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中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研究
本文關鍵詞:園林中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園林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園林工程的新技術、新工藝在不斷涌現(xiàn),園林各構筑物朝著藝術化、功能化、景觀化的趨向發(fā)展。擋土墻作為構造園林景觀空間的重要豎向構筑物,除了滿足“擋土”這一基本功能外,如何根據(jù)園林景觀中的用途和所表達的特性,對其進行景觀化的藝術構建,是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本文以“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為研究范疇,以國家建設部批準的圖集號擋土墻04J008(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為擋土墻景觀化構造基礎,利用景觀設計學、景觀環(huán)境視覺學等為理論基礎,力圖總結和提煉出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理論與方法,為未來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提供一定的指導與借鑒。本文基本研究成果梳理如下:(1)在研究擋土墻景觀化的構造基礎與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進而分析影響擋土墻景觀化的因素以及功能與作用。并對擋土墻景觀化的視覺性構建要素包括墻體的形式、體量、墻面的材質(zhì)、色彩及墻身的光影效果等如何融會貫通于墻體的景觀化構建中,以此來豐富擋土墻景觀化的視覺效果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與總結。(2)針對各類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特點,以國標圖集為出發(fā)點,對擋土墻的四種常見類型,包括文化宣傳型、空間塑造型、觀賞游景型及生態(tài)綠化型和八大方式包括浮雕、書法、壁畫式擋土墻,宣傳欄、廣告欄式擋土墻,花壇式擋土墻,廊架式擋土墻,假山置石式擋土墻,水景式擋土墻,垂直綠化式擋土墻、石籠式擋土墻的構建方式的特點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并通過繪制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細地剖析各類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工藝,從而進一步拓展擋土墻景觀化構建的藝術美學表達和注意要點。(3)通過實地調(diào)查北京和青島兩大園林園藝博覽會中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案例,總結出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特點及成功之處,也對一些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最后通過實踐項目案例——泰順縣新城區(qū)文祥湖臺地公園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對擋土墻景觀化構建的理論與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論證與研究。
【關鍵詞】:園林 擋土墻 景觀化 構建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農(nóng)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U986;TU476.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2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0-12
- 1.2.1 研究的目的10-11
- 1.2.2 研究的意義11-12
- 1.3 相關概念及研究范圍的界定12-13
- 1.3.1 相關概念12-13
- 1.3.2 研究范圍的界定13
- 1.4 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13-15
- 1.4.1 研究內(nèi)容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框架15-16
- 1.6 國內(nèi)外的研究進展16-25
- 1.6.1 國內(nèi)研究進展16-19
- 1.6.2 國外研究進展19-25
- 1.7 本章小結25-26
- 2 擋土墻景觀化的相關問題概述26-44
- 2.1 基于圖集 04J008擋土墻的構造基礎26-33
- 2.1.1 擋土墻斷面構造基本形式27-28
- 2.1.2 擋土墻橫斷面的構造基礎28-30
- 2.1.3 擋土墻的細部構造基礎30-33
- 2.2 擋土墻景觀化的理論基礎33-35
- 2.2.1 景觀設計學33
- 2.2.2 景觀環(huán)境視覺理論33-34
- 2.2.3 環(huán)境心理學34-35
- 2.2.4 邊緣效應理論35
- 2.3 擋土墻景觀化構建的影響因素35-37
- 2.3.1 自然因素35-36
- 2.3.2 人文環(huán)境因素36-37
- 2.4 擋土墻景觀化的功能37-43
- 2.4.1 防護功能37
- 2.4.2 空間和導向功能37-40
- 2.4.3 生態(tài)功能40-41
- 2.4.4 其他附屬功能41-43
- 2.5 本章小結43-44
- 3 擋土墻景觀化的視覺性構建要素44-65
- 3.1 擋土墻景觀化的墻體形式44-48
- 3.1.1 墻體形式的分類44-47
- 3.1.2 墻體形式與周圍環(huán)境的融合47-48
- 3.2 擋土墻景觀化的墻體體量與尺度48-52
- 3.2.1 墻體的長度設定49-50
- 3.2.2 墻體的厚度設定50
- 3.2.3 墻體的高度設定50-52
- 3.3 擋土墻景觀化的墻面材質(zhì)52-59
- 3.3.1 材質(zhì)的分類53-58
- 3.3.2 墻面材質(zhì)的運用58-59
- 3.4 擋土墻景觀化的墻面色彩59-62
- 3.4.1 墻面色彩的特性59-61
- 3.4.2 墻面色彩的表達61-62
- 3.5 擋土墻景觀化的墻體光影效果62-64
- 3.5.1 光影效果的“景觀語言”特性62
- 3.5.2 墻體光影效果的塑造與作用62-64
- 3.6 本章小結64-65
- 4 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方式65-94
- 4.1 文化宣傳型擋土墻的構建方式65-72
- 4.1.1 浮雕、壁畫、書法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65-70
- 4.1.2 宣傳欄、廣告欄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70-72
- 4.2 空間塑造型擋土墻的構建方式72-77
- 4.2.1 花壇、臺階、坐凳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72-75
- 4.2.2 廊架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75-77
