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Paper怎么寫?留學生Paper寫作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7-07-28 08:05
-->
在國外大學,絕大多數(shù)中國留學生都是這樣子的,每周面臨著大量的Paper,每次deadline快到了但是還是寫不出來。雖然Paper對于我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但還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只要我們學會了Paper的寫作方法,那么Paper就難不倒我們了,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1、寫英文paper文獻閱讀量很重要,而且要合理搭配,要仔細看看大牛的文章。我自己的第一篇英文會議paper,5000字左右,寫上去的參考文獻有36篇英文期刊、會議文章和相關(guān)英文書籍。其實背后的文獻閱讀量(中文+英文)總共有3倍左右,都是自己檢索的,其中多數(shù)文章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瀏覽的,只是側(cè)重于看看人家有什么idea,對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趨勢是怎么分析,順便也學學語言,只有少數(shù)20多篇文章是仔細精讀的。
2、盡量找優(yōu)秀期刊的文章或者大牛的文章。通過閱讀優(yōu)秀paper(是否優(yōu)秀,要看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檢索其參考文獻中對自己有價值的文章是搜集參考文獻的一條捷徑。
3、好paper不厭改。我的paper,最開始的版本號是1.0,最終提交版本的是6.6版。其中5.0以前的版本不堪入目,寫得實在很爛。跟教授討論了許多次以后,6.0版開始有了質(zhì)的飛躍,F(xiàn)在看來,最后的文章和前面版本的文章是大相徑庭的。
4、做好時間計劃。好的會議截稿非常早。例如今年6月在紐約召開的美國控制系統(tǒng)大會,截稿日期是去年的9月初。一般會議的截稿deadline集中在年初1-3月,還有年底9-11月。想?yún)⒓用髂甑脑S多會議,就需要提前半年-1年做好充分準備。
5、我寫paper的經(jīng)驗:很多都是靠教授指導(dǎo)的。教授真的超好人,多次指導(dǎo)我修正idea,幫我不厭其煩地修改了許多次paper,從邏輯結(jié)構(gòu)到文章層次,從句法到措辭,都有悉心指導(dǎo)。下面有3條非常好的tips,供參考:
科研論文盡量不用第1和第2人稱;為表示客觀,盡量用被動語態(tài);摘要不能出現(xiàn)對論文評價的語句;
6、幾個關(guān)于會議、期刊審稿、投稿的術(shù)語:
single-blind review:單盲法審稿,即作者不知道自己文章的審稿人是誰,但審稿人可以知道作者的身份。比較客觀,AMCIS就是這樣審稿的。
double-blind review:雙盲法審稿,凡是涉及作者的名字、單位的地方等在審稿時會自動隱藏,即審稿人不知道作者身份,反之亦然。ACM的許多頂級大會、ICIS都是采用這樣的審稿方法,更加客觀。
camera ready paper:In desktop publishing, camera-ready refers to the final state of a publication before it is printed. Historically, the term has meant that the copy is ready to be photographed and turned into plates for offset printing. Increasingly,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print directly from the electronic version, either by sending it to a high-resolution laser printer or to a special device that can generate plates directly from electronic elements rather than from photographs. In these cases, therefore, camera-ready means merely that the document is ready to be printed. 就是這么回事。accept后經(jīng)過修改的paper,按照出版物要求做完處理就成了camera ready paper,可以進行出版物印刷。
7、衡量會議質(zhì)量看什么:
acceptance rate:是衡量一個會議級別的最重要的指標。一般錄用率10%左右或者更少的是頂級會議,10-20%左右的是很好的會議,30%左右的是較好的會議,40%以上就是一般的會議了,50%以上的會議就價值一般了。舉例:ACM SIGMETRICS 2006大會由密歇根大學舉辦,一共提交了320多篇paper,最后只有52篇被accepted。ACM SIGMETRICS 2007是由CMU舉辦,可惜審稿期太長,有4個月,截稿期限也早,最后我也沒投成。(也好在沒投,當時的paper肯定會是rejection)
program committee:學術(shù)性質(zhì)很強。看看都是些什么大學的professor,,有沒有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牛人。
