政;方言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活化石[N];安康日報;2007年
5 記者 李靜;“第四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N];安康日報;2007年
6 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 邵慧君邋甘于恩;多元化的嶺南方言值得珍惜與保留[N];南方日報;2007年
7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 邵則遂;淺談?chuàng)P雄方言研究后繼乏人的原因[N];光明日報;2007年
8 李竹深;閩南方言用字之我見[N];閩南日報;2008年
9 董玉梅;朱建頌:追尋武漢方言之根[N];長江日報;2005年
10 記者 梁婷;搶救深圳方言追尋文化之根[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詠梅;浙江溫嶺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2 肖萍;江西吳城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柳春;甘肅臨夏方言回腔語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杜鳳梅;古齊魯語聲母系統(tǒng)構擬[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杜曉萍;十九世紀外國傳教士所撰福建閩南方言文獻語音和詞匯系統(tǒng)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田阡子;東亞語言復合元音的類型及淵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郭建華;山西方言“子”綴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8 [k淑娟;古o"姙三P心理R諍^概念X4奮_Y系}q及其kw史演媻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9 趙紅梅;漢語方言詞匯語義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宮欽第;膠東方言的歷史演變[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逯全秀;莒南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張子華;河曲方言詞綴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孫夫榮;山東莒縣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呂昭君;山西交城方言代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高倩;河北南皮方言語音調(diào)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王玉霞;海陽方言的語音詞匯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虹;商河方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高秋娟;山東嘉祥方言詞綴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顏峰;郯城(重坊)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10 曹曉燕;論張店方言的幾個語音特點[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09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20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