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校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本文選題:我愛 切入點:我校
《我 愛 我 !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 主題名稱: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我愛學! 二、 主要線索和涉及領域: 主要線索: 人與社會 涉及領域: 信息技術、 勞動技術 三、 主題設定依據(jù): 學校是學生熟悉的場所, 是他們生活的樂園。 學校里有師生辛勤的汗水,有畫不盡的色彩, 寫不完的詩篇, 唱不完的歌。 作為一名小學生, 愛自己的學校, 做一名文明的好少年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現(xiàn)在的小學生由于大都是獨生子女, 家長的嬌慣、 溺愛使孩子養(yǎng)成了 很多不好的習慣:自私、 霸道、 隨手亂丟垃圾、 隨地吐痰、 不愛護公物……所以說校園里隨處可以看到亂丟的字紙, 亂扔的食品袋, 罵人、 打鬧、 追逐的事件也屢有發(fā)生, 擺放的花草, 一天功夫不到, 就會枯枝敗葉……有很多的學生對自己學校不了解,不熟悉, 對自己學校所取得的輝煌歷史不明白, 對學校的愛也可能沒有那么深刻, 對學校的愛并沒有被完全從心底激發(fā)出來。 所以, 為了 讓學生更好的了 解自己, 愛自己的學校, 愿意為自己的學校做貢獻, 做文明好少年, 創(chuàng)文明好學校。 基于此現(xiàn)象, 我愛我校活動的開展很有必要。 我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備, 圖書室、 現(xiàn)代化的微機教室, 為學生圍繞主題搜集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功能, 通過錄像、講座等相關資料向?qū)W生進行知識傳授。 為學生完成宣傳畫、 手抄報、 宣傳標語等作品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四、 學生情況分析: 我教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 共 2 個教學班。 學生通過三年在學校的學習, 三年級學生可以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觀察, 并能做到有所理解和感悟。 可以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分組和簡單的探究活動并能指導進行查找, 篩選, 整理資料, 運用資料。 不足之處是三年級學生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依然是接受性學習和簡單的模仿性學習, 還不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 沒有掌握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 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 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 活動的方式, 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本學期, 我校努力營造研究氛圍, 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大的主題活動, 加大“綜合實踐活動” 的研究、 管理和評價力度, 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引領的作用, 以點帶面, 推進課程實施。 五、 主要能力培養(yǎng)目標設定: 情感目標: 1、 讓學生通過了 解自己的學校, 然后熟悉自己的學校, 進而熱愛自己的學校, 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 2、 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責任感激發(fā)學生熱愛學校,勤學向上, 為校爭光。 能力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并能用自己的語言、 文字、 圖畫、 音樂、 相片等進行表達的能力。 2、 通過活動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 交際能力、 采訪能力、 合作能力、 自制能力、 跟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收集資料、 整理資料的能力…… 3、 通過小組活動, 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 學會互相合作。 知識目標: 1、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 了解信息技術、 勞動技術、 社區(qū)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 學生從學校的規(guī)模、 設施、 環(huán)境、 榮譽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們的學校。 4、 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diào)查的方法、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的方法、 研究探索, 實驗實證的方法。 人格目標: 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 塑造完美人格, 初步養(yǎng)成合作、 分享、 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成為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 對自我的責任感。 