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6 10:52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到來,外來文化對內地大眾的影響就日漸顯露,尤其是與內地觀眾生活方式有異,但文化淵源相似的香港,展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香港TVB電視劇因此成為內地觀眾了解同胞的一個窗口。進入90年代后,在TVB眾多優(yōu)秀的電視劇中,刑偵劇就像是一顆閃亮耀眼的明星橫沖直撞的闖進內地觀眾的視野,占領了內地觀眾的屏幕。刑偵劇是比較特殊的劇種,其塑造出懸念叢生的故事情節(jié)、智勇雙全的人物形象以及狡詐陰險的犯罪分子等,同時通過敘事情節(jié)滿足觀眾獵奇心理和“善惡有報”的原始愿景。幾十年來香港刑偵劇對內地刑偵劇發(fā)展的影響不可忽視,甚至直接改變了以往單純警匪劇的創(chuàng)作方式。同時,內地刑偵劇在香港刑偵劇和電視業(yè)不斷發(fā)展的相互促進下產(chǎn)生。目前學術界對于刑偵劇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和完善的理論體系,但是刑偵劇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促進學者進行探索式的研究。目前大部分的學術文獻基本上停留在對香港刑偵劇和對大陸刑偵劇的分別探討上,但是將兩者合并研究其差異和優(yōu)勢的文獻幾乎沒有。本文以香港刑偵劇和內地刑偵劇的比較研究作為研究中心,論文分成五個部分進行論述。首先梳理大陸和香港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和生成語境;隨后在此基礎上分別研究大...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義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一)關于刑偵劇的演變歷史研究
(二)關于刑偵劇的概念界定
(三)大陸刑偵劇和香港刑偵劇的敘事元素探究
(四)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面臨的窘境研究
(五)大陸刑偵劇和香港刑偵劇未來前景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注釋
第二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與生成語境比較
一、大陸刑偵劇的界定與發(fā)展歷程
(一)大陸刑偵劇的界定
(二)大陸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
二、香港刑偵劇的界定與發(fā)展歷程
(一)香港刑偵劇的界定
(二)香港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
三、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生成語境比較
(一)大陸傳統(tǒng)與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語境
(二)大陸單一與香港復雜的政治語境
(三)大陸發(fā)展與香港繁榮的經(jīng)濟語境
注釋
第三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題材比較
一、大陸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分類
(一)懲惡揚善
(二)英雄群像
(三)愛國主義
(四)正義與邪惡
二、香港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分類
(一)破案技術
(二)心理學
(三)法醫(yī)法證
(四)靈異元素
三、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的異同
(一)創(chuàng)作題材相同之處
(二)創(chuàng)作題材不同之處
第四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人物設置比較
一、犯罪者——負面審美形態(tài)
(一)大陸“圓形化”犯罪者
(二)香港高智商犯罪
二、偵破者——主流價值載體
(一)大陸平民化偵破者
(二)香港理想化偵破者
三、受害者——悲劇人物形象
(一)偶然性受害者
(二)固定性受害者
(三)群體性受害者
注釋
第五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敘事特征比較
一、敘事情節(jié)的不同之處
(一)大陸變態(tài)犯罪與香港恐怖死亡的情節(jié)安排
(二)大陸復雜案件與香港縝密推理的情節(jié)安排
(三)大陸矛盾沖突與香港情感復雜的情節(jié)安排
(四)大陸社會公義與香港法律精神的情節(jié)安排
二、敘事策略的相同之處
(一)倒敘的死亡設置
(二)撲朔迷離的懸念設置
(三)抽絲剝繭的精彩推理
(四)多線情感線索的深刻表現(xiàn)
注釋
第六章 香港刑偵劇對大陸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啟示
一、注重內容創(chuàng)新
二、合理把握案件與情感雙線敘事
三、形成獨特系統(tǒng)的懸念推理風格
四、回歸主流價值與傳播正能量
注釋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犯罪懸疑劇中的懸念敘事分析[J]. 盧洋. 西部廣播電視. 2018(06)
[2]刑偵涉案類網(wǎng)絡劇熱播現(xiàn)象探析[J]. 寧詩瑤,何春耕. 現(xiàn)代視聽. 2018(03)
[3]我國網(wǎng)絡刑偵劇的敘事模式探究——以《法醫(yī)秦明》為例[J]. 熊立,鄧丹丹. 藝苑. 2017(06)
[4]從《白夜追兇》看刑偵劇的突破[J]. 張婕. 視聽. 2017(12)
[5]淺析網(wǎng)劇《白夜追兇》的成功及其影響[J]. 劉琳. 戲劇之家. 2018(01)
[6]論網(wǎng)絡刑偵劇[J]. 吳靜遠. 戲劇之家. 2017(16)
[7]解析刑偵劇《謎砂》的成功之道[J]. 郭璐瑤,管瓊. 當代電視. 2017(06)
[8]熱門網(wǎng)絡劇《法醫(yī)秦明》的受眾分析[J]. 樊美琪. 新聞研究導刊. 2017(10)
[9]公安刑偵勵志劇《警花與警犬》的藝術構思[J]. 李霞. 當代電視. 2017(05)
[10]淺析刑偵劇《如果蝸牛有愛情》中刑警角色的“圓形化”——兼談刑偵劇中刑警形象的流變[J]. 崔嘉美. 視聽. 2017(04)
碩士論文
[1]日本推理刑偵劇口譯實踐報告[D]. 鄭文秀.河北大學 2015
