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設計教育的社會適應性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廣告設計 + 教育; 參考:《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碩士論文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的轉型,作為以向目標市場推銷產品、服務與觀念為最終目的的廣告,在經濟、商業(yè)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F(xiàn)代廣告市場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對廣告從業(yè)人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這些新的變化和要求,對中國的廣告設計教育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課題,即廣告設計教育如何發(fā)展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本文以廣告設計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從研究現(xiàn)代廣告的特點和對從業(yè)人員的要求出發(fā),借助廣告學的理論支持,通過對當前高等院校廣告設計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和對廣告公司相關人員的調查,找出當前高等院校廣告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廣告設計教育和社會不相適應的現(xiàn)實情況,提出應該從提升廣告專業(yè)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扎根市場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進一步明確應該把課堂與市場結合起來,將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作為教學目標,把更好的適應社會作為落腳點,進一步推動我國廣告設計教育的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market econom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life, as an advertisement with the ultimate aim of promoting products, services and concepts to the target market, it is in the economy. Business and people's daily life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odern advertising market, with which more and more updated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advertising practitioners. These new changes and requirements have put forward a fundamental subject for advertising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is, how to develop advertising design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marke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dvertising design teaching activ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search modern advertise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quest to the profess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advertising theory suppo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dvertising desig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evant personnel of advertising compan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dvertising desig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und ou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education of advertising design is not suitable to the society at presen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taking root in the market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their practical skil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dvertising. It is further clear that the classroo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arke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s the teaching goal, to better adapt to the society as the foothol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71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志芬;;分析手繪POP在廣告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2 朱艷;馬景鳳;;圖形創(chuàng)意在廣告設計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21期
3 李永輪;劉華玉;;論商業(yè)廣告中的公益化設計[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劉穎;李玲;;淺談商業(yè)媒體廣告設計的色彩運用藝術[J];中國報業(yè);2011年04期
5 曹佳驪;;廣告中民俗元素的基本作用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1期
6 李季秋;;醫(yī)藥衛(wèi)生期刊廣告經營方法及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7 黎玉華;陳思媚;;“互動型”旅游業(yè)互動廣告案例設計及探析[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董建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廣告[J];大眾心理學;2004年01期
9 李錫文;;淺析Flash廣告的使用與特點[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0 巫燕玲;;教材背后的“秘密”[J];新經濟;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中強;;淺析意象設計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冬加勇;;How to improve vocabulary teachi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3 ;主要參考文獻[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諸惠芳;;外國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5 ;主要著作[A];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學上海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學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6 ;長治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系主要教材目錄[A];第六次全國生物醫(yī)學工程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Contras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游濱;;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化成功的關鍵因素[A];中國編輯研究(2007)[C];2007年
9 江星;;科技期刊廣告設計原則初探[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五集)[C];2007年
10 王靜;;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網絡傳媒與廣告設計》教學中的應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鄧志云;廣告設計 創(chuàng)意制勝[N];威海日報;2005年
2 商報記者 王東 焦揚(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 王卉(浙江教育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 王東 整理 楊萬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教希望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海珈(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學學術出版中心副主任);教育出版社 數字出版探索進行時[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3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福建省教育廳廳長 鞠維強;祝賀福建教育出版社創(chuàng)建50周年[N];中華讀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高宏亮;品牌,這樣鑄就[N];太原日報;2010年
5 記者 孟苗;山西教育出版社 文化沃土上崛起的品牌之星[N];山西日報;2010年
6 王亞非;我國廣告設計與歐美廣告設計之比較[N];中國包裝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王立強;僅12人的甘肅教育出版社關鍵在“強質”[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8 商報記者 王東;人民教育出版社 根在教育[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9 張永平;報紙廣告設計的藝術性是對廣告收入的再提升[N];赤峰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曉理;教育出版社新疆論劍[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緒義;先秦諸子發(fā)生學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2 鄭群;《詩經》與周代婚姻禮俗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3 王國英;權力·話語·政治文化[D];浙江大學;2008年
4 周新民;“人”的出場與嬗變—近20年來中國小說中的人的話語研究[D];武漢大學;2002年
5 王貴生;還原聞一多:人格塑模與文化自覺[D];蘭州大學;2009年
6 劉騁;宣傳學視野中的左翼文學[D];浙江大學;2005年
7 馬士遠;周秦《尚書》流變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8 陳亞平;感傷: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體驗與表達[D];揚州大學;2007年
9 熊永祥;賈誼文化品格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10 王廣義;近代東北鄉(xiāng)村社會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慧;廣告設計教育的社會適應性問題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2 劉婷;中等職!稄V告設計》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3 郭琳;試論我國教育出版社的現(xiàn)狀、困境及應變的策略[D];河南大學;2003年
4 余光華;商場電動扶梯廣告設計的互動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5 王孟娟;語用預設在英語廣告中的運用[D];北華大學;2007年
6 鄭云亭;創(chuàng)意與創(chuàng)異[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7 劉芳;華裔美國文學翻譯中的回譯問題[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5年
8 譚廣超;簡約形式在廣告設計中的體現(xiàn)[D];沈陽理工大學;2009年
9 李萍;傳統(tǒng)水墨元素在現(xiàn)代廣告設計中的運用[D];青島科技大學;2011年
10 郝修煒;影視廣告設計中數字水墨動畫表現(xiàn)形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740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07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