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鏗然電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9 19:46
【摘要】:陳鏗然作為中國電影的先行者,身兼電影事業(yè)家、導演、制片人、編劇等多重身份。陳鏗然自1925年創(chuàng)辦友聯(lián)影片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創(chuàng)作了44部影片,包括紀錄片《五卅滬潮》(1925)、武俠片《荒江女俠》(1-13集)、中國早期蠟盤配音有聲片《虞美人》(1931)、“左翼同路人”電影《香草美人》(1933)、集錦片《女兒經(jīng)》(1934)、喜劇片《亂點鴛鴦》(1948)、科教片《郝建秀工作法》(1953)、戲曲片《拾玉鐲》(1954)等。陳鏗然的創(chuàng)作歷程體現(xiàn)了早期紀錄片和武俠片的創(chuàng)作樣態(tài)、左翼電影和商業(yè)電影的整體風貌、建國后制片方針和電影創(chuàng)作的整體轉(zhuǎn)向。近3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陳鏗然試圖在商業(yè)訴求和藝術表達之間取得平衡,嘗試在意識形態(tài)和教育理念之間進行取舍,努力在時代變幻和地域遷徙中爭取機會。陳鏗然認為電影是“新生之綜合藝術”。他通過探索聲畫技術、特技攝影、動畫運用等手段豐富電影的影像形態(tài)。陳鏗然堅持對電影商業(yè)價值的基本訴求。友聯(lián)經(jīng)營者的身份,要求陳鏗然為公司經(jīng)營、電影創(chuàng)作、人才延攬、財務收支等方面負責。友聯(lián)制片路線轉(zhuǎn)變體現(xiàn)了資本的逐利性。明星時期,陳鏗然的電影創(chuàng)作受劇作者的政治立場、管理者的審查手段等政治因素影響較大,其創(chuàng)作由“左翼同路人電影”轉(zhuǎn)向“社會教化電影”。面對政治意識形態(tài)選擇時,陳鏗然自覺地退居到較為安全、保守的主流商業(yè)意識形態(tài)之下。陳鏗然電影的底色是樸素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五卅滬潮》中,他將鏡頭對準受到暴力傷害的愛國者。他善于描寫女性,塑造了眾多獨特的女性形象:從《秋扇怨》中的“賢妻良母”,到《荒江女俠》中的“俠女”,再到《女性的仇敵》里意志薄弱的“葉秋子”,再到《亂點鴛鴦》中的職業(yè)女性“幼珍”,最后到《郝建秀工作法》中的“勞動模范”郝建秀。作為中國電影的先行者,陳鏗然探索電影音畫技術的可能性,豐富了早期電影的制作經(jīng)驗;嘗試電影商業(yè)類型的多樣化,推動了早期電影的類型探索;堅守“教化社會”的電影理想,無愧于知識分子以一己之力影響社會的理想。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J905
本文編號:2762882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鏗;;陳鏗油畫作品選[J];美術大觀;2001年05期
2 陳鏗;;陳鏗油畫作品選[J];美術界;2007年05期
3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轉(zhuǎn)知國務院任命陳鏗等人職務的通知[J];山西政報;1964年12期
4 ;智利畫家萬徒勒里來太原訪問[J];山西政報;1964年11期
5 林子間;;西式油畫演繹鄉(xiāng)土情懷[J];留學生;2013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葛葆慶;鏗鏘一人行[N];山西日報;2000年
2 南方日報記者 陳祥蕉;一個畫家與一座城市的史詩[N];南方日報;2011年
3 記者 張敏 張婧;綠色通道提高效率 高效服務便民惠民[N];雅安日報;2014年
4 記者 楊蕾;市青商會產(chǎn)生新一屆理事會[N];潮州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謝苗楓邋蒲荔子 郭珊 實習生 程瑤;給逝者以哀悼 為民族點燃希望[N];南方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洪燕;陳鏗然電影研究[D];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2019年
本文編號:2762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6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