六、 具體實施計劃: 活動的計劃是圍繞“我愛學校” 這一課題在校內(nèi)進行調(diào)查。 第一個階段: 主題產(chǎn)生 分組 定小組計劃 確定活動內(nèi)容 主要過程: 9 月份: (第一階段共 3 課時) 1、 主題產(chǎn)生。 確定題目: 我愛我校 2、 分組 a 小組成員要自由結(jié)組, 要有大家信賴的負責人, 要能齊心協(xié)力, 要有自己得到特點。 B 要給自己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這個名字要有意義。 C 要有自己的活動口號, 有自己的管理措施。 D 人員分工要合理可行, 各盡其職。 3、 小組定計劃 每個小組所定的計劃要詳細, 可行。 4、 確定活動內(nèi)容 學校概況 美麗的校園 如詩如歌的學校 我是學校設計者 我是學校宣傳員 學生能力培養(yǎng)達到的效果: 1、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 了解信息技術、 勞動技術、 社區(qū)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 知道小課題研究的步驟, 合理分工, 學會合作制定小組研究方案, 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 學會互相合作。 學習成果預設: 完成小組研究計劃表 評價的方法: 1、 充分利用教室, 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展示 2、 設計小組計劃表, 引導學生對活動進行拓展學習 3、 開展小組定計劃討論活動, 引導學生感受豐富的過程性體驗 第二階段: 活動實施(搜集資料 積累資料 匯編資料 保存資料) 主要過程: 10-11 月份: (第二階段共 6 課時) 課時安排: 搜集資料和積累資料 4 課時, 匯總資料保存資料 2 課時 調(diào)查內(nèi)容: 學校的歷史、 設施、 環(huán)境、 榮譽及辦學情況 調(diào)查方式: 實地觀察, 實地查找有關資料, 自主選擇調(diào)查對象進行調(diào)查。 1、 分小組按計劃活動。 按預定的時間觀察學校, 并利用網(wǎng)絡資源、 圖書資源等查找有關青小的相關資料。 2、 按預定的方案各小組開展研究, 用錄音、 拍照, 走訪各種方法做好資料 采集記錄。 3、 進行資料整理階段。 4、 以小組為單位對資料進行匯總、 分析、 研究、 篩選, 完善綜合實踐檔案袋形成初步作品。 5、 老師指導收集資料, 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 6、 繼續(xù)活動, 指導資料的整理。 7、 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表揚好的組, 總結(jié)經(jīng)驗, 指導資料的積累和整理 8、 繼續(xù)活動, 指導實踐綜合實踐檔案袋的最終完成。 學生能力培養(yǎng)達到的效果: 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diào)查的方法、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的方法、 研究探索, 實驗實證的方法。 學習成果預設: 實踐檔案袋的最終完成 評價的方法: 1、 階段性開展成果交流活動, 引導學生感受豐富的過程性體驗。 2、 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整理和匯編研究作品, 通過完成活動過程檔案袋, 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3、 完成小組評價表。 第三階段: 成果匯報展示 主要過程: 12 月份(第三階段共 2 課時) 匯報成果 1、 各小組組長匯報活動情況。 2、 整理匯總資料,, 形成作品。 3、 小組介紹自己調(diào)查結(jié)果并展示作品。 學生能力培養(yǎng)達到的效果: 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diào)查的方法、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的方法、 研究探索, 實驗實證的方法。 學習成果預設: 我為學校獻一計、 設計校標和宣傳語, 習作、 圖畫、 相片、歌唱, 學生談經(jīng)歷體驗, 為學校做一件事, 心得體會等 評價的方法: 1、 開展班級成果交流活動, 拓展學生思維。 2、 完成綜合實踐活動成長記錄卡。 第四階段: 總結(jié)經(jīng)驗 1 月份(第四階段共 1 課時) 總結(jié) 主要過程: 主題隊會的形式。 表演展示: 小報、 表演、 演講感受等 學生能力培養(yǎng)達到的效果: 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diào)查的方法、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的方法、 研究探索, 實驗實證的方法。 終結(jié)成果預設: 學校: 0 學 生綜合實踐活動優(yōu)秀成果集。 教師: 撰寫相關的案例和論文。 學生: 體現(xiàn)主題的照片、 我為學校獻一計、 設計校標和宣傳語, 習作、 圖畫、 相片、 歌唱, 學生談經(jīng)歷體驗, 為學校做一件事, 心得體會。 終結(jié)評價: 1、 完成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 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信息資料的搜集、 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2、 完成優(yōu)秀作品評分表, 培養(yǎng)學生對他人的評價能力
本文編號:1722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172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