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酶解液脫毒工藝對異養(yǎng)小球藻發(fā)酵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24 18:47
秸稈的蒸汽爆破料含有大量發(fā)酵抑制物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降低發(fā)酵產量,需要在酶解前去除。研究不同脫毒工藝、不同洗滌工藝處理蒸汽爆破料對異養(yǎng)小球藻發(fā)酵結果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使用水洗脫毒法處理汽爆料對異養(yǎng)小球藻正常生長、代謝沒有明顯影響,在此基礎上使用多次洗滌、用水量(m (秸稈)︰m (水)=1︰9)進行脫毒,異養(yǎng)小球藻發(fā)酵終了干物質質量濃度達到9.53 g/L,僅比對照組低2.41%,能夠滿足使用需要。
【文章來源】:食品工業(yè). 2020,41(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脫毒方法對干物質質量濃度的影響
發(fā)酵初期除了未處理組外,其他試驗組葡萄糖含量比較接近,說明未處理組中成分更為復雜,培養(yǎng)基在高溫滅菌時受到美拉德反應更為明顯。對照組沒有受到任何抑制作用,因此在發(fā)酵第5天葡萄糖即消耗完畢,未脫毒處理組葡萄糖消耗非常緩慢,說明未處理組提供的發(fā)酵液環(huán)境中殘留的抑制物質過多,影響異養(yǎng)小球藻的正常生長和代謝,在發(fā)酵后期由于異養(yǎng)小球藻細胞酶活性衰竭、生長代謝停滯,導致葡萄糖不再消耗,葡萄糖含量不再變化。所有脫毒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葡萄糖消耗均有一定的延后,說明使用脫毒處理并沒有完全消除抑制物的影響,不同的脫毒工藝酸類、酚類、醛類等抑制物質殘留程度不同導致葡萄糖消耗速度不同,在發(fā)酵結束時高溫烘干組在所有脫毒處理組中葡萄糖殘留最多,其次是水洗組,水洗+濾液回收組葡萄糖消耗完畢,試驗結果與發(fā)酵干物質質量濃度結果互相印證,說明水洗+濾液回收組更有利于發(fā)酵進行[13]。2.1.3 不同脫毒方法對p H的影響
結合圖1~圖3,水洗+濾液回收組的發(fā)酵過程和結果最接近對照組,其次是水洗組,未處理組則不能提供適合異養(yǎng)小球藻生長、代謝的環(huán)境。但水洗+濾液回收組處理濾液需要使用沸石粉,沸石粉雖然能夠吸附糠醛等醛類抑制物,但不能有效吸附乙酸等有機酸類抑制物,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又有部分吸附的抑制物返回到汽爆料漿中,而從發(fā)酵液干物質質量濃度來看,水洗+濾液回收組僅比比水洗組高0.58 g/L,增加幅度不大,卻需要消耗新的原料,因此,選擇使用水洗處理汽爆料。2.2 洗滌工藝優(yōu)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豆蛋白美拉德反應產物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機理[J]. 楊健,李芳菲,武淑影,潘男,夏秀芳. 中國食品學報. 2017(02)
[2]響應面法優(yōu)化玉米秸稈飼料的蒸汽爆破加工工藝[J]. 李國棟,趙圣國,方偉,蘇效雙,杜兵耀,貢笑笑,趙國琦. 中國飼料. 2017(03)
[3]異養(yǎng)小球藻原料直接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J]. 畢生雷,張成明,鄭世文,金洪波,吳娟,魯龍,張鵬飛. 中國油脂. 2016(10)
[4]異養(yǎng)小球藻半連續(xù)發(fā)酵生產油脂工藝探討[J]. 畢生雷,張成明,李十中,劉鉞,杜風光. 食品與發(fā)酵科技. 2014(05)
[5]超聲波空化效應對纖維素酶降解秸稈影響的研究[J]. 高奇瑞,夏金蘭,單楊,李培駿,馬亞龍,張闖,聶珍媛,趙文雅. 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2)
[6]熱帶假絲酵母用未脫毒汽爆玉米秸稈產乙醇研究[J]. 金怡,王震,呂喆,莫春玲,田沈. 太陽能學報. 2014(05)
[7]水洗脫毒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稈制備乙醇(英文)[J]. 儲秋露,楊德良,黃陽,余世袁,勇強.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3(06)
[8]幾種預處理方法轉化木質纖維原料制乙醇的對比[J]. 張健,張文學,楊健,游玲,木田建次,張超.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3(11)
[9]汽爆玉米秸稈脫毒及發(fā)酵丁醇工藝的實驗研究[J]. 申利英,常春,劉利平. 高;瘜W工程學報. 2013(04)
