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視野下影視劇女性形象的建構(gòu)研究
【學位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9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海霞;;《辣媽正傳》中夏冰形象的女性主義視角解讀[J];當代電視;2014年03期
2 謝雅姝;;后現(xiàn)代主義語境下的女性主義——兼論女性寫作[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2年02期
3 華昊;;大眾文化時代的悖論——當下電視劇女性價值觀的錯位與迷失[J];中國電視;2011年06期
4 謝靜;;杜拉拉們的職場迷思——從《杜拉拉升職記》看都市白領(lǐng)的群體認同[J];新聞大學;2011年01期
5 陳義平;;轉(zhuǎn)型期社會思潮的文化哲學解讀[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張兵娟;;傳播、性別與中國現(xiàn)代性——以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為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李妮;李曼;;社會轉(zhuǎn)型下女性意識的迷失[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8 方玨;“他者”和“絕對他者”——西蒙娜·德·波伏瓦“他者”概念之辨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蔣紅;理性之美,女性之美——詮釋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女性生存論思想[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劉思謙;“原型批評的理論與實踐”筆談 原型批評與集體無意識與性別[J];中州學刊;2001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段成利;論性別政治的終結(jié)[D];浙江大學;2013年
2 華昊;社會轉(zhuǎn)型時期電視劇中的女性意識嬗變[D];蘇州大學;2012年
3 馬琳;電視劇傳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構(gòu)與身份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向雨希;身份認同與現(xiàn)實焦慮:都市職場劇《歡樂頌》的文化批判[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年
2 黃琳清;國內(nèi)熱門電視劇中女性角色的“第二性”符號分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3 姜多亥;從電視劇《裸婚時代》看“80后”的婚姻文化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4 王淑娟;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羅媛;女性意識的發(fā)現(xiàn)與建構(gòu)[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楊珍;中國新聞傳播學中女性主義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芳;波伏娃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其影響[D];湘潭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812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1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