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方案與少數(shù)民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與改革
本文選題:漢語拼音方案 + 少數(shù)民族文字 ; 參考:《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8年03期
【摘要】:為了全面總結(jié)、宣傳《漢語拼音方案》推行的成績、經(jīng)驗,進一步研究確定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漢語拼音推行工作,使其在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和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辦、中國應(yīng)用語言學會(籌)承辦、中國語言學會等10家學會協(xié)辦的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于2008年4月21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圍繞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完善《漢語拼音方案》及其應(yīng)用規(guī)范、方案在應(yīng)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做好推行工作等進行了認真研討,提出了許多建設(shè)性意見,本期刊出專家們的發(fā)言摘要,發(fā)言全文已刊登在本刊2008年增刊上。
[Abstract]:In order to sum up comprehensively, publicize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nyu Pinyin Program", and further study and determin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nyu Pinyin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To enable it to make new and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undertaken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symposium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romulgation of Hanyu Pinyin was held in Beijing on April 21, 2008.Experts at the meeting seriously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many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anyu Pinyin Scheme and its application standard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gram, and how to further carry out the work.A summary of the experts' speeches was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the full text of which was published in our 2008 supplement.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分類號】:H12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紅;;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字信息技術(shù)標準化歷程[J];信息技術(shù)與標準化;2011年06期
2 雪飛;;文字救國:從消滅漢字到漢語拼音[J];文史博覽;2011年09期
3 黃南津;胡惠;;方塊壯字字形研究評議[J];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4 代紅;;發(fā)揮核心作用 助力少數(shù)民族文字信息化建設(shè)[J];信息技術(shù)與標準化;2011年06期
5 高慧宜;;傈僳族竹書文字瀕危原因初探[J];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6 丁大琴;丁立福;;解密“常凱申”誤譯事件與漢字注音發(fā)展史[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金其斌;;街道路牌書寫規(guī)范的若干思考——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山東、江蘇等地的比較研究[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11年04期
8 楊玉梅;魯波;俞輝;;《民族文學》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版翻譯工作座談會舉行[J];民族文學;2011年09期
9 陳躍;;現(xiàn)代漢語語音學習中易弄錯的幾個知識點[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10 張東升;殷建民;;維哈柯文數(shù)字化綜合應(yīng)用系統(tǒng)研究[J];信息技術(shù)與標準化;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宏;;漢語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與音值[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2 謝奇勇;;談?wù)劃h語拼音方案與現(xiàn)代漢語音素(音位)教學的一致性[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3 申曉亭;;少數(shù)民族文字拉丁轉(zhuǎn)寫的意義與方案[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shù)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范可育;;《漢語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張育泉;;注音與拼寫[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王開揚;;《漢語拼音方案》的文化意義[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7 李樂毅;;漢語拼音與地名國際標準[A];語言文字應(yīng)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8 殷建民;;基于ISO10646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字排版技術(shù)研究[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shù)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馮志偉;;英德法語的正詞法與漢語拼音正詞法[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袁鐘瑞;;街巷名稱漢語拼音拼寫的思考[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嵬 秦亞洲;古老少數(shù)民族文字跨入“數(shù)字化”時代[N];中國民族報;2009年
2 本報評論員;新時期須加強漢語拼音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政府工作報告》五種少數(shù)民族文字單行本出版發(fā)行[N];人民日報;2009年
4 ;胡錦濤《在出席紀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時的講話》5種少數(shù)民族文字單行本出版發(fā)行[N];人民日報;2009年
5 戴劍威 徐海洋 吳宇瀟;民族文字,迎來數(shù)字化時代[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杜永道;《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內(nèi)容和用途[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7 記者 任麗梅;全國基本掌握漢語拼音者約10億[N];中國改革報;2008年
8 莘乃珍;漢語拼音是學習漢語的金鑰匙[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本報評論員;推行漢語拼音 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2008年
10 記者 虞寶竹;人民網(wǎng)推出四種少數(shù)民族文字網(wǎng)頁[N];中華新聞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雙;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安忠芳;建國以來廣西語言文字規(guī)劃略史及評價[D];廣西大學;2008年
3 郭云龍;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學前雙語文教學中強化漢語文教學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賓交娟;建國后上海市推廣普通話情況的考察(1950-1980年代)[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畢青青;涼山彝族拼音文字創(chuàng)制歷程及其價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46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74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