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流利性主觀標準的客觀化研究
本文選題:口語 + 流利性; 參考:《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針對漢語學習者口語流利性的三個典型樣本,從教師主觀評價與客觀量化統(tǒng)計兩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教師從聽感、意義表達、語言形式三個維度對樣本進行的主觀分析與從時間性指標、表達性指標、準確性指標所進行的量化統(tǒng)計分析,其結果具有較大一致性。教師的總體評價在較大程度上具有客觀標準真實、準確、可信的特點。
[Abstract]:Aiming at the three typical samples of oral fluency of Chinese learner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hearing sense, meaning expression and language for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indicators of time, expressiveness and accuracy.To a large extent,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eache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uth,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教務處;
【分類號】:H1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和生;OPI與漢語口語水平的測試[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2 文秋芳,趙學熙;全國英語四級錄音口試評分的實踐與研究[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3 陳田順;;談高等HSK的主觀性考試[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3期
4 劉鐮力;;HSK(高等)口試探索[J];世界漢語教學;1997年02期
5 韋朝暉;國外影響第二語言言語流利性的因素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2002年03期
6 楊莉芳;;近二十年口語測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7 張文忠;《流利性面面觀》評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3期
8 郭修敏;;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口語流利性量化測評[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張文忠;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的定性研究[J];現代外語;2000年03期
10 張文忠,吳旭東;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fā)展定量研究[J];現代外語;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艷梅;;影響EFL口語流利性和準確性因素的定量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王保令;張晴;;嵌入式多任務型口語教學模式的探索[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陳曉霞;;完形填空測試中心理焦慮的認知分析及啟示[J];濱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易冬鳳;;高職英語口語測試項目化可行性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5 程春梅;;自由寫作提高寫作流利性的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0期
6 李夢莉;;口語測試交互性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7 孫立春;那茗;;詞塊的使用與二語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的相關性[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周小莉;;英語課堂聽力焦慮的成因及其與四級聽力成績的關系[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王鶯鶯;;ACTFL語言能力量表對構建CET口語測試評估新體系的啟示[J];長沙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10 陳月蘭;;頻率作用與四級成績相關性實證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秋芬;外語學習中的意識與形式意義匹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俊英;大學英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行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潘鳴威;多模態(tài)視角下的口語交際能力:重構與探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張曉路;沉浸式項目中的漢語學習者個體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吳勇毅;不同環(huán)境下的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漢衛(wèi);華語閱讀測試論[D];暨南大學;2008年
7 楊柳燕;交替?zhèn)髯g學習者英語口譯產出的流利性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熊蘇春;在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語言學習焦慮與學習策略使用之關系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童淑華;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產出性詞匯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紀偉;大學英語口試者交際策略和流利性相關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胡蓉;英語口語課堂中教師重述對學生口語產出的影響[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輝;小教大專英語專業(yè)校本口語測試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邵協(xié);高職學生英語口語焦慮狀況的調查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秀鵑;詞塊教學對大學生英語口語流利性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6 侯磊娟;多媒體輔助交際法教學模式下英語作為外語的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朱慧;高級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文學作品選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呂雪源;從學習焦慮和自我監(jiān)控策略看中高級漢語口語課堂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何馨;不同反饋語方式對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口語流利性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1年
10 張金煥;詞塊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流利性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盛越,管博;配對形式在口語考試中的作用——從劍橋第一證書口試看配對形式的作用[J];蘭州鐵道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王佶e,
本文編號:1773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77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