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抽象名詞及其與名詞的搭配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21:01
現代漢語抽象名詞是一個比較有特點的名詞次類,近年來,學者們對其研究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對抽象名詞界定的標準,并據此統(tǒng)計出了張壽康、林杏光的《現代漢語實詞搭配詞典》(1992)中的全部抽象名詞,對其進行了窮盡性的考察。在研究過程中,筆者依據三個平面的語法理論及名詞的配價理論,運用統(tǒng)計分析、變換分析、對比分析、義素分析等方法,研究抽象名詞的特點及其與名詞的搭配,清晰地呈現出了抽象名詞的句法語義特征。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引言。介紹現代漢語抽象名詞的研究概況、研究價值、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現代漢語抽象名詞概述。首先,從意義、形態(tài)、功能、認知四個角度對名詞進行界定,其中,從功能角度對名詞界定是主流觀點。論述名詞主要的語義特征:空間性和指稱性。從義素的角度對名詞進行語義分類,將名詞分為[+實體]義素的名詞和[實體]義素的名詞兩類,[+實體]義素的名詞分為[+生命]名詞和[生命]名詞,[實體]義素的名詞劃分為三個大類:[+抽象]名詞、[+時間]名詞和[+空間]名詞,各類又分成幾個次類,為討論抽象名詞與名詞的語義搭配做鋪墊。 其次從語義、句法、認知角度對抽象名詞進行界定,主要依據抽象名詞句法功能(受什么量詞修飾),并參考其意義。對《現代漢語實詞搭配詞典》中的抽象名詞進行窮盡性的考察,統(tǒng)計出546個抽象名詞。在先賢研究的基礎上,對統(tǒng)計出的抽象名詞進行了新的語義分類,分別為:知識領域類、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見解論點類、方針策略標準類、作用效果類、屬性類及其他,并詳細論述了各語義次類的句法語義特點。 第三章抽象名詞和名詞的語義搭配。詳盡論述抽象名詞各個語義次類與名詞的語義次類的搭配狀貌。 第四章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的語義關系、規(guī)則及認知解釋。分析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的語義關系:領屬范疇和屬性范疇。領屬范疇主要包括知識領屬、情感領屬、見解領屬、方法領屬、作用效果領屬、屬性領屬、時處領屬七小類;屬性范疇主要包括類屬屬性、相關屬性、來源屬性、比喻屬性。從生命度、指稱、配價等角度指出了“名1+(的)+名2”結構對抽象名詞和名詞的制約。最后從范疇的等級性、認知參照點模型、非典型的路徑意象圖式、認知的隱喻性這四個角度深入地解釋了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從表層的語義層面上升到認知層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組合關系。 現代漢語抽象名詞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學界對抽象名詞的研究不全面,也不成系統(tǒng)。本文主要對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做了初步的探討,進一步研究還需日后不斷地深入挖掘,拓展領域。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
本文編號:1868460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現代漢語抽象名詞研究現狀
二、抽象名詞的研究價值
(一)有助于名詞系統(tǒng)的研究
(二)有助于抽象名詞全面的研究
(三)對對外漢語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三、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現代漢語抽象名詞概述
一、名詞概述
(一)名詞的定義
(二)名詞的語義特征和語義分類
二、抽象名詞的定義
(一)從語義方面定義
(二)從語法功能方面定義
(三)從認知的角度定義抽象名詞
三、抽象名詞的語義特征和語義分類
(一)抽象名詞的語義特征
(二)抽象名詞的語義分類
第三章 抽象名詞和名詞的語義搭配
一、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的和名詞搭配
(一)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人類名詞內部各次類的句法搭配
(二)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動物、植物、微生物名詞的搭配
(三)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生命]義素名詞的搭配
(四)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抽象]義素名詞的搭配
(五)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時間名詞的搭配
(六)知識領域類抽象名詞和空間名詞的搭配
二、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一)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人類名詞內部各次類的搭配
(二)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動物、植物、微生物名詞以及[+實體][-生命]名詞的搭配
(三)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抽象]名詞的搭配
(四)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時間名詞的搭配
(五)情感態(tài)度感受類抽象名詞和空間名詞的搭配
三、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一)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人類名詞內部各次類的搭配
(二)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動物、植物、微生物名詞以及[+實體][-生命]義素名詞的搭配
(三)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抽象]義素名詞的搭配
(四)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時間名詞的搭配
(五)見解論點類抽象名詞和空間名詞的搭配
四、方針政策標準類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一)方針策略標準類抽象名詞和人類名詞內部各次類的搭配
(二)方針政策標準類抽象名詞和動物、植物、微生物名詞以及含[+實體][-生命]名詞的搭配
(三)方針政策標準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抽象]義素名詞的搭配
(四)方針政策標準類抽象名詞和時間名詞的搭配
(五)方針政策標準類抽象名詞和空間名詞的搭配
五、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一)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人類名詞內部各次類的搭配
(二)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動物、植物、微生物名詞的搭配
(三)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生命]義素名詞的搭配
(四)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含[-實體][+抽象]義素名詞的搭配
(五)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時間名詞的搭配
(六)作用效果類抽象名詞和空間名詞的搭配
六、屬性類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一)表模糊屬性的三個次類與名詞的搭配
(二)表可量屬性的抽象名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四章 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的語義關系、規(guī)則及認知解釋
一、抽象名詞和名詞的語義關系
(一)領屬范疇
(二)屬性范疇
二、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形成的偏正結構對名1和名2的制約
(一)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形成的表領屬關系的偏正結構對名1和名2 的制約
(二)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形成的表屬性關系的偏正結構對名1和名2的制約
三、抽象名詞和名詞搭配的認知屬性
(一)范疇的等級性
(二)認知參照點模型
(三)非典型的路徑意象圖式
(四)認知的隱喻性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紅;;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的不對稱現象[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李子云;詞語搭配的制約因素[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3 劉文欣;“程度詞+名詞”結構中名詞語義特征初探[J];北方論叢;2004年03期
4 劉永耕;試論名詞性定語的指稱特點和分類——兼及同位短語的指稱問題[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5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6 王希杰;名詞的意義[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林杏光;詞語搭配的性質與研究[J];漢語學習;1990年01期
8 常敬宇;語義在詞語搭配中的作用—一兼談詞語搭配中的語義關系[J];漢語學習;1990年06期
9 張國憲;有關漢語配價的幾個理論問題[J];漢語學習;1994年04期
10 符淮青;詞義和詞的分布[J];漢語學習;1999年01期
本文編號:1868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86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