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懸泉漢簡與班固《漢書》所引詔書文字的異同

發(fā)布時間:2017-11-05 09:04

  本文關鍵詞:懸泉漢簡與班固《漢書》所引詔書文字的異同


  更多相關文章: 懸泉漢簡 文字 詔書 漢書 班固 史書記載 異同 簡文 漢代 文書


【摘要】:正懸泉漢簡是我們在漢代敦煌郡郵驛路線上九個驛站之一——懸泉置遺址發(fā)現(xiàn)的其日常運作檔案文書的總稱。在其中的第三大類文書中,有很多反映漢代社會生活中宏觀場景——制度與制度文書,如"詔書"就是其中最具特征的內容之一。懸泉置作為漢代重要的郵驛機構,本身具有在"高顯處"、"明白大扁書"榜示詔書的職責和功能。對這些詔書文字的研究,既可以借助《漢書》為
【作者單位】: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簡牘研究室;
【分類號】:H121;K877.5
【正文快照】: 懸泉漢簡是我們在漢代敦煌郡郵釋路線上九個驟站之一—懸泉置遺址發(fā)現(xiàn)的其日常運作檔案文書的總稱。在其中的第三大類文書中,有很多反映漢代社會生活中宏觀場景—制度與制度文書,如“詔書”就是其中最具特征的內容之一。懸泉置作為漢代重要的郵釋機構,本身具有在“高顯處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廖冬梅;;漢語文在西域的傳播使用與民漢雙語現(xiàn)象[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安忠義;;從漢簡等資料看漢代的食品加工技術[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劉文鎖;尼雅遺址歷史地理考略[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閻步克;詩國:王莽庸部、曹部探源[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蔡萬進;尹灣漢墓簡牘論考[D];鄭州大學;2001年

2 李青;古樓蘭鄯善藝術史論[D];西北大學;2003年

3 曾加;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廖冬梅;新疆民漢雙語現(xiàn)象與新疆社會發(fā)展之關系[D];新疆大學;2006年

6 謝全發(fā);漢代債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莉;漢晉時期樓蘭古綠洲環(huán)境變遷動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朱廣亮;漢簡所見西北戌卒戌吏文化學習活動[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特日格樂;漢簡所見之居延候望系統(tǒng)[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4 劉軍;兩漢軍事后勤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燕海雄;敦煌吐魯番借貸契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寶寧;漢代西北邊塞教育淺探[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楊芳;漢代河西人口分布系統(tǒng)考述[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毛玉蘭;對漢簡所見器物及其歷史文化意義的幾點探討[D];安徽大學;2007年

9 王凌宇;西漢中期軍事活動對經濟發(fā)展的反作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鄧麗麗;秦漢行旅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阿杰;文字與國運[J];百姓;2005年05期

2 謝仁敏;論中國的文字崇拜文化[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宋振華;馬克思恩格斯與文字學[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年06期

4 姚錫遠;文字本質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5 陳昌槐;水族文字與《水書》[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6 汪民安;后文字時代知識分子命運[J];文藝評論;1994年05期

7 李志輝;不要肢解文字[J];咬文嚼字;1997年03期

8 張政;傷戲[J];中國校園文學;2003年12期

9 李小茹;敦煌懸泉漢簡詞語札記[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唐健雄;文字屬性芻議[J];河北學刊;199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云開;梁慧敏;;單元下的描寫篇章類型[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公瑾;;傣族經典文字考源[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C];1993年

3 劉德隆;;“吟”之我見[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4 ;蔣凡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5 王更生;;學術論文:古典詩詞吟誦藝術[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6 楊涵清;;布、傣、壯語音詞匯的比較和文字聯(lián)盟的建議[A];布依學研究(之三)——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年會暨第三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1年

7 張懋昒;;關于中國文字起源與形成問題的幾點淺見[A];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紀念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韋宗林;;水族古文字源頭的幾個問題[A];水家學研究(四)論文集[C];2004年

9 陳宗振;;從《突厥語詞典》看喀喇汗王朝的文字[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10 ;戴逸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文為周有光孫女周和慶整理、提供;語言學:我業(yè)余的愛好[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見習記者 王志君;“90后”青睞“火星文”[N];中山日報;2007年

3 朱偉一;文字與法律[N];檢察日報;2003年

4 李新生;人民幣上的文字[N];中國檔案報;2001年

5 王朝霞;東鄉(xiāng)語有望形成文字[N];甘肅日報;2005年

6 任繼f ;說“文”談“字”[N];光明日報;2006年

7 班鳴;文字污染之我見[N];人民代表報;2001年

8 王曉平;日本“手機”文字萬花鏡[N];中華讀書報;2002年

9 潘玉英;我省部署“十一五”期間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百歲老人周有光答客問[N];中華讀書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寶國;18世紀以前歐洲文字傳媒與社會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吳國升;春秋文字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3 馮靚蕓;《漢書》通假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朱葆華;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彭慧;《廣雅疏證》漢語語義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耿銘;玄應《眾經音義》異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金玲敬;《說文解字翼徵》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張靜;郭店楚簡文字研究[D];安徽大學;2002年

9 韓小荊;《可洪音費芯縖D];浙江大學;2007年

10 季忠平;中古漢語雅言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萱;納西哥巴文造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研究[D];安徽大學;2002年

3 魏紅;中國古代文字崇拜現(xiàn)象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4 樸點玉;韓國和中國現(xiàn)行漢字比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馬元麗;《說文字原》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俞莉嫻;《慧苑音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7 鄒愛琴;徐通鏘字本位理論述評[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8 葉慶紅;《阜陽漢簡》文字研究二題[D];西南大學;2008年

9 陳琦;醫(yī)學論文中半技術性詞匯的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李明龍;《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賬戶詞語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1434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434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4a3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