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研究所舉行第四屆碩士論文答辯會
本文關鍵詞:古代文學研究所舉行第四屆碩士論文答辯會
更多相關文章: 答辯會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碩士論文 白敦仁 副教授 師范學院 姚合 南充 成都大學 晚唐雜文
【摘要】:正 我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于六月五日至八日舉行了第四屆碩士論文答辯會。原北京大學教授王利器,西南師范學院副教授徐永年、成都大學副教授白敦仁,南充師范學院副教授周虛白、傅平驤、鄭臨川、牟家寬,我院古代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屈守元,教授湯炳正、王文才,副教授王仲鏞、魏炯若等參加并主持了答辯會。南京大學卞孝萱教授因故未能親臨,但準時寄來了書面意見,并委托我院
【關鍵詞】: 答辯會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碩士論文 白敦仁 副教授 師范學院 姚合 南充 成都大學 晚唐雜文
【正文快照】: ,我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于六月五日至八日舉行了第四屆碩士論文答辯會.原北京大學教授王利器,西南師范學院副教授徐永年,.成都大學副教授白敦仁,南充師范學院副教授周虛自.傅平驤。鄭臨川、牟家寬,我院古代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屈守元,教授湯炳正、王文才,副教授王仲鏞、魏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晶;文學理念對古代文學研究之意義[J];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01期
2 周惠泉;東北古代文學研究初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2期
3 馬國強;一部亦史亦論、填補空白的學術精品——王增文教授《商丘古代文學研究》簡評[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蔣寅;文學所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傳統(tǒng)[J];文學遺產(chǎn);2003年05期
5 ;本刊“古代文學研究”專欄簡介[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本刊“古代文學研究”專欄簡介[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7 ;本刊“古代文學研究”專欄簡介[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華明;黑龍江古代文學研究初見成果[J];文藝評論;1986年06期
9 ;古代文學研究應從經(jīng)學與史學的研究中分立出來[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97年06期
10 王長華,張孝進;也談二十世紀古代文學研究的困惑與反思[J];文學評論;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新民;;古代文學研究要注意幾個層面[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孟憲萌;;嚴謹治學 積極進取——向我的恩師盧耀如院士八十華誕獻禮[A];喀斯特與環(huán)境地學——盧耀如院士80華誕祝壽論文選集[C];2011年
3 嚴春華;;開闊視野下的精深之作——評戴偉華先生《唐代文學綜論》[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4 胡如虹;;論漢代楚歌[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5 王玉成;;對“痔的本質”一文的質疑[A];大腸肛門病論文匯編[C];2001年
6 徐忠鑫;;制訂BFT俄語考試大綱的理論[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馮乃謙;;回憶和吳老相處的日子[A];中國混凝土科學一代宗師——吳中偉院士紀念文集[C];2004年
8 郭凌云;;孫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9 紀永貴;;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面臨的問題及任務(提綱)[A];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魏玲娜;;我的恩師—盧耀如院士[A];喀斯特與環(huán)境地學——盧耀如院士80華誕祝壽論文選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自力;豐富與充實[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吳夏平;數(shù)據(jù)庫與古代文學研究[N];光明日報;2004年
3 崔小敏;前瞻與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1年
4 李時人;古代文學研究的現(xiàn)代道路與理論建設[N];光明日報;2003年
5 劉惠卿 霍有明;古代文學研究要有思想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6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可禮;古代文學研究的多元格局和價值觀念[N];光明日報;2001年
7 洛保生;古代文學研究新視野[N];光明日報;2004年
8 劉揚忠 馬銀琴 陳才智 王達敏;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9 ;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筆談[N];光明日報;2006年
10 張新科;生產(chǎn)化:21世紀古代文學研究的重要特征[N];光明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勝利;現(xiàn)代性追求與民族性建構[D];復旦大學;2007年
2 馬兆杰;中國文學研究問題爭鳴與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D];復旦大學;2007年
3 朱小康;三尖杉酯堿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1年
4 黃素芳;貿易與移民[D];廈門大學;2008年
5 孫耀武;促進綠色增長的財政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6 周典恩;清代臺灣拓墾中的族群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劉殊芳;清代臺灣的閩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楊瑛霞;分布式虛擬訓練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牛力;建筑綜合體的空間認知與尋路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10 艾丹祥;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客戶智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凡勇昆;我國教育管理學碩士論文的回顧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玉娟;中外英語碩士論文中引用情況的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盛一英;一項關于任務引發(fā)的專注量對英語詞匯附帶習得影響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洪一鳴;母語對二語寫作過程與結果影響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王彥娟;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學而努力[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6 蔣岳春;英語碩士論文中轉述語的語料庫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楊慧;關于我國家庭教育研究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貴梧;對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學碩士學位論文的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09年
9 朱敏雅;抒情與史詩的辯證[D];蘇州大學;2012年
10 李霄;[D];浙江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68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jzx/76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