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圖書廣告與促銷術
本文選題:明清時期 + 圖書廣告; 參考:《編輯之友》2011年04期
【摘要】:正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書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期,是時書坊林立,刻家蜂起,競爭激烈。明清書商圍繞招徠讀者和獲取利潤的商業(yè)目標,精心設計了諸多行之有效的促銷策略。本文擬從牌記廣告、扉頁廣告、序文廣告、書目廣告及征稿廣告等方面,就圖書促銷術略陳一孔之見。一牌記廣告牌記又名墨圍、碑牌、木記、書牌等,它是古籍版面內容的組成部分之一。明清書商在宣傳圖書時,利用牌記大做文章,形成鮮明的廣告特色;驈娬{版本之善,如崇川余氏刻本《新纂門
[Abstract]: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the golden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book industry in 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ooksellers carefully designed many effective promotion strategies around the commercial goal of attracting readers and making profit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comment on book promo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brand ad, title page advertisement, preface advertisement, bibliographic advertisement and solicitation advertisement. A card billboard also known as Mowei, tablet, wood, book, etc., it is one of the ancient book layout cont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ooksellers made use of brand notes to create distinctive advertising features. Or emphasize the good of the version, such as Chongchuan Yu's engraved book [new compilation door]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代書業(yè)廣告及其當代啟示研究”(2010YBB236)
【分類號】:G239.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陽躍峰;唐廷樞:中國第一位近代企業(yè)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任敬黨;古籍數(shù)字化述略[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陳定家;“審美泡沫”:文化消費意識與廣告[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曹培根!副研究館員;常熟文獻史在中華文獻史上的地位略論[J];國家圖書館學刊;1998年04期
5 姚遠,陳浩元;泛期刊學的概念與定義[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6 肖東發(fā);楊琳;楊屹東;;出版媒介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走向[J];編輯學刊;2006年03期
7 牛邁程!【西安】;任氏編輯定義及其編輯學構建思想[J];編輯之友;2000年03期
8 曹之,司馬朝軍;20世紀版本學研究綜述[J];圖書與情報;1999年03期
9 劉薔;明代晉藩刻書研究[J];圖書與情報;1999年03期
10 李明杰;中國古籍版本學形成時期再辨[J];圖書與情報;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省民;;一時文字業(yè) 天下有心人——試論《牡丹亭》文本傳播價值[A];'2006中國·撫州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章宏偉;;從滿文創(chuàng)制到滿文出版的濫觴——清代滿文出版研究之一[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武曉冬;;從醫(yī)書印刷看我國古代雕板印刷術與活字印刷術的發(fā)展[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李孝悌;;桃花扇底送南朝[A];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鄭匡民;;明治時期日本在中國經營的中文報刊[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日暉;《水滸傳》接受史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朱杰;選擇與傳播[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黃林;晚清新政時期出版業(y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雪峰;福建近代出版業(yè)的興衰——以政治變遷為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5 安春平;文本開放時代的醫(yī)學嬗變[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6 周海波;現(xiàn)代傳媒視野中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邱江寧;才子佳人小說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楊建華;中國近代教育期刊與近代教育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佩良;江蘇辛亥革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樹欣;論梁啟超對文獻傳播的貢獻[D];蘇州大學;2001年
2 趙建國;辛亥革命時期《申報》政治傾向的演變:1905—1913[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鄧紹根;《萬國公報》傳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4 何晶;簡論鼎盛時期的《申報》(1931—1935)[D];四川大學;2002年
5 曾學民;中國早期社會現(xiàn)代化歷程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許瑩;中國新聞周刊議題構建現(xiàn)狀分析[D];河南大學;2003年