以上就是關(guān)于Paper的寫作方法,那些表示自己不了解paper應(yīng)該如何寫作的小伙伴可要好好看一下,盡早掌握Paper的寫作方法,讓教授對你刮目相看。
本文編號:582870
1、寫英文paper文獻閱讀量很重要,而且要合理搭配,要仔細看看大牛的文章。我自己的第一篇英文會議paper,5000字左右,寫上去的參考文獻有36篇英文期刊、會議文章和相關(guān)英文書籍。其實背后的文獻閱讀量(中文+英文)總共有3倍左右,都是自己檢索的,其中多數(shù)文章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瀏覽的,只是側(cè)重于看看人家有什么idea,對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趨勢是怎么分析,順便也學學語言,只有少數(shù)20多篇文章是仔細精讀的。
2、盡量找優(yōu)秀期刊的文章或者大牛的文章。通過閱讀優(yōu)秀paper(是否優(yōu)秀,要看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檢索其參考文獻中對自己有價值的文章是搜集參考文獻的一條捷徑。
3、好paper不厭改。我的paper,最開始的版本號是1.0,最終提交版本的是6.6版。其中5.0以前的版本不堪入目,寫得實在很爛。跟教授討論了許多次以后,6.0版開始有了質(zhì)的飛躍,F(xiàn)在看來,最后的文章和前面版本的文章是大相徑庭的。
4、做好時間計劃。好的會議截稿非常早。例如今年6月在紐約召開的美國控制系統(tǒng)大會,截稿日期是去年的9月初。一般會議的截稿deadline集中在年初1-3月,還有年底9-11月。想?yún)⒓用髂甑脑S多會議,就需要提前半年-1年做好充分準備。
5、我寫paper的經(jīng)驗:很多都是靠教授指導(dǎo)的。教授真的超好人,多次指導(dǎo)我修正idea,幫我不厭其煩地修改了許多次paper,從邏輯結(jié)構(gòu)到文章層次,從句法到措辭,都有悉心指導(dǎo)。下面有3條非常好的tips,供參考:
科研論文盡量不用第1和第2人稱;為表示客觀,盡量用被動語態(tài);摘要不能出現(xiàn)對論文評價的語句;
6、幾個關(guān)于會議、期刊審稿、投稿的術(shù)語:
single-blind review:單盲法審稿,即作者不知道自己文章的審稿人是誰,但審稿人可以知道作者的身份。比較客觀,AMCIS就是這樣審稿的。
double-blind review:雙盲法審稿,凡是涉及作者的名字、單位的地方等在審稿時會自動隱藏,即審稿人不知道作者身份,反之亦然。ACM的許多頂級大會、ICIS都是采用這樣的審稿方法,更加客觀。
camera ready paper:In desktop publishing, camera-ready refers to the final state of a publication before it is printed. Historically, the term has meant that the copy is ready to be photographed and turned into plates for offset printing. Increasingly,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print directly from the electronic version, either by sending it to a high-resolution laser printer or to a special device that can generate plates directly from electronic elements rather than from photographs. In these cases, therefore, camera-ready means merely that the document is ready to be printed. 就是這么回事。accept后經(jīng)過修改的paper,按照出版物要求做完處理就成了camera ready paper,可以進行出版物印刷。
7、衡量會議質(zhì)量看什么:
acceptance rate:是衡量一個會議級別的最重要的指標。一般錄用率10%左右或者更少的是頂級會議,10-20%左右的是很好的會議,30%左右的是較好的會議,40%以上就是一般的會議了,50%以上的會議就價值一般了。舉例:ACM SIGMETRICS 2006大會由密歇根大學舉辦,一共提交了320多篇paper,最后只有52篇被accepted。ACM SIGMETRICS 2007是由CMU舉辦,可惜審稿期太長,有4個月,截稿期限也早,最后我也沒投成。(也好在沒投,當時的paper肯定會是rejection)
program committee:學術(shù)性質(zhì)很強。看看都是些什么大學的professor,,有沒有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牛人。
以上就是關(guān)于Paper的寫作方法,那些表示自己不了解paper應(yīng)該如何寫作的小伙伴可要好好看一下,盡早掌握Paper的寫作方法,讓教授對你刮目相看。
本文編號:582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jzx/5828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