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角下的中醫(yī)學翻譯研究
本文選題:翻譯 + 文化。 參考:《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中醫(y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門傳統(tǒng)科技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喜憂參半的現(xiàn)狀。眾多學者認為,中醫(yī)藥學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必將成為未來醫(yī)學的主宰力量。隨著各國之間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增加,中醫(yī)藥的神奇臨床療效和獨特的理論體系已越來越引起國際上的重視,因而了解中醫(yī)藥學,普及中醫(yī)藥學,讓世界了解和認知中醫(yī)藥學的魅力所在,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準確地將中醫(yī)藥學的理論、實踐與科研成果介紹到國外,使國外學者能正確理解,促進國際學術(shù)交流,中醫(yī)藥術(shù)語的英譯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找骊P(guān)注的話題。 中醫(yī)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翻譯的好壞與對文化內(nèi)在含義的處理是否得當有莫大的關(guān)系。從文化角度研究中醫(yī)翻譯,如中草藥名稱,針灸學術(shù)語,中醫(yī)藥經(jīng)典著作名稱等術(shù)語和句子英譯,對中醫(yī)藥術(shù)語翻譯進行探討性的分析和歸納;同時分析一些常見的誤譯例子,找出這些翻譯問題的根源,以便更好地推廣和傳播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化;促使中醫(yī)藥術(shù)語英譯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更好地幫助學習中醫(yī)的外國學者深入地了解中醫(yī),使這一文化奇葩最終與世界醫(yī)學接軌。
[Abstract]:As a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mixed status.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will become the dominant force of medicine in the future. With the increas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the magic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o they understand Chinese medicine and popularize it. Let the world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our bounden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accurately introduce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CM to foreign countries, so that foreign scholars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erms into English has become a topic of increasing concern. Chinese medicine embodi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per handling of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a cultural point of view, such as the nam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terminolog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name of classical wor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and make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nalyzes some common examples of mistranslation. To find out the root causes of these translation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and disseminat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s into English; and to help foreign scholars who study Chinese medicine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medicine in depth. Make this cultural exotic flower finally with the world medicine.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平;翻譯研究資源概述[J];中國翻譯;2001年03期
2 王克非;論翻譯工具書的研編[J];中國翻譯;2003年04期
3 王俊菊,曹春春;教學翻譯與英語教學——一個長期被人忽視的問題[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錢多秀;翻譯的語用學研究與翻譯中的道德——評介三本翻譯學書籍[J];中國翻譯;2003年02期
5 蔣驍華;解構(gòu)主義翻譯觀探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04期
6 方蓓蓓;翻譯的標準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yīng)用[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7 李艷,林家修;《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翻譯能力要求級差標準的管見[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5期
8 張健!公共課部;英語習語的可譯性(英文)[J];黃石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9 王俊義;漢語成語可譯性初探[J];蘇州城市建設(shè)環(huán)境保護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陸秀華,高鳳英;談?wù)劮g的方法[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Alexis Nuselovici;;全球化環(huán)境下翻譯的倫理與政治功能(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孟晉;;我對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相結(jié)合的一些認識和體會[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陳建軍;;從人工翻譯到協(xié)同翻譯[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韋忠和;;網(wǎng)絡(luò)和翻譯社區(qū)的建設(shè)[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譯?——翻譯速度,翻譯人才職業(yè)化面臨的新問題[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陳中強;;提高查詞和判別效率 提高翻譯速度和質(zhì)量[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Joe Zhai;;乘風破浪正當時 本土翻譯公司生存和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甘柳青;;翻譯的研究[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9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董敏;;翻譯管理人才[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杝善PI;;香港地S@翻媜概l羀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忠廉 焦鵬帥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翻譯科學研究所;四川大學外語學院;建構(gòu)翻譯地理學新學科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國際譯聯(lián)副主席 中國翻譯協(xié)會副會長 黃友義;翻譯是橋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報;2009年
3 記者 朱俠;高度重視翻譯提高外宣能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文敏;做一個優(yōu)秀的翻譯很難也很有趣[N];浙江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李舫 任姍姍 博主 李輝 (傳記作家 《楊憲益與戴乃迭》作者);他幾乎“翻譯了整個中國”[N];人民日報;2009年
6 黃美茹;翻譯市場每年以100億元左右的速度增長[N];就業(yè)時報;2009年
7 記者 蔣國華;300部譯著亮相全省翻譯作品展[N];黑龍江日報;2009年
8 記者 周波;我市設(shè)立翻譯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報;2010年
9 記者 巴桑次仁;全區(qū)第二屆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N];西藏日報;2010年
10 哈爾濱理工大學 楊曉靜;歌曲翻譯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馥玲;晚清科學譯著《重學》的翻譯與傳播[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淑敏;翻譯的歷史觀—《獨立宣言》中譯本的歷時共時比較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gòu)[D];南開大學;2010年
4 屈平;翻譯還原:海德格爾現(xiàn)象學下的翻譯理論[D];河南大學;2010年
5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劉衛(wèi)東;翻譯倫理重構(gòu)之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張曉雪;論翻譯中的說服因素:理論溯源與實例分析[D];復(fù)旦大學;2010年
8 鄭燕平;論全球背景下語篇翻譯的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王璐;忠實與叛逆:葛浩文文學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娟;論文學形式在翻譯中的陌生化[D];南京大學;2011年
2 夏維紅;翻譯他者,,構(gòu)建自我[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3 劉峰;小說對話的翻譯——從主觀化對等的角度對《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三個中文譯本的個案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4 趙明;翻譯、投影以及譯者的徒勞[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5 岳文靜;從譯者倫理角度研究林紓的翻譯[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邵艷玲;對龐德翻譯李白詩的解構(gòu)剖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文靜;從小說《在路上》的翻譯看改寫理論的解釋力[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8 賴偉玲;翻譯背后的操控[D];中山大學;2010年
9 劉敏;從語用學的角度看金融類新聞英語標題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吳梅花;漢英旅游公示文本翻譯中的文化因子移植[D];揚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69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86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