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琥珀酸二鈉的鮮味相互作用及呈味基料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08:51
河鲀魚在加工利用中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亟待進一步開發(fā),該文擬利用河鲀副產(chǎn)物制備得到的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結(jié)合琥珀酸二鈉互作規(guī)律進行呈味基料的開發(fā)研究。結(jié)果表明,琥珀酸二鈉與呈味核苷酸二鈉的加入可以最大程度提升鮮味,且最佳復配比例為0.35%∶0.4%。琥珀酸二鈉與酵母提取物也可以提升鮮味,且最佳復配比例為0.35%∶0.5%。河鲀副產(chǎn)物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可以用于提升鮮味,且琥珀酸二鈉與呈味核苷酸二鈉的組合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其鮮味。
【文章來源】: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0,41(2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WSA和I+G混合溶液相對鮮味強度擬合曲線
WSA和YE混合溶液相對鮮味強度
由圖4可知,樣品對最大鮮味強度有顯著性影響(p<0.000 1)。0.35%WSA與0.4%I+G的混合溶液呈現(xiàn)最強鮮度,且比單一0.4%I+G、0.5%YE、0.35%WSA鮮味強(相對應的p<0.000 1,p<0.000 1,p<0.00 1),這與之前2-AFC的鮮味強度結(jié)果一致。由圖3可知,在吐前(0~30 s)和吐后(45 s~100 s)鮮味在不同樣品中呈現(xiàn)不同的趨勢。因此,分別對吐前和吐后溶液鮮味強度變化進行分析,混合溶液及單一溶液吐前、吐后TI曲線如圖5和圖6所示。圖4 時間-強度曲線中最大強度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酵母抽提物和大豆呈味肽在醬油中的應用[J]. 劉通訊,何婷,趙謀明,趙強忠,蘇國萬.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8(02)
[2]HPLC法測定不同選育豬肉中肌苷酸的含量[J]. 王衛(wèi),李翔,龔建軍,劉詩瑤,鄭自立,尹超群. 食品工業(yè). 2016(05)
[3]熱輔助超高壓對復合黃豆醬品質(zhì)的影響[J]. 吳月蛟,婁閣,沈群. 中國食品學報. 2016(02)
[4]酵母抽提物鮮味(umami)及濃厚味(kokumi)滋味活性的評價與研究[J]. 劉建彬,宋煥祿. 中國釀造. 2014(01)
[5]鮮味物質(zhì)間的相互作用研究進展[J]. 吳娜,顧賽麒,陶寧萍,王錫昌.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4(10)
[6]琥珀酸二鈉在食品中的應用[J]. 李永歌,劉立新.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3(03)
[7]呈味核苷酸的新應用介紹[J]. 閻微,沈燕霆,李英雨,河鳳洙,楊煉.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2(03)
[8]肌苷酸的鮮味評價試驗[J]. 陳繼蘭,文杰,趙桂蘋,鄭麥青,楊寧. 中國家禽. 2004(S1)
[9]有機酸鮮味劑[J]. 馮容保. 發(fā)酵科技通訊. 2002(02)
本文編號:3500571
【文章來源】: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0,41(2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WSA和I+G混合溶液相對鮮味強度擬合曲線
WSA和YE混合溶液相對鮮味強度
由圖4可知,樣品對最大鮮味強度有顯著性影響(p<0.000 1)。0.35%WSA與0.4%I+G的混合溶液呈現(xiàn)最強鮮度,且比單一0.4%I+G、0.5%YE、0.35%WSA鮮味強(相對應的p<0.000 1,p<0.000 1,p<0.00 1),這與之前2-AFC的鮮味強度結(jié)果一致。由圖3可知,在吐前(0~30 s)和吐后(45 s~100 s)鮮味在不同樣品中呈現(xiàn)不同的趨勢。因此,分別對吐前和吐后溶液鮮味強度變化進行分析,混合溶液及單一溶液吐前、吐后TI曲線如圖5和圖6所示。圖4 時間-強度曲線中最大強度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酵母抽提物和大豆呈味肽在醬油中的應用[J]. 劉通訊,何婷,趙謀明,趙強忠,蘇國萬.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8(02)
[2]HPLC法測定不同選育豬肉中肌苷酸的含量[J]. 王衛(wèi),李翔,龔建軍,劉詩瑤,鄭自立,尹超群. 食品工業(yè). 2016(05)
[3]熱輔助超高壓對復合黃豆醬品質(zhì)的影響[J]. 吳月蛟,婁閣,沈群. 中國食品學報. 2016(02)
[4]酵母抽提物鮮味(umami)及濃厚味(kokumi)滋味活性的評價與研究[J]. 劉建彬,宋煥祿. 中國釀造. 2014(01)
[5]鮮味物質(zhì)間的相互作用研究進展[J]. 吳娜,顧賽麒,陶寧萍,王錫昌.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4(10)
[6]琥珀酸二鈉在食品中的應用[J]. 李永歌,劉立新.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3(03)
[7]呈味核苷酸的新應用介紹[J]. 閻微,沈燕霆,李英雨,河鳳洙,楊煉.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2(03)
[8]肌苷酸的鮮味評價試驗[J]. 陳繼蘭,文杰,趙桂蘋,鄭麥青,楊寧. 中國家禽. 2004(S1)
[9]有機酸鮮味劑[J]. 馮容保. 發(fā)酵科技通訊. 2002(02)
本文編號:3500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50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