[10]洗滌模式對蒸汽爆破玉米秸稈脫毒的影響[J]. 張南南,賴晨歡,李鑫,朱均均,張管星,余世袁,勇強.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2(06)
碩士論文
[1]生物乙醇生產中秸稈酸水解及水解液濃縮脫毒過程的研究[D]. 劉青.天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55794
【文章來源】:食品工業(yè). 2020,41(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脫毒方法對干物質質量濃度的影響
發(fā)酵初期除了未處理組外,其他試驗組葡萄糖含量比較接近,說明未處理組中成分更為復雜,培養(yǎng)基在高溫滅菌時受到美拉德反應更為明顯。對照組沒有受到任何抑制作用,因此在發(fā)酵第5天葡萄糖即消耗完畢,未脫毒處理組葡萄糖消耗非常緩慢,說明未處理組提供的發(fā)酵液環(huán)境中殘留的抑制物質過多,影響異養(yǎng)小球藻的正常生長和代謝,在發(fā)酵后期由于異養(yǎng)小球藻細胞酶活性衰竭、生長代謝停滯,導致葡萄糖不再消耗,葡萄糖含量不再變化。所有脫毒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葡萄糖消耗均有一定的延后,說明使用脫毒處理并沒有完全消除抑制物的影響,不同的脫毒工藝酸類、酚類、醛類等抑制物質殘留程度不同導致葡萄糖消耗速度不同,在發(fā)酵結束時高溫烘干組在所有脫毒處理組中葡萄糖殘留最多,其次是水洗組,水洗+濾液回收組葡萄糖消耗完畢,試驗結果與發(fā)酵干物質質量濃度結果互相印證,說明水洗+濾液回收組更有利于發(fā)酵進行[13]。2.1.3 不同脫毒方法對p H的影響
結合圖1~圖3,水洗+濾液回收組的發(fā)酵過程和結果最接近對照組,其次是水洗組,未處理組則不能提供適合異養(yǎng)小球藻生長、代謝的環(huán)境。但水洗+濾液回收組處理濾液需要使用沸石粉,沸石粉雖然能夠吸附糠醛等醛類抑制物,但不能有效吸附乙酸等有機酸類抑制物,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又有部分吸附的抑制物返回到汽爆料漿中,而從發(fā)酵液干物質質量濃度來看,水洗+濾液回收組僅比比水洗組高0.58 g/L,增加幅度不大,卻需要消耗新的原料,因此,選擇使用水洗處理汽爆料。2.2 洗滌工藝優(yōu)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豆蛋白美拉德反應產物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機理[J]. 楊健,李芳菲,武淑影,潘男,夏秀芳. 中國食品學報. 2017(02)
[2]響應面法優(yōu)化玉米秸稈飼料的蒸汽爆破加工工藝[J]. 李國棟,趙圣國,方偉,蘇效雙,杜兵耀,貢笑笑,趙國琦. 中國飼料. 2017(03)
[3]異養(yǎng)小球藻原料直接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J]. 畢生雷,張成明,鄭世文,金洪波,吳娟,魯龍,張鵬飛. 中國油脂. 2016(10)
[4]異養(yǎng)小球藻半連續(xù)發(fā)酵生產油脂工藝探討[J]. 畢生雷,張成明,李十中,劉鉞,杜風光. 食品與發(fā)酵科技. 2014(05)
[5]超聲波空化效應對纖維素酶降解秸稈影響的研究[J]. 高奇瑞,夏金蘭,單楊,李培駿,馬亞龍,張闖,聶珍媛,趙文雅. 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2)
[6]熱帶假絲酵母用未脫毒汽爆玉米秸稈產乙醇研究[J]. 金怡,王震,呂喆,莫春玲,田沈. 太陽能學報. 2014(05)
[7]水洗脫毒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稈制備乙醇(英文)[J]. 儲秋露,楊德良,黃陽,余世袁,勇強.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3(06)
[8]幾種預處理方法轉化木質纖維原料制乙醇的對比[J]. 張健,張文學,楊健,游玲,木田建次,張超.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3(11)
[9]汽爆玉米秸稈脫毒及發(fā)酵丁醇工藝的實驗研究[J]. 申利英,常春,劉利平. 高;瘜W工程學報. 2013(04)
[10]洗滌模式對蒸汽爆破玉米秸稈脫毒的影響[J]. 張南南,賴晨歡,李鑫,朱均均,張管星,余世袁,勇強.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2(06)
碩士論文
[1]生物乙醇生產中秸稈酸水解及水解液濃縮脫毒過程的研究[D]. 劉青.天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55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45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