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理論整合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本文選題:社會語言學 切入點:語言社會學 出處:《華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問題既不是沒有理論,也不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而是有很多理論以及沒有理論的研究彼此交織而形成的混亂狀態(tài)。因此,有必要對社會語言學研究進行理論整合。鑒于社會語言學研究內容的繁雜多樣與難以界定,最現實的不是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而是應該加強不同理論之間的比較與分析,增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從中整合出更具概括性和解釋力的理論來,以盡可能減少現有理論的對立與混亂。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problem of sociolinguistics is not that there is neither a theory nor a unified theory, but that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nd theories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sociolinguistics research theoretically. In view of the diversity and difficulty of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the most realistic thing is not to establish a unified theory, but to strengthe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mong different theories.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from which to integrate more general and explanatory theory,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opposition and confusion of existing theories.
【作者單位】: 集美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0-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大明;;中國社會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2 楊永林;社會語言學四十年[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燕靈;關于少數民族漢語詞匯教學中新詞新義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張安華;社會語言學研究及發(fā)展趨勢[J];廣東財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陳建平;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基礎[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4 侯麗紅;語言觀的演變和語言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郭曉燕;語言變異對社會及社會心理的折射[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劉穎;;模糊語言與領導藝術[J];理論探討;2007年01期
7 劉顯才;從語言學的發(fā)展看文化語境與英語教學[J];柳州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8 徐大明;;中國社會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9 趙蓉暉;社會語言學的歷史與現狀[J];外語研究;2003年01期
10 張菊榮,孔翔蘭;關于校園流行用語的調查[J];外語學刊;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海洋;北京話常用詞社會分層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2 夏歷;在京農民工語言狀況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
3 戴曉雪;漢語稱呼中的“代位”現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粟向軍;英漢信息強化[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廖福濤;從功能視角評析小說《圍城》中語碼轉換的人際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柴金璐;論翻譯教與學中的文化意識[D];吉林大學;2004年
4 張華茹;中國大學生言語性別差異[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5 楊俐;當代中國文字語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6 劉琦紅;委婉語變異的語境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秀華;權勢關系與話輪轉換: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霧都孤兒》中的會話[D];山東大學;2005年
8 林德慈;漢語稱謂語的語用功能及其翻譯[D];廣西大學;2007年
9 紀奕娜;從順應角度分析《圍城》中語碼轉換的語用功能[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10 趙芳芳;語言變異和變化現象的認知闡釋[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郭熙;中國社會語言學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2 楊永林;社會語言學四十年[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6期
3 楊永林!100084北京;試析現代漢語中“程度性副詞+非程度性形容詞化名詞短語”結構[J];現代外語;2000年02期
4 曹志耘;老枝新芽:中國地理語言學研究展望[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3期
5 祝畹瑾;關于培養(yǎng)社會語言學專業(yè)人才的幾點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6期
6 蘇金智;關于社會語言學的學科定位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4年01期
7 周慶生;西方社會語言學面面觀[J];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原馳;王e,
本文編號:1644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64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