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質量管理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挑戰(zhàn)》英漢翻譯實踐報告
本文關鍵詞:《土壤質量管理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挑戰(zhàn)》英漢翻譯實踐報告
【摘要】:本文是基于《土壤質量管理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挑戰(zhàn)》的翻譯實踐報告,該項目是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楊學云發(fā)起的。隨著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大量肥料以及化學物品的使用對土壤質量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土壤質量問題不僅會對農業(yè)造成極大的損失,而且也跟我們現(xiàn)如今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高土壤質量勢在必行!锻寥蕾|量管理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挑戰(zhàn)》一書詳細介紹了關于土壤質量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土壤質量的措施,對于我國土壤質量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報告記錄了譯前準備、翻譯以及翻譯之后的評價與反思。在進行翻譯之前,作者首先分析了翻譯項目的目標與要求并且收集了與原文相關的參考材料;接著,作者對原文進行了語言特點分析,包括詞匯特征和句法特征。該項目要求譯文的功能與原文一致,能夠指導技術人員進行土壤改良的實踐,作者將功能對等理論確定為本次翻譯實踐的指導理論;然后作者根據(jù)指導理論和原文語言特點的分析擬定了翻譯方法,包括重構法,增減譯,轉換法,被動語態(tài)消除法,重復,直譯和意譯。翻譯工作完成之后,作者將合格譯文呈交給了委托方。之后,委托方對作者在本次項目中的努力做出了表揚,并且對譯文的質量給予高度的肯定。譯文達到了委托方的要求。最后,經(jīng)過這次翻譯實踐,作者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給MTI專業(yè)的學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土壤 農業(yè) 功能對等理論 翻譯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9
【目錄】:
- Abstract4-5
- 摘要5-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0
- 1.1 Project Background8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8-9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9-10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10-12
- 2.1 Source of the Project10
- 2.2 Requirement of the Project10-11
- 2.3 Time Planning11-12
- Chapter Three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12-19
- 3.1 Reference collection12-13
- 3.2 Technology Consultation13
- 3.3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13-14
- 3.4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14-19
- 3.4.1 Lexical Features14-16
- 3.4.2 Syntactic Features16-19
- Chapter Four Guidance theory ─Functional Equivalence19-22
- 4.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9-20
- 4.2 Guidance of the Function Equivalence Theory in the Project20-22
- Chapter Five Case Study22-33
- 5.1 Reconstruction22-24
- 5.2 Omission and Addition24-25
- 5.3 Conversion25-27
- 5.4 Elimination of passive voice27-28
- 5.5 Repetition28-29
- 5.6 Literal translation29-31
- 5.7 Liberal translation31-33
- Chapter Six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33-35
- 6.1 Self-Assessment33
- 6.2 Entruster-Assessment33-35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35-37
- 7.1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35
- 7.2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35-36
- 7.3 Suggestions36-37
- Acknowledgement37-38
- Bibliography38-39
- Appendix39-141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邊振興;王秋兵;劉兆勝;李立平;;城市化對土壤質量的影響及對策分析[A];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國土地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徐建民;汪海珍;;土壤質量指標及評價體系研究進展[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綜述篇)[C];2004年
3 王關金;吳塹虹;戴塔根;蘇欣;侯木舟;;支持向量機對長沙、株洲、湘潭土壤質量的未來變化的預測[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曹志洪;;第十一章 土壤質量的退化、控制和修復[A];中國土壤科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C];2005年
5 王銘獻;蘭利瓊;卿人韋;周嘉裕;傅華龍;;土壤微藻對土壤質量影響的研究[A];中國藻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李輝信;胡鋒;焦加國;;蚯蚓對農田土壤質量的影響[A];江蘇耕地質量建設論文集[C];2008年
7 朱林;馬友華;;生態(tài)農業(yè)建設中的土壤質量和土壤資源利用與保護[A];2004“生態(tài)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曹志洪;;土壤質量演變規(guī)律與持續(xù)利用研究的進展[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綜述篇)[C];2004年
9 楊步銀;馬建宏;王家勝;陳德星;許春香;;肥料高投入對土壤質量及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與對策[A];江蘇土壤肥料科學與農業(yè)環(huán)境[C];2004年
10 楊睿璇;王金滿;白中科;;草原區(qū)露天煤礦排土場復墾土壤質量演替規(guī)律與模型[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凡;今年安排1.3億資金開展土壤質量調查[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2 楊文悅 市綠化市容局政策法規(guī)處處長 馬云安 市建設交通委副主任 市綠化市容局 市林業(yè)局 市城管執(zhí)法局局長 徐文發(fā) 市綠化市容局工會主席 市市容環(huán)境行業(yè)工會主席 孫建國 上;瘜W工業(yè)區(qū)發(fā)展有限公司總師辦主任;加強土壤質量安全管理 提升上海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平[N];聯(lián)合時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范建;土壤質量與糧食安全關系到底有多大(二)[N];科技日報;2005年
4 記者 趙凡;今年安排1.3億調查土壤質量[N];地質勘查導報;2006年
5 張曄;問診中國土壤質量與健康[N];科技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駱會欣;改善土壤質量 需有管理對策[N];中國花卉報;2011年
7 周強 杜佳音 蔡煥花;鄭州市及周邊地區(qū)土壤質量良好[N];中國礦業(yè)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范建;土壤質量與糧食安全關系到底有多大(三)[N];科技日報;2005年
9 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 張福鎖;保護性耕作對改善土壤質量有重要作用[N];中國農機化導報;2008年
10 胡其峰;我國土壤質量趨向惡化[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新舉;黃河三角洲土壤質量時空演變及可持續(xù)利用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于林;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區(qū)種植業(yè)結構變動對土壤質量的影響[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6年
3 林芬芳;不同尺度土壤質量空間變異機理、評價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張宏芝;陜北黃土坡面微地形土壤質量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呂春花;黃土高原子午嶺地區(qū)土壤質量對植被恢復過程的響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6 李淑杰;吉林省土壤質量與土地利用結構優(yōu)化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年
7 許明祥;黃土丘陵區(qū)生態(tài)恢復過程中土壤質量演變及調控[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8 郭曼;黃土丘陵區(qū)土壤質量對植被自然恢復過程的響應與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9 張平究;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化學和分子生態(tài)變化及其土壤質量指示意義[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俞海;農地制度及改革對土壤質量演變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有兵;基于不同秸稈還田模式的農田肥力效應研究及土壤質量綜合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郭芝源;藥用植物黃芪在山西露天煤礦生態(tài)復墾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石艷玲;玉米秸稈覆蓋及促腐對土壤質量影響的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朱溪橋;基于村級尺度的農用地土壤質量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程光慶;渭北旱塬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及坡向對土壤質量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6 李志;寧南山區(qū)檸條林地對土壤質量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7 王超;連作砂田土壤質量演變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8 劉紅;《土壤質量管理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挑戰(zhàn)》英漢翻譯實踐報告[D];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
9 劉嘯笑;溫度與土壤水分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6年
10 李如雪;聊城市土壤質量時空演變及可持續(xù)利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60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860828.html