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拖沓性審美批判
發(fā)布時間:2017-04-08 02:00
本文關鍵詞:國產電視劇拖沓性審美批判,,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視劇藝術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和經濟的全球化而不斷演變,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確立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的當下。當代中國正迅速進入消費時代,大眾文化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革,電視劇藝術也就在深刻的嬗變過程之中。因此,科學地闡明消費時代中國電視劇藝術的審美嬗變及其影響,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電視劇藝術有其獨特的美學特征和藝術特性,但在發(fā)展過程中電視劇的拖沓性現象越來越嚴重并且普遍,這種拖沓性是大眾文化與經濟利益相互作用下而產生的結果,是電視劇的本性。要對拖沓性進行審美批判,關鍵是要把握其產生的內在原因。因此,本文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國產電視劇進行分析,并指出拖沓性對電視劇藝術美的破壞,是為了獲得高額的經濟利益和廣告收益,是消費時代“金錢至上”準則對人們審美活動的誤導,這種“拖沓性”的現象甚至已經在整個大眾文化產業(yè)領域蔓延。 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了研究緣起,發(fā)現電視劇的拖沓性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審美活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提出具體問題;其次介紹一些學者關于電視劇、媒介與消費文化研究的相關文獻;最后對本文的研究進入和研究方法加以概述。第二章以2012年熱播電視劇《木府風云》的成功為例,來反觀近年來國產電視劇拖沓性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特征,其原因就是消費時代的到來使得大眾文化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開始以經濟效益優(yōu)先,而忽視了電視劇的藝術性。第三章由拖沓性的表征而深入發(fā)掘其內在成因,雖然電視劇的拖沓性是電視劇的本性,但在當下電視劇審美現狀中缺乏創(chuàng)新、抄襲嚴重以及趨利主義盛行的市場作用因素,使得電視劇的拖沓性成為了對電視劇藝術原有美感的一種破壞,拖沓性更加嚴重和明顯。第四章總結問題提出發(fā)展方向,即我國電視劇藝術應以為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帶來美的體驗為創(chuàng)作前提,體現電視劇的人文價值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審美批判 電視劇 拖沓性 消費社會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90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2
- (一) 研究緣起8
- (二) 研究綜述8-10
- (三) 研究方法10-12
- 一、當下國產電視劇普遍存在的拖沓性現象12-20
- (一) 電視劇《木府風云》熱播現象引發(fā)的反思12-13
- (二) 市場經濟作用導致了電視劇拖沓13-15
- (三) 消費主義背景下日常生活與傳媒文化相融解15-20
- 二、國產電視劇的美學現狀20-30
- (一) 電視劇藝術的美學特征決定了電視劇的拖沓性20-22
- (二) 當下電視劇藝術的審美現狀22-27
- 1. 電視的媒介特性22-24
- 2. 劇情抄襲,內容拖沓24-25
- 3. 消費主義的傳媒文化25-27
- (三) 拖沓性對美的破壞27-30
- 三、大眾文化審美嬗變對電視劇發(fā)展帶來的影響30-38
- (一) 大眾審美的藝術化傾向30-32
- (二) 消費文化時代電視劇的媒體責任32-37
- 1. 傳播社會正能量33-34
- 2. 傳承傳統(tǒng)文明34-35
- 3. 情感價值的共鳴35-37
- (三) 人文精神的回歸37-38
- 參考文獻38-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藍凡;;淺論電視劇結構的美學特征[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何道寬;媒介革命與學習革命——麥克盧漢媒介理論批評[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3 李勝利;;中國大陸電視劇產業(yè)的現存問題與改革思路[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4 王黑特;呂夢藝;;電視劇受眾批評模式嬗變初探[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本文關鍵詞:國產電視劇拖沓性審美批判,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1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9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