7 劉蘭;商務印書館館辦期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8 張大偉;近代湖南報刊述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陳立平;延安時期毛澤東新聞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懷源;《段注》“廢、行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麗;;明清私家目錄醫(yī)籍著錄分類及特點初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寇澤梅;;圖書廣告如何選擇媒介[J];青年記者;2010年08期
3 張銘;徐蒙;;小說林社及其刊物廣告、告白研究[J];編輯之友;2010年05期
4 周保明;;明清官箴文獻論略[J];圖書情報論壇;2010年02期
5 孟麗娟;;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對編輯出版的影響[J];出版與印刷;2010年02期
6 王海剛;;清代圖書廣告與促銷術[J];圖書與情報;2010年06期
7 ;書業(yè)內外[J];出版參考;2009年09期
8 華海燕;;明清著名私家藏書樓之比較[J];圖書館學刊;2009年04期
9 吳增祥;;走進明清圣旨博物館[J];走向世界;2009年22期
10 張建成;;明清“花判”的藝術特點[J];新聞愛好者;2009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緒平;;養(yǎng)生的科學性[A];弘揚中華養(yǎng)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養(yǎng)生康復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建新;高燕;;余東明清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淺析[A];第二屆營造技術的保護與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會刊[C];2010年
3 雍振華;;“牌科”小議[A];第二屆營造技術的保護與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會刊[C];2010年
4 徐心希;;寶福局與清代閩臺兩地貨幣的鑄造和流通研究[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五輯)[C];2010年
5 謝珠華;;浙江省龍游縣湖鎮(zhèn)“硬頭獅子”現(xiàn)狀調查[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6 劉建玲;;淺談瑞金茶燈[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7 張文斌;;淺談水墨漫畫創(chuàng)作[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8 吳蓓;;民俗文化、傳統(tǒng)文化、旅游文化融合發(fā)展促進文化周浦的發(fā)展[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9 楊曉東;張啟翔;;中國江南文人園林中的植物文化研究[A];和諧共榮——傳統(tǒng)的繼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張肖珊;;從公眾參與問題追尋歷史上的君王與市民關系[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漢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張建民;明清時期的山地資源開發(fā)及山區(qū)發(fā)展思想[N];光明日報;2011年
2 演講人 蕭放;明清時代的新年節(jié)俗[N];光明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趙劍塵;寫在桑皮紙邊上[N];烏魯木齊晚報(漢);2011年
4 本報記者 趙曉林;“藏在深閨待人識”[N];濟南日報;2011年
5 記者 李宏偉 通訊員 陳立德 劉亞明;“吉縣年貨”叫響北京“天街年市”[N];山西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呂繼東;桃花塢木刻年畫三辯[N];蘇州日報;2011年
7 ;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考古重要發(fā)現(xiàn)[N];中國文物報;2011年
8 許展;鎖定明清時期特定的知識分子[N];中華讀書報;2011年
9 李臻;青島市博物館:讓游客感受“文化年”[N];中國旅游報;2011年
10 記者 謝巖;萬全縣著力推進文化事業(yè)發(fā)展[N];張家口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芳;明清時期湖廣天主教的傳播與發(fā)展[D];暨南大學;2010年
2 王俊霞;明清時期山陜商人相互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朱法武;外力沖擊下的中琉封貢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魯延召;明清時期廣東中路海防地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李飛;中國古代林業(yè)文獻述要[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袁嬋;明清時期閩贛地區(qū)山林產品流通與貿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與社會事業(yè)[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曉麗;明清醫(yī)學?颇夸浹芯縖D];安徽大學;2010年
9 周運中;蘇皖歷史文化地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鄭錦燕;昆曲與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琳;明清時期臨川士紳與地方社會[D];南昌大學;2011年
2 王磊;明清時期皇家墓葬建筑文化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3 張新美;中國明清時期的招幌設計[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4 葉國愛;族譜的教育價值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張志娟;明清北京婦女的朝山進香[D];西南大學;2010年
6 高巖;明清時期四川地區(qū)水災及社會救濟[D];西南大學;2010年
7 白潔;明清山西戲臺與中路梆子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8 王佳;南琶與北琶之比較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9 侯旭;《醒世姻緣傳》中的民間信仰[D];長春師范學院;2010年
10 趙偉含;中國傳統(tǒng)女兒節(jié)探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02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90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