[2]香港TVB警匪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研究[D]. 高磊.山東師范大學 2015
[3]TVB刑偵劇的類型化敘事元素研究[D]. 趙潔.西北師范大學 2013
[4]中國公安題材電視劇與美國犯罪劇之比較研究[D]. 李芬.重慶大學 2013
[5]TVB刑偵劇的敘事范式研究[D]. 邱路.西南交通大學 2013
[6]TVB刑偵劇研究[D]. 曹爽.河北大學 2011
[7]中國古裝推理探案電視劇的敘事藝術探析[D]. 張瑋.東北師范大學 2010
[8]古裝懸疑劇的想象修辭藝術[D]. 樊文春.中國傳媒大學 2008
[9]中國電視劇警察形象類型化研究[D]. 李迪.中國傳媒大學 2007
[10]和平年代的新英雄敘事[D]. 曾慶欣.南昌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5538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義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一)關于刑偵劇的演變歷史研究
(二)關于刑偵劇的概念界定
(三)大陸刑偵劇和香港刑偵劇的敘事元素探究
(四)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面臨的窘境研究
(五)大陸刑偵劇和香港刑偵劇未來前景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注釋
第二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與生成語境比較
一、大陸刑偵劇的界定與發(fā)展歷程
(一)大陸刑偵劇的界定
(二)大陸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
二、香港刑偵劇的界定與發(fā)展歷程
(一)香港刑偵劇的界定
(二)香港刑偵劇的發(fā)展歷程
三、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生成語境比較
(一)大陸傳統(tǒng)與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語境
(二)大陸單一與香港復雜的政治語境
(三)大陸發(fā)展與香港繁榮的經(jīng)濟語境
注釋
第三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題材比較
一、大陸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分類
(一)懲惡揚善
(二)英雄群像
(三)愛國主義
(四)正義與邪惡
二、香港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分類
(一)破案技術
(二)心理學
(三)法醫(yī)法證
(四)靈異元素
三、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創(chuàng)作題材的異同
(一)創(chuàng)作題材相同之處
(二)創(chuàng)作題材不同之處
第四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人物設置比較
一、犯罪者——負面審美形態(tài)
(一)大陸“圓形化”犯罪者
(二)香港高智商犯罪
二、偵破者——主流價值載體
(一)大陸平民化偵破者
(二)香港理想化偵破者
三、受害者——悲劇人物形象
(一)偶然性受害者
(二)固定性受害者
(三)群體性受害者
注釋
第五章 大陸刑偵劇與香港刑偵劇的敘事特征比較
一、敘事情節(jié)的不同之處
(一)大陸變態(tài)犯罪與香港恐怖死亡的情節(jié)安排
(二)大陸復雜案件與香港縝密推理的情節(jié)安排
(三)大陸矛盾沖突與香港情感復雜的情節(jié)安排
(四)大陸社會公義與香港法律精神的情節(jié)安排
二、敘事策略的相同之處
(一)倒敘的死亡設置
(二)撲朔迷離的懸念設置
(三)抽絲剝繭的精彩推理
(四)多線情感線索的深刻表現(xiàn)
注釋
第六章 香港刑偵劇對大陸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啟示
一、注重內容創(chuàng)新
二、合理把握案件與情感雙線敘事
三、形成獨特系統(tǒng)的懸念推理風格
四、回歸主流價值與傳播正能量
注釋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犯罪懸疑劇中的懸念敘事分析[J]. 盧洋. 西部廣播電視. 2018(06)
[2]刑偵涉案類網(wǎng)絡劇熱播現(xiàn)象探析[J]. 寧詩瑤,何春耕. 現(xiàn)代視聽. 2018(03)
[3]我國網(wǎng)絡刑偵劇的敘事模式探究——以《法醫(yī)秦明》為例[J]. 熊立,鄧丹丹. 藝苑. 2017(06)
[4]從《白夜追兇》看刑偵劇的突破[J]. 張婕. 視聽. 2017(12)
[5]淺析網(wǎng)劇《白夜追兇》的成功及其影響[J]. 劉琳. 戲劇之家. 2018(01)
[6]論網(wǎng)絡刑偵劇[J]. 吳靜遠. 戲劇之家. 2017(16)
[7]解析刑偵劇《謎砂》的成功之道[J]. 郭璐瑤,管瓊. 當代電視. 2017(06)
[8]熱門網(wǎng)絡劇《法醫(yī)秦明》的受眾分析[J]. 樊美琪. 新聞研究導刊. 2017(10)
[9]公安刑偵勵志劇《警花與警犬》的藝術構思[J]. 李霞. 當代電視. 2017(05)
[10]淺析刑偵劇《如果蝸牛有愛情》中刑警角色的“圓形化”——兼談刑偵劇中刑警形象的流變[J]. 崔嘉美. 視聽. 2017(04)
碩士論文
[1]日本推理刑偵劇口譯實踐報告[D]. 鄭文秀.河北大學 2015
[2]香港TVB警匪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研究[D]. 高磊.山東師范大學 2015
[3]TVB刑偵劇的類型化敘事元素研究[D]. 趙潔.西北師范大學 2013
[4]中國公安題材電視劇與美國犯罪劇之比較研究[D]. 李芬.重慶大學 2013
[5]TVB刑偵劇的敘事范式研究[D]. 邱路.西南交通大學 2013
[6]TVB刑偵劇研究[D]. 曹爽.河北大學 2011
[7]中國古裝推理探案電視劇的敘事藝術探析[D]. 張瑋.東北師范大學 2010
[8]古裝懸疑劇的想象修辭藝術[D]. 樊文春.中國傳媒大學 2008
[9]中國電視劇警察形象類型化研究[D]. 李迪.中國傳媒大學 2007
[10]和平年代的新英雄敘事[D]. 曾慶欣.南昌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5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4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