- 4.3 游賞觀景型擋土墻的構建方式77-85
- 4.3.1 假山置石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77-79
- 4.3.2 水景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79-85
- 4.4 生態(tài)綠化型擋土墻85-93
- 4.4.1 垂直綠化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85-90
- 4.4.2 石籠式擋土墻的特點和構建工藝90-93
- 4.5 本章小結93-94
- 5 擋土墻景觀化的案例分析與設計實踐94-122
- 5.1 2013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之‘錦繡谷’擋土墻的景觀化案例分析94-99
- 5.1.1 2013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概況94-95
- 5.1.2 ‘錦繡谷’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特點95-99
- 5.2 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擋土墻的景觀化案例分析99-107
- 5.2.1 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概況99-100
- 5.2.2 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特點100-105
- 5.2.3 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擋土墻景觀化存在的問題105-107
- 5.3 泰順縣新城區(qū)文祥湖臺地公園之擋土墻景觀化的設計實踐107-121
- 5.3.1 泰順縣新城區(qū)文祥湖臺地公園項目概況107-110
- 5.3.2 擋土墻景觀化的設計理念110-111
- 5.3.3 擋土墻景觀化的視覺性構建要素111-112
- 5.3.4 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方式112-121
- 5.4 本章小結121-122
- 6 結論122-125
- 6.1 研究成果122-123
- 6.2 發(fā)展趨勢123-125
- 參考文獻125-127
- 圖表附錄127-133
- 個人簡介133-134
- 致謝1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長征;;景觀化校園營造探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19期
2 蒙小英;;城市小區(qū)中暴雨收集與利用的景觀化[J];華中建筑;2006年05期
3 周云峰;;高校校園景觀化設計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年11期
4 鄭俊;;景觀化校園在高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科技風;2010年19期
5 代永貴;張洪鵬;;論城市公共空間噴灌景觀化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6 唐艷紅;白雪梅;;淺談園林噴灌景觀化的作用與意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7 周志強;;景觀化的中國——都市想象與都市異居者[J];文藝研究;2011年04期
8 周欽淼;曹海瑛;詹燕;;景觀化校園建設中的植物配置要素及應用[J];山西建筑;2011年21期
9 李磊;;試論開封清明上河園由《圖》到“園”的景觀化手法[J];中州學刊;2011年04期
10 楊圣勇;;基礎工程設施景觀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雅蘭;;試探雨水景觀化再利用的設計流程及水平衡計算[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2 趙瑩瑩;程硯蓉;;“景觀輿論”——網(wǎng)絡媒體時代的輿論呈現(xiàn)與事件演變[A];中華新聞傳播學術聯(lián)盟第六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單小書;市政協(xié)關注公路生態(tài)和景觀化建設[N];撫順日報;2010年
2 記者 巴家偉;市內(nèi)4座排污口年內(nèi)進行景觀化改造[N];大連日報;2012年
3 本報通訊員 李多 記者 丁冬;遼河鐵嶺段實現(xiàn)景觀化[N];中國環(huán)境報;2010年
4 通訊員 趙健;實現(xiàn)通道景觀化 建設綠色新臨汾[N];臨汾日報;2008年
5 記者 陸書鑫;紅興隆局新“五化”農(nóng)業(yè)工程啟動[N];北大荒日報;2011年
6 萬敏 吳亭 許曉林;景觀化校園:城市環(huán)境的新亮點[N];中國建設報;2003年
7 宋小芳 楊莉江;公園星級化 道路園林化 城市景觀化[N];晉中日報;2011年
8 特約記者 王東 通訊員 汪光軍;村鎮(zhèn)成景點 城市變景區(qū)[N];十堰日報;2014年
9 記者 董文勝;我市將擴(改)建3個公園新建8處游園[N];新鄉(xiāng)日報;2011年
10 全國政協(xié)委員 舒乙;堅持“五原則”指導思想[N];人民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希智;城市礦山區(qū)景觀化再生方法[D];同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橋;公共座椅的景觀化設計在城市開敞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2 毛子昂;消費社會景觀化的批判性反思[D];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金敖;園林中擋土墻景觀化的構建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4 孫遜;凈水型人工濕地工程景觀化設計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冬雅;雨水處理景觀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6 王軍;建筑外部功能性細部的景觀化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7 謝銀璞;城市廢棄地景觀化改造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8 謝文文;上海市郊區(qū)型軌道交通站場的公共綠地功能供給與景觀化探討[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9 楊立彬;園林噴灌景觀化初探[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10 劉楨;泛媒介景觀社會中的“自我景觀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333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63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